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郁达夫的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的创作以感伤抑郁为主;中期的创作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艰苦与贫困;后期的创作则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沽身自好、恬淡、返璞归真的风格为主。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材料意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材料意识发生于创作实践中,同时又推动创作向纵深发展,它融入作者的潜意识,却又难以被人们所体察。确切地说,材料意识本质上是创作主体对所用材料的一种重视,这种重视包括了材料与创作内容、审美特性、文化与社会内涵以及与工具、工艺、技法、技术等问题的思索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毕业创作是美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的总结性、综合性的重要课程.由于该课程自主性较强,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套用,以及对创作成果的评价标准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以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搞好毕业创作课教学重要的是把握好毕业创作课定位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正确处理基础课与创作课、成绩评判标准与学生创作主动性的关系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时代又赋予了美术创作与设计新的概念和意义,为此在偶发艺术形态的概念、特点、特性及表现的特征作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为艺术家在新的创作和设计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展示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留下一些创作与设计的启示。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创作和创意的灵感。  相似文献   

5.
浅析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首即兴曲是舒伯特钢琴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舒伯特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本文从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主题、和声、织体等多方面初步探析了即兴曲的艺术特色,揭示出舒伯特古典与浪漫相结合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由互联网催生的数以万计的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其身份特征是网络化、非职业化,在创作态度、创作目的、创作方式、创作题材上与传统作家大相径庭。大众传媒对网络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作家与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对彼此也有不同的态度。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创作主体与作家应各取所长、互相融汇,共同为我国文学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时代又赋予了美术创作与设计新的概念和意义,为此在偶发艺术形态的概念、特点、特性及表现的特征作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为艺术家在新的创作和设计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展示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留下一些创作与设计的启示.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创作和创意的灵感.  相似文献   

8.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科学地界说了散文创作与研究的特点、关键、使命价值和自己的“散文关文观”,建构了自己系统的散文理论范畴体系,着力倡导散文创作的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努力实践散文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的创新发展,对新时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繁荣,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起到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图画书创作要素分析是对图画书的整体与组成、外显与内涵进行的"拆解",对教师全面理解和充分利用图画书开展教育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创作要素包含设计类型、画面、题材与价值、文学表达四个方面,涵盖了图画书创作中的形式、颜色、人物形象、表现形式、选材、叙事结构、文字表达等,不同的创作要素对幼儿阅读体验、审美、思维、语言、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渔一生有泉石膏肓之癖,他的造园实践和园林理论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园林美的追求和园林的构建给了他创作较为丰富的灵感与素材。构建园林的经验与经历也进入了他的创作之中,进而影响到人物、情节、背景以及整体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画家只有对生活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后,才能创作出蕴含丰富的作品。而生活的体验本身,就与“随意性”与“偶发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意性的偶发行为其实就是人们创作中的灵感,灵感就是创作的突发奇想.而这突发奇想,对我们的创作产生一种无形的魅力,我们就是在这种无形的灵感力下产生出新的想法和表现形式的。  相似文献   

12.
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如果说抗战时期的创作是艾青的第一座高峰,那么,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创作,则是诗人又耸立起的第二座高峰。艾青新时期的诗歌创作,首先以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性、鲜明而强烈的时代精神,表明了诗人所达到的新的高度。善于创造鲜明准确的形象,是艾青新时期诗作的又一鲜明特色。艾青还非常喜欢运用象征手法深化主题。艾青新时期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达到了舒卷自如、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整体风格上,表现出一种化浓为淡、归真返朴的朴素之美。  相似文献   

13.
明代开封周藩的宗室学者朱睦以其经学造诣之深,藏书之富及创作之丰而闻名于当世。而在其经学体系中,又尤以《易》学见长。通过《易学识疑》与《授经图义例》等代表性著作,朱睦形成了由辨析《周易》文本,到解释经传大义,进而阐发易学思想,总结《易》学传承史的学术体系。其超越宋儒成说,回归汉学以及象数、义理兼采的学术特点也由此体现。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的创作,一向以富于深邃的哲性内涵而备受关注.其作品常于苦涩中透穿激昂,对平等的不懈追求是始终贯穿于其作品中的一个精神命题.史铁生以其作品在平等之追求与平等之难求的体会和认同中完成了对生命的彻悟.  相似文献   

15.
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白话新诗创作中,沈尹默的新诗个性鲜明、特点突出.与胡适、刘半农等人的新诗相比,除了语言形式的新颖外,他的新诗在时代内容中浸透着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精华:意境美,表现出融古发新的艺术取向.而这与沈尹默独特的成长经历,深厚的传统家学底蕴,包容含蓄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是为数不多的一位性格独特、成绩斐然而又颇具争议的作家。他的两重人格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诸多的审美品格。他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是雅俗同构、新旧互渗;在表现内容上则既追随时代,又表现自我;他一方面青睐于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作者忧世伤时的现实精神,又流露出或浓或淡的名士才情。两重人格使张恨水的创作来自于鸳鸯蝴蝶派而又不同于鸳鸯蝴蝶派,学习新文学而又不同于新文学,他的作品是"精巧化"了的通俗文学,在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7.
塞尚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现代性,表现为:对色彩的特殊处理和永恒的视觉感受,关注对同一绘画“母题”的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与结构。  相似文献   

18.
王蒙作为一个作家的主体性经验是在新旧社会转型这一背景下形成的。这一特殊的时间与空间机制决定了王蒙的经验特性与认知方式,从而形成了他的小说创作的主体范式和文体特征。论文以王蒙三个时段的创作具体论证了他的小说的主题的复调性质以及文体上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矛盾性无处不在。与其他作家创作过程中由于艺术思想的不成熟而产生的矛盾性相比,矛盾性是王尔德文艺创作的艺术体现,有着明显的主观故意性。通过对其主观故意性存在的客观根源的探析不难发现,矛盾性是王尔德为了追求唯美主义而别具匠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赵玥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5):42-44,47
巴金在创作中充分暴露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将自己的爱恨情仇一股脑地倾吐出来。从作品《灭亡》开始,巴金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在这些内心怀有对旧制度的憎恨和未来的憧憬的青年身上蕴含着强烈的热情和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