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然而真人秀节目要想切实满足受众,就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支撑,同时电视真人秀节目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电视的路径,成为当下中青年群体体悟传统文化继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二者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向下,只有互动合作协调发展才能相互促进。本文通过探讨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以期二者的相互促进能达到电视节目传播传统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元素——以《变形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叶子 《今传媒》2012,(6):87-88
以湖南卫视《变形计》为例,结合当代电视真人秀节目所拥有的八种类型以及其中有代表性类型的特点,通过概述电视真人秀节目应该具备的七个基本元素,使受众能够更贴切的感受到电视真人秀基本元素带来的节目魅力。  相似文献   

3.
李莎 《今传媒》2014,(1):94-95
目前,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台收视率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也不得不关注一种蔚然成风的新趋势,即电视受众一边观看节目,一边通过微博参与节目互动。这一现象深刻影响了电视真人秀节目自身的运作机制,使得以前依托二维平台吸引观众的传统电视真人秀节目产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台收视率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也不得不关注一种蔚然成风的新趋势,即电视受众一边观看节目,一边通过微博参与节目互动。这一现象深刻影响了电视真人秀节目自身的运作机制,使得以前依托二维平台吸引观众的传统电视真人秀节目产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参与性和故事性为特征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一直是受众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经济学中体验营销理论的若干概念,将真人秀节目的生产放置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下进行剖析,试图以一个新的视角审视电视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达人秀》为个案,探讨、辨析出电视真人秀节目三个层次的真实问题:第一,节目元素的表面真实;第二,电视语言编排与剪辑的真实;第三,真人秀节目反映的社会真实。电视真人秀只有把握与平衡好这三个层次的真实,才能让节目在商业和社会效益上同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演讲作为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见证着人类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进步,体现着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演讲与电视技术结合之后,电视语言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受众之多、内容之丰富、影响力之大对演讲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电视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的兴起,演讲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新型的表达样式和面貌。相对于传统演讲艺术,电视真人秀节目为演讲构建了新型语言场、融入形象化表达手段、搭建了大众化平台,本文将结合北京卫视于2014年10月推出的语言竞技真人秀《我是演说家》进行分析,对于演讲艺术的电视化传播和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伍新明 《新闻窗》2005,(2):35-37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进入部分中国电视受众的视野,由于当前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几乎是移植、模仿西方的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这就给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是节目内容背后的文化背景。任何一种电视节目在背后支撑它的就是特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直观的影像展现人群生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9.
2005年《超级女声》风生水起后,真人秀节目愈演愈烈,这两年借着韩国综艺节目的东风,国内真人秀节目有大批崛起之势。真人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迎合大众心理需求所催生出的电视文化奇观。本文从大众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电视奇观产生的受众心理原因,主要有游戏的快乐感、窥私的优越感以及参与的存在感这三种受众心理满足。总结来说,当今电视所创造的商业流行文化,在一味地迎合和挖掘受众隐秘的心理需要外,更要注重创造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路 《东南传播》2012,(10):136-137
我国大众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多以"商界面试"环节为真实模拟的场景,在"多选一"的游戏规则中展开职位竞争。职场真人秀集服务功能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引发新一轮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热播,营造全民狂欢的文化氛围,带来真实的虚幻世界。本文以《2012中国职场好榜样》为例,解读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电视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梁丽强  徐梅艳 《今传媒》2015,(1):108-110
电视真人秀节目凭借大众传媒功能,实现了部分社会价值,具有提供娱乐、文化传承和社会监测的功能,但该节目类型依然面临严重的发展困境,具体表现为有"高原"缺"高峰"现象和文化底蕴缺失的问题。"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解决发展困境,应让低碳美学照进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实,指导该节目类型的生产,首先"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掌握受众的理性需求;其次"要脚踩坚实的大地",确保真人秀的双重真实;第三要提升能力,激发陶冶型自由情感,"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要将感官型自由情感与陶冶型自由情感相互融合,以低碳美学这面旗帜为创作指导,走可持续的艺术生产道路。  相似文献   

12.
电视真人秀节目源自西方,兴起之初就受到观众喜爱。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先后经历了起步、繁荣、低谷和复苏四个阶段,当前正逐步走向成熟。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其存在着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打造本土化节目,创新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学界很多学者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电视真人秀的流行,但是真人秀节目的实质更多表现为商品化的狂热而非实质的狂欢.事实上,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表象繁荣,如今已经越发显现制作运营的现实困境.本文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实性意义入手,探讨产生这种情况的成因及其可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梁妍 《采.写.编》2023,(3):109-111
近年来,旅行体验类电视真人秀节目深陷同质化严重的发展困境。2022年7月,国内首档主打“熟人社交”的户外旅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快乐再出发》宛如一股清流,在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自播出以来,在口碑、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需求和受众心理角度出发,探析《快乐再出发》节目的成功之道和创新路径策划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内容单一、创新力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选秀节目难以再一鸣惊人,而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秀真人节目,巧妙创新,满足受众需求,取得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汪怡潇 《今传媒》2012,(9):90-91
中国电视从过去宣教时代的严肃刻板渐渐步入了今天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娱乐时代。尤其是在网络新媒体崭露头角之时,电视媒体过去的龙头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开始放下身段,重新审视自我,从而开展了一场争夺受众的拉锯战。不管是中央电视还是各省市级电视台都绞尽脑汁,推出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其中真人秀最为瞩目。但形式维新的同时,还要要求内容为王,目前各个真人秀节目水平也参差不齐,本文主要以内容分析为主,借以探讨怎样利用真人秀深深地抓住受众,并在获得受众的同时建立一定的媒介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特效字幕(又称"花字")已成为真人秀节目的标配,为提升节目效果、吸引受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真人秀节目特效字幕中的不规范现象对受众理解节目内容,国内成人和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形成,及中国的国际形象都有着不良的影响。对特效字幕的语言使用进行规范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大时代。2014年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多元化"井喷"的格局,节目类型丰富、形态多样,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成为继电视剧、新闻等节目的重要类型。文章从节目样式、手段、形态和内容四个维度展开研究,分析总结出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的美学特质,为今后国内真人秀节目的蓬勃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牛任重 《今传媒》2016,(8):119-121
近些年来,作为舶来品的真人秀节目充斥中国电视荧屏,但由于文化差异、受众审美视野不同,需要在原生模式上进行本土化改造。《极速前进》凭借其“重竞技,轻娱乐“以及优质的本土化创作,成为2014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一匹黑马。笔者以《极速前进》为例,以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模式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电视真人秀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内容创新与受众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冯琼 《现代视听》2013,(7):41-45
近几年在愈演愈烈的电视大战中,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迅速侵占电视资源。特别是2011年10月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之后,各大电视台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与生存,都在谋求节目的转型。本文以《中国好声音》为案例,探讨《中国好声音》的创新发展路径,并从中对当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转型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