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以撤并小规模学校为主要手段,旨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一项重大教育政策。通过广东省某山区县2003—2009年的学校布局规划数据,从物理距离、时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的分类视角,运用GIS技术和Ordinal Logit模型分析农村学校撤并对学生上学距离产生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撤并农村学校导致学生上学的物理距离和时间距离增加,偏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凸显;对学生的文化距离同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未来学校布局调整的进程中,县域教育决策者应将关注点从一味追求规模效益转移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上来。要保证农村学生就近入学,设定上学距离的限制;促进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保证所有学生享受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采用科学的规划程序完善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距离的状况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其处理较典型地体现着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距离包括空间距离、时间距离与心理距离。为达成教育目标,须恰当处理这三种教育距离。为适应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注意拉近空间距离,正视时间距离,调适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3.
“距离”本为测量学上的概念,是指相关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间隔,这种间隔反映了事物间的远近关系。本文的距离是指人与人的远近关系,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通常情况下,人们将“距离”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个层面。其中,心理距离是核心层面,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是两个并列的外围层面。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是心理距离的外在表现,心理距离是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的实质和内化。本文研究重点放在心理距离的层面上。师生距离是把距离的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师生心理距离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灵上的远近关系,它反映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间隔程度(以下将师生心理距离简称为师生距离)。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距离”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个层面,其中心理距离是核心层面。师生心理距离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灵上的远近关系,它反映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间隔程度(以下将师生心理距离简称为师生距离)。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育质量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证分析发现,政策当前对教育质量具有显著负效应,这主要由上学距离变远、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造成。长远来看,这种负效应并非常态,政府应做好监督指导、加大财政投入,学校应做好转入学生的心理疏导、保证配套设施及时到位,进而促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提高教育质量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证分析发现,政策当前对教育质量具有显著负效应,这主要由上学距离变远、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造成。长远来看,这种负效应并非常态,政府应做好监督指导、加大财政投入,学校应做好转入学生的心理疏导、保证配套设施及时到位,进而促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距离变远使得学生上学的在途时间普遍增加.在相同的学校作息制度下,在途时间变长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产生了挤占效应,导致部分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不足,有效学习时间相应缩短.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从总体上看,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学生与后勤人员的冲突四个维度上,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最多,而学生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最少。通过性别、年级、民族因素对农村寄宿初中生冲突影响显著性分析表明,性别因素在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影响;年级因素对"学生与学生冲突"和"学生与后勤人员冲突"有显著影响;民族因素在四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影响。对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冲突管理,应采取如下对策:(1)建立新型组织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氛围;(2)科学辨识冲突发展过程,创建全面的冲突管理机制;(3)注重心理辅导,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学校合理布局标准探析——基于河南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所包含的主要指标、调整方式和实际效果三个层次看,考察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标准还应包含上学距离、学校规模、调整方式、资源均衡和社会支持等五个维度.为保证布局调整最终达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入学权益.  相似文献   

10.
亲子距离包括亲子空间距离和亲子心理距离。研究发现:母子之间有了空间距离的农村孩子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最严重;父子之间有了空间距离的其次;亲子之间没有空间距离的最轻。但不能就此得出结论:最好让父母都留在孩子身边,如果非要出去一个不可的话,也最好是让父亲出去打工。这是就事论事,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实质是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起作用。建议出外打工的父(母)亲用我们提供的方法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为促进教育资源的集中和均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该项政策执行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一刀切式地撤销农村教学点,导致偏远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这有悖于教育公平。因此,农村教学点撤并问题的复杂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厘清。而区位理论与学校区位布局的关系表明,农村教学点撤并的影响因素与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相统一。这使得在农村教学点撤并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关注人口分布及未来变动趋势、综合考虑学生的上学距离和受教育状况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更合理的农村学校布局。  相似文献   

12.
亲子距离包括亲子空间距离和亲子心理距离.研究发现:母子之间有了空间距离的农村孩子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最严重;父子之间有了空间距离的其次;亲子之间没有空间距离的最轻.但不能就此得出结论:最好让父母都留在孩子身边,如果非要出去一个不可的话,也最好是让父亲出去打工.这是就事论事,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实质是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起作用.建议出外打工的父(母)亲用我们提供的方法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3.
学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学业情境中关于自己学业态度、学业成就感、学业目的、学业兴趣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学业自我概念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包括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具体学业自我概念和学校情况三个方面;各维度之间相互独立.农村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呈现下降趋势,初一到初二变化较大,初二到初三较平缓;其中具体学业自我概念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呈现递减趋势.对农村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教育建议主要包括重视评价的作用、将课堂教学中的集体干预与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相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在解释水平理论下心理距离对于合取谬误是否有影响,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了两个单因素组间实验设计,分别从时间距离(近距离,远距离)和社会距离(近距离,远距离)上探讨心理距离对合取谬误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系列情境实验检验了心理距离对合取谬误的影响.结果发现: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合取谬误的影响都有显著差异.与近距离相比,被试在远距离条件下,对合取事件的决策判断,都较少地出现合取谬误.  相似文献   

15.
监督检查与指导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为有效实施这一职能,学校领导者就应注意缩短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从自身做起。注意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工作以身作则;不断提高管理艺术;培养宽以待人的宽容心理;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全国20省市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问卷调查和田野观察,着重探讨影响农村家庭选择小规模学校的因素。研究发现,地处山区家庭、低龄儿童家庭和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需求强烈。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其他因素三个维度出发,运用logit模型分析表明,家庭收入、子女所在年级和家校距离等因素对农村家庭选择小规模学校的影响较大。因而,为满足部分农村家庭对小规模学校的需求,应从避免盲目撤并、确保教育投入、改善师资力量等三个方面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  相似文献   

17.
家长教育满意度是家长对学校教育服务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主观评价,反映了家长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满意程度,它日益成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方差分析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学校差异对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在校生规模、学校家长经济地位、学校作业时间、学校等级对家长教育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建议缩小学校之间的质量差距,合理确定学校规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近一半初中生通过寄宿方式上学,这样一种结构化但远离家庭的环境,会给学生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以CEPS数据为基础,用OLS回归和PSM方法估计,有两个主要发现:一是寄宿显著提升了农村初中生的学校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但对认知能力并没有显著影响;二是寄宿显著降低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城市学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同时...  相似文献   

19.
审美距离是文艺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布洛最早在理论上加以阐述并且给予肯定,但他在使用时,特指的是心理态度。本文认为,审美距离不能局限为纯粹的心理问题,而应该从三方面去把握,即心理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相似文献   

20.
审美的主客体之间有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而从物理与心理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审美距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电影审美距离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对电影审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