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教师的学习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课程资源建设的视域结合具体的案例,从课程主题筛选、课程框架与资源建设、课程实施机制等方面阐述区域的应对之举,并对上述实践中的变革经验进行了深度的自省,以期启示他者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各个方面者呈现了多层次的变化,特别是教育领域。信息的多样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的形式,促使互联网+教育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使现代教育产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环境已变革为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地点的教师与学生联系到一起,由网络与计算机及终端构成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简述互联网的优势:时空隔离、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快捷、互动交流便利等,探讨互联网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其与教育融合,有利于教学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个性的绽放,孕育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书法教育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渗透到书法教学的方方面面,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破解书法教育过程中书法师资不足、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书法教育评价体系不全等困境,大胆创新教学途径、深度融合各方资源,从而提高书法教育的成效,助推书法教育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5.
西方教育变革的历史过程演绎着政策、能力、压力和支持等相互关联的基本特质和逻辑结构:从复杂变迁的变革中强化顶层设计的价值;强调变革主体的能动作用;以政策体系为牵引,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对决策的科学证据作用,并通过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评价机制和重建系统领导力等全面推进变革,提升其效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前科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给当前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很多行业完成了互联网与传统生产模式的结合,实现了大的变革与发展,特别是对于当前的教育行业来说,"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传统教育中格局小、教学方式单一等情况被大大改善,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新措施。从当前的法学教育来看,由于其内容繁多,且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教学主要靠教师进行解释传播,很多学生无法在这种环境中有效地学习,而"互联网+"的运用,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网络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能够利用网络从法学知识的多个方面去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十分有效。本文对当前时代在法学教育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具体的变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互联网+教育应用软件系统"的功能进化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知识共享理念、知识生成与交互理念、精准个性化与智能化理念等主导的教育应用软件系统及影响"互联网+教育"技术环境发展的路径与功能特征,介绍了六个体现智力共享、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变革等蕴含"互联网+教育"推动创新发展特征的案例。本文从颠覆性技术是推动社会形态变迁的动力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社会形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生态的观点,界定了智慧社会是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融合的社会,明确提出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相融合指向人的智慧启迪与培养的智慧教育时代是教育的第三次革命的认识。结合"互联+教育"现象所表现出的教育变革特征,结合未来发展走向,本文提出学习环境工程学会成为教育学二级学科,教育管理学将融入监测预警、干预调控、精准决策等理论与方法体系建设的趋势。本文还特别强调了动态学习组织将替代班级授课制,传统的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要素结构会被多元化改变,学校的虚实融合无边界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者精准画像对教育评价体系的挑战及其对教育学理论继承、发展、创新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面临"互联网+教育"的挑战,论文分析了"互联网+教育"下,高职院校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变革策略,以期"互联网+教育"走进高职课程体系,更好地培养创新性的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学校应在管理、资源供给、教学改革、教师研训、学习方式、学生评价、服务体系等方面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对于区域教育发展来说,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包括用技术打破教育供给与分配的传统瓶颈、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整体提升干部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素养、助力区域教育特色发展等方面。同时,要关注技术助力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如技术不能替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数据化和精细化、技术加速教学方式的升级以及技术过度应用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扬弃和超越。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在当代社会实践的样式已发生了新的变革,具有了新的特征。本文从“人与实践”的现实关系之变革一这新的维度,去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以及实践在当代社会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课程变革与近代"新教育"探索密切相关。从洋务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近代课程在课程观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反映出近代"新教育"五方面的探索:一是培养具有"新人格"的国民;二是推行普及教育,提倡男女教育平等;三是崇尚实学真知和生活能力养成;四是关注儿童兴趣和个性特长发展;五是注重教学方法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只有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胞,才能转化为师生的自觉意识与行为,而这个浸润转化的过程就是课程化过程。新课改引发的学校教育转型,要求建构素质教育新图景,必须以学校教育课程化为根本途径和着力点。七年前我校从企业办学的阵痛中改制而来,校园还是“下雨一身泥。刮风沙尘暴”的破烂环境,一种似乎看不到希望的迷茫在大家心中蔓延。伴随七年课程改革,学校走上了课程化建设的发展新路:着力课程系统建构和内涵发展,形成了课程化引动学校整体变革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育人环境大为改观,师生在丰富有效的课程实践中主动、快乐、有个性地发展,课堂效益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而这一切.皆源于学校多年课程化建设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提升了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给教师管理反面带来了五大变革: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指导者"和"价值的引领者",从"分数统计员"到"数据分析师",从讲"专业忠诚度"到"学科跨界",从高度集中的"金字塔模式"到"自组织模式",从"专题式的集中学习"到"碎片化学习"。学校唯有重视了这些管理上的变革,教师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以来,与传统教育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教育"具有重塑教育结构、多元开放、个性定制和移跨越时空进行学习的作用和特点,但由于其本身仍处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如知识学习的碎片化、缺乏情感体验、催生了学习惰性等。对此,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这一教育新形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强互联网学习的道德引导,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阳 《职教通讯》2019,(1):21-24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给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新变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将被重塑,师生关系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学习转变,教学形式从以课堂为中心向泛在学习转变,教学资源从以书本为中心向以数字资源为中心转变,评价从以评估为中心向以诊改为中心转变。针对当前"互联网+"背景,职业院校教学模式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移动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的"互联网+教育"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将"互联网+教育"与在线教育等同;另一个是将"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互联网"等同。"互联网+教育"本质上是利用互联网思维解放传统教育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育传播、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研究及促进教育评价科学化,并在此基础上重塑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存在形态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培养健全人格和核心素养教育目的的教育过程。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则可以初步构想出"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的未来教育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教育"是国家战略"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教育进步、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教育变革,基于"云平台"的智慧课堂教育、基于微课等视频进行教学的翻转课堂教育、慕课等在线教育的实现便是这一变革下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课程意识与国学教育 在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推进、开展中,因为顶层设计还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与计划,导致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散乱、随意、无序、无检测考评的状态,其效果可想而知。说到底,是缺乏一种明确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的伟大创造,"互联网+"正在创造新的人类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身居陋室,知晓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万物皆备于我"等愿景,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教育"催生下的新教育生态正在形成,教育者树立和强化"互联网教育思维"非常必要。再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务必要明确:"互联网教育思维"有什么特点?我们当如何把握?"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形式和内容的深刻变革,但教育核心价值往往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