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杰 《北京档案》2008,(6):9-11
全世界亿万体育迷的热情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热的升温而火爆.在收藏市场上,历届奥运会海报是全世界体育迷和奥运博物馆的顶级收藏品.它异常清晰地记录着每一届奥运会真实的历史镜头:无一不蕴藏着赛事的精彩瞬间.奥运会海报是体育迷追唤记忆刺激的依据空间,承载着奥运史真实的一瞬.  相似文献   

2.
王凯 《中国广播》2008,(10):61-63
随着奥运圣火的缓缓熄灭,运行了入个多月的全国奥运广播联盟也渐行渐远,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它留下的成果及思考仍启迪着新世纪迎接无穷挑战和机遇的中国广播人。除去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一场场广播盛宴,除去连创新高的收听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在合作机制上、在如何做大广播整体影响力上,这一次全国奥运广播联盟留给我们的似乎更多。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08,(12):8
2008年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在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随着奥运圣火的缓缓熄灭,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精彩瞬间已永久载入史册。百年奥运,中华圆梦。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辉煌的奥运会虽然已圆满地落下帷幕,但奥运精神仍将在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当第29届奥运会完美落下帷幕时,中国新闻人实现了自己百年奥运梦想。本刊9期推出了"奥运新闻报道全记录"特刊,对这场奥运历史上的空前媒体盛会进行了详细的解读。9月6日晚,随着祥云圣火在"鸟巢"再次被点燃,北京这个奥运之城又迎来了另一场盛会——北京2008年残奥会。  相似文献   

5.
世界的奥运,不灭的火炬."奥运是一座桥,让大家相互沟通,而不是一堵墙,让大家相互仇恨";祝福、期盼、热情、参与、奉献……随着"祥云"的传递,世界在关注、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6.
评判新媒体在2008奥运会上的表现,首先不能绕过的自然是这届奥运会首次将新媒体列为独立转播机构,赋予新媒体奥运赛事转播权,允许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平台,与电视一起转播奥运赛事.回顾网络的"奥运史",没有哪一届奥运会,能像北京奥运会这般,烙上网络时代的鲜明印记.  相似文献   

7.
《现代视听》2012,(8):82
7月20日—8月13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山东广播电视台派出精干团队赶赴伦敦,在现场及时报道了中国代表团的夺金时刻和拼搏历程,全方位展现中国和世界各国选手为奥林匹克荣誉而战的精神风貌。他们同时还用富有故事性和人文特质的解读.关注了伦敦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报道形式丰富,赛事播报及时全面,电话连线快捷生动,奥运新闻榜、奥运人物榜、奥运观察、奥运大视野、奥运同期声、奥运节拍等多个版块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全景式刻画和展现了四年一次的奥运盛会.尤其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山东籍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突出表现,收到良好社会反响,实现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境外奥运会进行全天候赛事报道、全方位赛事直播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百年奥运,百年期盼,北京奥运会真的要来了.随着开幕日期一天天临近,无数的人开始关注行进中的中国,关注着古老又时尚的北京.其实早在两年前,我们的奥运报道队伍已经开始思索并且开始行动,希望用一部史诗般的作品诠释奥林匹克如何在中国实现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奥运来了     
2008年1月1日,随着CCTV-5更名为奥运频道,中国跨进奥运年。奥运来了。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女孩与一个男孩美丽的约定。2002年初冬的一天,一个女孩认识了一个男孩,那时他刚刚获得亚运会的金牌,是这个项目的中国最年轻的亚洲冠军,但这个项目却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一个空白。因此,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手机报一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且发展势头正劲,另一方面,内容上的先天不足又制约了其长远发展.奥运期间,<新华手机报>奥运专刊运用手机报之优势在丰富该报内容上下了一番功夫,为未来手机报的发展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对<新华手机报>奥运专刊的内容作了分析.对如何克服手机报的缺陷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24日,<人民日报>在奥运特刊的第六版上刊登发表了一首题为<中华圣火>的歌曲作品.这部作品是福建省业余词、曲作家赵键先生为中国奥运、为中华民族的兴盛有感而创作的.该曲创作于新世纪的2001年.作品定稿后,一次机缘巧合,经原中央台文艺中心主任邹友开先生(闽籍)推荐,由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戴玉强在北京专题大型晚会上作为压轴节目演唱,并在央视第3套节目中多次播出.  相似文献   

12.
辽沈晚报从2007年初就成立了辽沈晚报奥运领导小组,力求从战略高度来把握奥运工作。在努力做好奥运常规报道的同时,在机制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外包,是辽沈晚报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辽沈晚报在奥运报道上尝试的一种全新的运行机  相似文献   

13.
开场白: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从本期起《每期一辩》将连载一些奥运档案人、奥运志愿者的见闻,以此进一步揭示档案与奥运的深层次联系。竭诚欢迎奥运档案人、奥运志愿者不吝赐教,亦盼广大读者参与、点评。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随着奥运会一天天临近,其相关主题图书愈发受到读者追捧。新星出版社日前推出《带一本书看奥运》,以绘本形式引领读者游北京、看奥运。《带一本书看奥运》以近500幅漫画作品和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北京和奥运的方方面面,例如北京的历史、地理、文化、旅游,以及奥运的历史、赛程、场馆等。书中北京部分详尽介绍了北京休闲去处,特别是自然风景、文化遗迹,体现了北京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文化古都的特色;奥运部分侧重介绍奥运会简史,中国参加和申办奥运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当第29届奥运会完美落下帷幕时,中国新闻人实现了自己百年奥运梦想。本刊9期推出了“奥运新闻报道全记录”特刊.对这场奥运历史上的空前媒体盛会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9月6日晚,随着祥云圣火在“鸟巢”再次被点燃,北京这个奥运之城又迎来了另一场盛会——北京2008年残奥会。在短短十几天的北京残奥会上.我们被赛场上运动员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互爱互助的精神所感动;赛场外我们被和谐、友好、一家亲的氛围所感染。如果说,参加奥运会报道的媒体人是带着激情捕捉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梦想时刻,那么参加残奥会报道的媒体人,则是带着人文关爱记录下了“温情、关爱、自强”的人性光辉。 记录温情,传递关爱!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相似文献   

16.
前一段日子里,奥运热席卷全球.每天,人们都在争相透过电视荧屏,注视着亚特兰大,谈论着奥运的赛事.竞技场上,各国运动健儿你追我赶,奋力拼搏的精彩镜头,更是令人激动.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举行,这为广播媒体提供了更好的分享奥运资源、参与奥运会报道的便利.同时也为媒体实现新发展带来了机遇.福建都市广播利用swot的企业分析制定宣传战略,抓住北京奥运的良好契机,使广播和奥运之间产生了一种积极的联系.无形之中促进和延伸广播的自身价值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1932年,刘长春孤身一人经历了21天的漂泊之后,终于抵达洛杉矶参加了奥运的男子一百米项目,从而揭开了中国奥运的历史。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中国代表团在奥运赛场上举步维艰,直至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上的枪声终于实现了中国奥运代表团金牌零的突破。2001年,北京成功取得2008奥运会举办权,13亿人民的欢呼和热泪注定使得2008奥运将是一届不平凡的奥运盛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怎样在奥运报道竞争中搏得先机?是各家媒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众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在综合分析2007年关于奥运报道研究热点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北京奥运报道的视角、手段与职能.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多个频道报道奥运赛事,新闻频道在奥运期间定位为"奥运资讯频道",对准目标受众群体,着力打造赛事资讯最快发布、奥运新闻集纳的第一平台,开辟出全新收视细分市场,在传播技术和内容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