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面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构筑学生的精神花园。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堂应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绘画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净化教育,从而让美术课堂洋溢人文之美。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音来。因此,美术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应努力开放美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变学生智能差异为美妙的校本…  相似文献   

2.
马进 《江西教育》2011,(9):41-4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这节课时,张昌盛老师以他独特的语言魅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灵动的对话空间,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老师灵动、智慧的课堂,共同感悟一次美妙的对话旅程。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到云台山考察后,云台山被戴上了“世界地质公园”的桂冠。云台山奇异的山峰洞穴,成群的潭瀑流水,苍翠满目的山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岩石、生态和文化的美妙结合”、“独一无二”、“山和水美妙的交响乐”,被誉为“贝多芬乐章”,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是探究科学奥秘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4.
一个鼓手要想敲打出美妙动听的音乐,需要掌握打鼓技巧,如用力的大小、节奏的快慢等。如果我们把课堂比作一面鼓,那么,设问就是教师手中的“鼓槌”。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怎样落下手中的“鼓槌”,才能敲打出美妙动听的乐章呢?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语文课程的改革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语文课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语言.沉闷的课堂变成多彩的舞台.单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交响乐”.然而当我们静心审视现时课堂时.却发现她如同一个成长中的少女.  相似文献   

6.
正"美妙"一词属于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辞海中将之解释为"美好奇妙",侧重于一种美好的心理体验。因此,"美妙"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复杂的概念。同样,"美妙课堂"也应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带给学生的体验亦应是美好和奇妙的探寻知识之旅。在此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享受到学习之乐趣,教师之关怀,同学之情谊;课堂给予学生的是美好、善良、真诚的人生体验。总之,它是应时代之需而出现的课堂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智慧,  相似文献   

7.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下,信息科技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又掌握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学生为分析对象,在课堂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和“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寻找课堂中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期望真正做到“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主”。  相似文献   

8.
语文“攀峰课堂”是景山学校师生探索知识、提升素养、传承文化、激活生命的语文实践课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景山学校高中语文“攀峰课堂”清晰定位,努力深耕“实现育人目标的素养课堂”“突出主体实践的开放课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成长课堂”。“攀峰课堂”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以学习活动为载体开展专题教学,不断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语文学习途径的根本转变;并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学业质量水平不断攀升,助力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相似文献   

9.
“大道至简”,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流程,简便的教学方法,简洁的教学语言,追求有效的音乐教学,引领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奥秘。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模式正由传统的以知识为本或知识至上的“知识课堂”,向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问题式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课堂的数字化转型是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义。目前,囿于技术介入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层次不深、理念陈旧等原因,课堂场域权力紊乱、课堂文化意蕴流失、课堂交往情感退位、课堂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频现,难以满足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该文探析了基础教育课堂的应然形态,即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从“大规模”转向“定制化”、从“技术依赖”转向“数字融合”、从“单向传递”转向“反哺共享”,并提出了一种以教学设计系统、学习支撑系统和反馈评估系统组成的“DIGITIZE”课堂设计模式,该模式以课堂中的“人”为中心嵌入数字文化基因,以课堂中的“物”为底座创设智能学习环境,以课堂中的“技”为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课堂中“人—物—技”融合共生,旨在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基础教育课堂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课堂结尾九式邓兴国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起调”,引人人胜的“主旋律”,还要有意味无穷的“终曲”,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风,难在点睛。”又说:“头难起,尾难落。”“口”之所以难“收...  相似文献   

13.
一、课题提出 2011年11月23日,我校携手兄弟学校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联合举办以构建“美妙课堂”为主题的对外教学研讨活动,两校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开出了30节公开课,省内外的专家同行200多人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我有幸代表我校高二化学组与兄弟学校的仇剑芳老师均以《同分异构》为题参加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李牧川 《福建教育》2022,(15):23-24
<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质量教育发展要依靠高质量课堂的建设,高质量课堂的建设要回归课堂育人的基础性与本源性生命价值——课堂要“养”人、要“养”“生”、要养化人心性命,可谓之“养学”课堂。“养学”课堂者,是以融合现代性教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生命思维意蕴为文化底蕴,以调节个体生命与内外部环境有机互动以发挥课堂生态整体生命功能为背景,以兴发学生生命主体性与内生力为价值指向,以以“教”养“学”、“教”“学”互养为课堂境界的课堂思想及其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美妙的课堂具有"各美其美,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人说,美妙课堂具有"美人之美",相互欣赏、平等参与的互动性;还有人说,美妙课堂应由学生评价,具有"回味无穷,牢记一生"的延续性和生命力。可能正是因为"美妙"与否关乎课堂参与者的主观体验,因此它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创建"美妙课堂"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契机,以课堂为阵地,依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借助“学为中心”学习模式,从“营造美好师生关系、创设美好课堂生成、制定美好评价机制”三个维度探讨与实践了如何构建数学“美好课堂”,旨在让学生在美好课堂下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不少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过程很精彩,然而在课堂结束时却往往千遍一律地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每节课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就显得非常的单调而没有创新性.笔者认为,优秀的课堂结束时应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明确的针对性、较强的系统性和恰当的实践性.良好的课末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的精神,力求使课堂结束后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结束探索了…  相似文献   

18.
审视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仍然缺乏生机和活力,甚至缺乏应有的人性和理智。
  一是关注优秀学生的表现,忽视对顽皮学生、学困学生的教育,眼中心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是课堂观众、听众;甚至歧视特殊学生,把他们安排在自以为很合适的座位上,成为“课堂边角料”或“讲台伙伴”,任其“孤芳独放”,这种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异样的风景”屡见不鲜。二是重视管教和纪律约束,甚至充斥批评与责备,轻视启发引导与赏识激励,课堂没有笑脸,听不到掌声和笑声,漠视情感的交流。课堂气氛沉闷、紧张。三是以“我”为中心,“满堂讲问”“学术霸权”,以灌输知识为主,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缺乏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课堂失语“”思维屏蔽”“信息闭塞”等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现象十分严重。四是把课堂当作“铁路运输”,学生进了课堂,如同坐了“高铁”,一切都有固定的轨道和预设的程序,直奔考试、直奔分数、直奔答案、直奔终点。学生获得知识、追求真理而经历的过程应该是无限美妙的,但被我们无情地剥夺了。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84):111-113
<正>2015年,我参加了苏州新区一中、苏州一中、西交大苏州附中3校联办的"打造美妙课堂"公开课的活动。什么样的课堂可以称得上是"美妙的课堂"?我问了很多人,答案有很多。有人说,美妙的课堂具有"各美其美,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人说,美妙课堂具有"美人之美",相互欣赏、平等参与的互动性;还有人说,美妙课堂应由学生评价,具有"回味无穷,牢记一生"的延续性和生命力。可能正是因为"美妙"与否关乎课堂  相似文献   

20.
项目化视域下的儿童问学课堂是一种学习发生,思维发展和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样态。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在项目化理念的渗透下,儿童问学课堂的学习是一种以悟学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以对话为常态,以思维为主轴,以建构为落点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