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颐和园>一课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品读句子"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刚读完一遍,有个学生便惊叫起来:"老师,我发现文章中有个字用错了!'滑过'的'滑'应该写成'划船'的'划'."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提供隋树森先生的分析是:"‘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上面,决不能滴在船底,这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3.
在<"忽悠"的背后>(<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一文中,张兰芳老师认为:"执教<虞美人>的这位教师,忽悠学生的招数,看似信手拈来,事实上,每一个'招数',都来自他长期积淀的'底气',深厚的文化底蕴."笔者在细读文中列举的四个"场景"之后,觉得张老师的这个评价多有不当,故不揣浅陋予以写出,以求教于张老师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忍"的诠释     
我算是白活到今天,都长这 么大了,还不明白什么叫"忍"。 作为学生的我,只好请教老师。 语文老师说:"对于聪明人 来说,'忍'可能是'忍辱负 重'。而对于一个胆怯的人,则 是'忍气吞声';到了一定限度, 他会'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尹长生老师的<缘何称"白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北宋词人柳永,为人放荡不羁,流连坊曲,被仁宗御批'且去填词',他受辱不得志,只好自我解嘲地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叙述似乎很合情理,但是查找这个典故的出处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正好把其中的"因"与"果"弄反了.  相似文献   

6.
王栋生老师写过一篇<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的文章,有读者讥之为"乌托邦",认为"人的教育"是"明天的空气",在现今中国不可能实行.王栋生老师回应说:"把人的教育说成是'明天的空气',这种极端消极的言论是对教育的亵渎,因为即使在应试教育猖獗之际,依旧有无数的教师坚守理想,努力实践着'人的教育',否则我们将面临更糟糕的环境!也正因为教育界还有这样的'三户',所以我们对教育改革应当充满希望." 这里有两点意思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1941年的一天,育才学校要迎接一位人人热盼的"好老师".这位"好老师"究竟是谁呢?同学们等在大门口,手拍得震天响.但等了老半天,没看见有人来,只看见有一个人拎着一大包、一大包的东西走过来.大家正奇怪,陶先生跳上门口的土墩说话了:"孩子们,我给你们请来一位'好老师'.它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远自开天辟地,近至国内外大事,它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孩子们拼命往远处看,"好老师"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8.
当我迷惑地问及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时,我的师傅唐老师讲了这样一个初看与班主任工作毫无关系的词--"运动".他说:"衡量一个班集体发展水平及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有两个标准,一是这个班集体的'运动'水平,二是这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运'和'动'及其关系的处理水平.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班主任在上位'运',学生们在下位'动';班主任在内部'运',学生们在外部'动'."  相似文献   

9.
前些日子,有位好朋友跑来向我诉苦,他的高中生儿子学习遇到了麻烦,要讨教良方. 中午到家,儿子满脸愤怒地说:"我真得给她一耳光!"我忙问:"怎么啦?谁啊?"儿子的情绪很激动,一口气蹦出了好多话:"今天上数学课,老师对昨晚周练的一道题班上不会的人多而生气时,我轻轻地说了一个'靠',谁知被老师听到了,老师的黑板擦子立刻就飞向了我,并让我站起来,整整训话了5分钟.这老师真恶心!"  相似文献   

10.
先来谈谈案例中T老师的不当之处: 1."老师脸涨得通红,冷笑一声,回了一句:'那你去当狗吧!'"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师,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有关公民权利的课文内容.第二天,他让一位同学说出十项公民权利.那学生没有回应,老师说:‘那就列举五项好了.'学生仍不出声.老师只好无奈地说:‘你只要讲出一项权利就好了.'学生回答道:‘公民有权保持沉默.'"接着,我又具体介绍了我国公民"沉默权"的法律依据(宪法关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和我国司法界对公民"沉默权"目前还存在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呀!"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崔老师的儿子明明上三年级了,是个非常可爱的男孩,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大度、宽容、有礼貌.问起教子之方,小崔坦言自己只是个"霸道"的妈妈,并且一再声明:"我们全家都'欺负'他."随即讲了几件如何"欺负"孩子之事.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15.
一、问字 "老师,'恐惧'这两个字怎么写?"一位老师在操场上匆匆走过,一位学生追在后面问.  相似文献   

16.
于漪老师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国家级骨干培训班"上说:"教师要以学定教,但不要‘教无特色'.教师要注意知识的‘种',但不足不要知识的‘收'."这是很有见地的,她存这里谈到了教学风格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给家庭教育处于困惑的父母提供一对一的服务,1月18日,深受家长欢迎的罗琴女士在成都市金牛区家政服务中心成立了"罗琴工作室"。罗老师说:"工作室将以'代理家长'角色, 淡化'职业'外表,跟孩子建立融洽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老师又区别于心理医生。"她认为,孩子出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父母对其从小的人格培  相似文献   

18.
读罢《江苏教育》(2005年1B)上秦文老师的《经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一文,文中秦老师针对徐斌老师提出的"不能对学生的低效甚至是错误的结果不置可否,更不能'无果而终'"这一现象(见《江苏教育》2004年9B《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二)》),提出"经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并指出"无果而终"的担心"有些多余了"。比较两文不同的看法,给我们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和困惑"能"不置可否"吗?面对的"挫折和失败"又应如何看待"无果而终"?下面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老师,朱乾坤他们几个欺负我."白洁同学哭着前来"告状".我停下手中的工作,把她揽在怀里,为她拭去脸上的泪珠,关切地问:"他们怎么欺负我们的‘学习委员'了?别哭,慢慢地告诉老师,我一定会严厉地批评他们."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老师提出:"关于全球热量平衡图,有两个问题学生不能理解,教师不能解答,成为‘悬案':一是全球热量平衡图中的数字的单位是什么?二是为什么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比太阳辐射还多?"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