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成甲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李大钊研究学者。他从1978年开始从事李大钊研究,至今已经40年,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李大钊最有成就、学术水平最高的学者。他的文章《李大钊对袁世凯的认识过程》与专著《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李大钊传》(上),被学术界誉为李大钊研究的"三部曲"。本次访谈,回顾了朱成甲先生研究李大钊的过程,阐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反响,揭示了朱成甲先生持续、深入研究李大钊的内心动力,体现了当代学人不忘"先驱者"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民彝”是李大钊为追求时代潮流、将中西方思想有机融合而提出的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俗,礼仪、习惯、道德等的总和;伸张、扩展是其特性,可能被压抑、障蔽,但最终会“发扬光大至最高点”;它实质是关于“人”与政治、社会历史之间关系的理论,它尊重和强调个体——“我”的自由发展。“民彝”思想的渊源主要是中国明清以来的风俗决定论和英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名作《"今"》(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五日)一文,阐发了他对"今"的观点。他指明了"今"最可宝贵的道理,"现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必要环节。李大钊对于厌"今"是持批评态度的,对于乐"今"也不赞成。李大钊要大家努力的方向不是返回过去,而是走向将来,而走向将来必须要以今日的努力创造为根本。他的"今"论有进化论的影响,就其实践性来说显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昂扬的奋进精神;是辩证的"今"论,具有高度的哲学思辨性,复古倒退,沉迷将来,都不能说是真正把握了"今"之真谛;"今"论还实现了时间观与人生观的相合。这对于今天我们青年珍惜时光、重视今日进行创造有着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以阶级斗争学说为武器,将女性的发现置于人的发现之中,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积极进行女性人格的重塑;呼吁女子教育机会的扩张,强调女子参加社会工作的必要;关注、支持国内女权运动的发展,并引导它向无产阶级妇女运动过渡;运用唯物史观,从经济上剖析妇女地位长期低下的根本原因,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妇女解放的最终归宿。所有这些,都代表了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是五四妇女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并为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理论的形式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邓涛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4):20-23,82
1919年,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表明其既是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最早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先驱。他在1924年出版的《史学要论》,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之作。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最早的思考者也是李大钊。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北京和北方地区建党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培养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批建党、建军、建国和社会主义建设英才。  相似文献   

6.
宋代有一位画家这样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意思就是,画山不要把山顶画出来,只要厕出云雾缭绕的山腰,足可见其高;画水不要把源头源尾画出来,只要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足可想象其长。  相似文献   

7.
李大别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革命家,也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短短的光辉一生中,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献给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而文学活动仅是他整个革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虽然不是专业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但是他对“五四”文学革命所做出的贡献却是重大的、不可低估的。首先,他通过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介绍共产主义思想到中国,为我国“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他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新…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参加党的“一大”,李大钊未能进入中央局,党内地位甚至一直低于他的学生张国焘,而陈独秀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重于组织建党的主观原因和“一大”前北方党组织未能大发展的客观状况决定了他不可能进入“一大”中央局。“一大”前陈独秀重视组织建党并取得巨大成就是其没有参加“一大”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先进代表,在其一生的理论求索中,使用了大量与"民"相关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为民、救民、重民、爱民的主张,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民"思想。文章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熏染、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洗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几个方面对李大钊"民"思想进行理论探源,说明李大钊"民"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积淀,并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周政 《湖南教育》2006,(1):43-43
朋友说,他们学校在对教师进行目标管理时,有“教师辅导学生发表习作”一项。我朋友是教物理的,辅导学生发表了几篇短文章,年终评比时均被五折处理。问其故,领导说,文章字数少于五百,每篇文章只能算半篇。初听起来,也没什么稀奇,一言堂社会,哪事不是领导说了算?但仔细思考,我却为此事而忧。笔者认为,文章算不算一篇,应看文章是否有主题,主题是否说清了,而不在字数。倘若文不揭题,离题万里,字数多又有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封信只有一个“?”,出版商的回信也只有两个!”,不是被传为世界通信史上的美谈吗?我们能说这不是两封信吗?信中内容不是…  相似文献   

11.
“間”这个词在日本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日本人的“間”意识表现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間”意识是由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一客观因素,与日本人的“耻感文化”这一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此前写过一篇谈"好文章"的短文,认为表达意思鲜明有力,对读者有所帮助,又生动好读便是好文章,否则便不是。这里,再就对读者有所帮助的问题说几句。 说到底,文章好与不好都不是作者说了算,而是要读者说好才算数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读者说“好”呢?很简单,就是要满足他的需要,需要得到满足,读者就高兴,就喜欢,就叫好。如果不能满足,甚至跟他的需要相反,这时还指望他喜欢、叫好,当然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当代著名文章学家曾祥芹先生提出的“语言、文章、文学“三足鼎立”的观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这一具有超前性、创造性和指导性的学术思想给予高度赞扬,指出其在文章学研究中所具有的划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欧阳伟 《教师博览》2008,(3):F0002-F0002
他年近四旬,身材不足一米七,短平头发,体格健壮,古铜色皮肤。眼神犀利无比,仿佛能把人看透似一张白纸,不免让人觉得惶恐,久而久之,未闻已先惧三分。  相似文献   

15.
"三行情诗"作为现代诗歌的一种新体裁,源起日本,后走红于中国各大网络。正如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和歌、俳句的影响下产生的汉俳一样,中国"三行情诗"的创作之兴起也深受日本"三行情书"的译介之影响。本稿以近年来由王向远先生所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新范型——"译文学"作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案例试分析、评价从日本译介到国内的日本"三行情书"的部分作品,并探讨其汉译原则及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间诗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相似文献   

16.
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学者和学生间的交流是国际上共享知识的主要手段。日本的留学生30万人计划就是促进大学人员国际化,尤其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策略之一。本文通过对该计划的分析,探讨了日本政府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特点,即通过提高学生来源质与量的国际化程度,促进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另外,本文还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家到底应该如何开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2000—2020年97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跨学科教育经历、1996—2021年间跨学科研究与学术产出成果进行分析,发现196位学者具有纵向跨一级学科教育经历(本-硕-博),并体现出先基础学科、后应用学科训练特点。其中,生命科学领域跨学科人才培养比例较高(28.3%),但化学领域跨学科研究水平比较高。跨学科研究程度与学术成果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和学科异质性。在化学领域,二者之间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结合阈值分析变化拐点后,跨学科对学术产出各方面存在正向影响。在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二者之间则大多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变化趋势较为复杂。因此,应提倡“适当学科+宽基础”培养理念,鼓励学术评审中“开放同行评价”,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8.
唐弢是现代文学史家,也是现代文章学家。统观唐氏的文章学著述,可以发现其贡献主要有三:一,构建了较为科学的文章学体系;二,较为全面地揭示与剖析了关于文章本体的原理与问题;三,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文章写作理论。由此可见其文章学家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9.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门艺术,一直深受许多国人之喜爱。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学习、研究、创作过程中始终感到很难。她为什么如此之难?书家为何又要学者化呢?探寻其原因可以增进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不厌百回改”,那么我们该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