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 《兰台世界》2014,(1):28-29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首开史书上记载经济活动的先河,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专篇的讲述,将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的趋势进行总结,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也在《货殖列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首开史书上记载经济活动的先河,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专篇的讲述,将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的趋势进行总结,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也在《货殖列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分体量词是一类特殊的量词,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用例较多;分体量词用法比较灵活,可组成"数+分体量词+名"格式和"名+数+分体量词"格式;分体量词在南北朝以后基本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的《史记》记录了范蠡在治国和经商中的重要思想,留下许多很有价值的经商理论。文章就《史记·货殖列传》中范蠡商业经营理论进行了专题研究,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进一步深入分析论述了范蠡的商业经营观及其产生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伟 《兰台世界》2012,(9):50-51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而《平准书》和《货殖列传》是其中非常具有特色的篇章。司马迁在这两篇文章中开辟了记载经济史之先河,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成功塑造了屈原形象,并且由于二人生平经历的相似,列传显现出了很多司马迁的史学观念。本文从《屈原列传》出发,探讨司马迁对皇权的反抗,对天道观的挑战和对人性光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潘振刚 《大观周刊》2011,(22):234-234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义利观充分体现在他的《史记》一书中,本文以《史记》一书为例,粗略探讨了司马迁的义利观:一、追求物质财富是每个人的本性;二、经济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三、要用道德来调控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史记》一书的文献征集,文献考辩,文献目录,文献编纂体例等几个方面,考证了司马迁对中国文献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10.
张志汉 《图书馆界》2009,(3):19-20,23
司马迁编撰《史记》引录文献,有自己的考信原则,或取或舍,其中充分体现了司马迁通达宏博的文献观和目录学的方法论。文章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叙录体裁、发凡起例、互见法、并录等几个方面,考证了司马迁对中国目录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史记》,初名《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或《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纪传文学名著。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13.
《史记》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巨著,不仅在于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因为这部巨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创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其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史记》的创作中,司马迁做到了求实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而其求实精神和创新思想又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4.
《史记》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巨著,不仅在于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因为这部巨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创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其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史记》的创作中,司马迁做到了求实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而其求实精神和创新思想又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史记》的几个文献来源,揭示了司马迁读书与著书的关系,说明这部巨著是司马迁在收集、阅读、编辑了丰富的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的,其利用各类文献的方法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游历是古人比较流行的社会文化活动,游历与文学创作有不解之缘。自古至今,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游"的足迹。游历不但能陶冶性情,开阔视野,还能积淀文化底蕴,丰富生活阅历。司马迁的游历为创作《史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离我们很近义很远。他出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90年,距今已有2095年。他所的《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和传记学的先河.他崇高的史德、卓越的史识与绝妙的字、精湛的编纂体例一同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空前强大的西汉帝国的司马迁,把教师看成是治国之本,把教育提到了稳定江山社稷的高度上,足见司马迁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对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资源与教育方法的认知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空前强大的西汉帝国的司马迁,把教师看成是治国之本,把教育提到了稳定江山社稷的高度上,足见司马迁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对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资源与教育方法的认知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吴秉勋 《今传媒》2022,30(1):111-113
“软新闻”和“硬新闻”是现代新闻报导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虽然我国古代没有这些词汇,但以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为例,其在内容上即已出现了很多类似于今日“软新闻”的写法。司马迁认为其撰写《史记》的目的之一是“通古今之变”,从这个观点出发,汉代的史书笔法和现代的“软新闻”写作,确实出现很多可以互相参照之处,对于现代新闻工作者而言,也能借此以古鉴今,让新闻类型的写作能有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