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黄石市为例,通过构建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评价该市2001—2017年经济转型效果,结果显示:(1)黄石经济转型效果评价因素由经济—就业状况、接替产业状况以及采矿业发展状况三部分构成。(2)2001—2017年黄石市经济转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10年,是逐渐探索转型之路的低速上升阶段;第二阶段为2011—2017年,是转型规划后的快速上升阶段;黄石市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并不明显,接替产业发展缓慢。(3)采矿业虽为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该逐渐弱化的产业,但在转型期其转型效果并不明显,过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黄石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基于上述结论,对黄石市经济转型提出三点建议:加大对接替产业的扶植,逐渐削弱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重视下岗工人的培训和再就业;经济转型短期内应采取采矿业与接替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信 《职业圈》2014,(32):127-127
阻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因素诸如:区位因素、产业因素、人才因素、资本因素等等。本文着重从制度因素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从制度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旅游和矿山生态修复与生命延续的重要途径,中国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管理工作目前正处于整合调整的重要阶段。以2005—2017年审批公布的4批次88处国家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批次、类型与地区多维度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把握发展历程与建设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总体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结构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等层面对国家矿山公园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构特征与规律,以期为国家矿山公园规划建设与整合调整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龙彬  李静  王昊 《中国名城》2022,(3):60-65
公园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建设的全新阐释,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稳定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公园城市营建的重要对象,城市野境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重要支持。基于文献分析,研究从公园城市视角出发对城市野境进行价值转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城市野境营建的3条路径,即搭建多维度的视野、整合多尺度的城市野境、营造多场景的城市空间,以期为城市野境的保护利用、公园城市的实践优化提供新思路,构建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5.
响应山地空间特征的公园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容量下降、绿色产品供给不足、风貌特色趋弱等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困境。公园城市作为重要的人居环境建设理念与模型,是营造美好城市生活的创新途径。基于公园城市理论溯源与多元途径探索,对标建设目标与实践路径,针对山地空间特征制约下的地域城乡风景彰显不足、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较低、山地社区活力品质趋弱等问题,提出城乡一体背景下的区域风景建构、山地水绿交融下的局地生态优化、立体组团式的市民休闲空间布局等建设策略,以期对不同地域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下国内风景园林和城市规划领域高光聚焦公园城市,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启动了公园城市建设。城市是一个构成复杂的巨系统。引入系统论的方法,对当前公园城市的建设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再思考,为公园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参考。提出当前的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对工业文明城市的升级与发展,也是系统的、复杂的、缜密的城市建设策略体系;这是一个长期持续、没有完型的动态过程;决定山水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要素不仅在于生态环境,更在于人;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相同的建设目标,却没有、也不需要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口袋公园是城市微更新的有效实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口袋公园的概念、类型、功能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以湖南省长沙县口袋公园建设为实际案例,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长沙县口袋公园建设情况,提出长沙县口袋公园建设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精设计为人民的突出优势,但仍存在口袋公园类型不够丰富、功能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并提出4条相关建议:充分发掘现有资源;精准聚焦公园主题;丰富互动性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相似文献   

8.
赵志伟 《职业圈》2014,(29):118-118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建国后新设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其有效推进必然对提高资源型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园城市契合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引领,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结合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发现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中存在理念宣传不足、市民参与度低、城市公园管理不畅、社会力量整合困难等现实困境,借鉴地方依恋理论阐释城市公园建设中空间感知基点改变、地方记忆破坏、人口流动频繁易诱发市民地方依恋弱化,进而导致市民参与缺乏内源驱力。对此,建议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高度重视市民群体地方依恋情结的保护与深化,通过在城市层面更新城市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在公园层面多措并举优化城市公园体系,在市民层面培育地方性知识、塑造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关键要素协同共融的“三位一体”公园城市建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利用2003-2017年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城市老年宜居环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利用障碍因子模型测算城市老年宜居环境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的老年宜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广州的整体宜居度最高;环境空气质量、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共同障碍因子。基于此,根据各个城市障碍因子测算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平 《生态文化》2013,(4):16-17
抚顺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一座因煤而兴,集冶金、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于一体的重工业城市。共和国的第一吨特钢、第一吨铝、第一吨镁、第一桶石油都诞生在这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大幅调整,抚顺魅力渐失,风光不再。抚顺向何处去?新世纪之初,抚顺提出生态立市,走可持续发展之  相似文献   

12.
4月27日、28日,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武汉市召开。由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牵头,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这届论坛,以“城市森林·低碳城市·两型社会”的鲜明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管理人士和企业代表。  相似文献   

13.
十三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谱写了"红色革命"伟大诗篇,缔造了新中国;十三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延安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以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  相似文献   

14.
1993年。Auty(1993)在研究产矿国经济发展问题时发现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并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这一概念之后,很多的经验研究文献在国家层面上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但由于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合理性问题和指标衡量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外学者对“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性持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5.
处于城市周边的大遗址具有特殊的区位条件与纷繁芜杂的外部环境,文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其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大范围、各层级、多维度、多主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由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现状切入,一方面回顾遗址区的发展演变过程,得出大遗址系统要素之间秩序的失衡是遗址区低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对近年来的保护工作进行反思,认为遗址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引入有机更新理论,将其作为一种全方位引领遗址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人口、用地、产业、空间、保障机制等角度入手,在遗址区各要素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和谐的秩序,引导一种由小及大、持续渐进的遗址保护利用及区域发展模式,进而达成文物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广东革命老区的发展表明,一方面,在当前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条件下,原生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广东革命老区发展中不仅发生了功能性变化,还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功能;另一方面,原生态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功能转变与结构转型,不但成为推动广东革命老区发展的内源性要素,而且使当地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并获得了一定的竞...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国企党校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校的教育培养引导研究作用,进一步推进企业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向高质量迈进,为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如磐石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人才保证.本文对中共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党校建设进行研究,利用甘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