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伟 《集邮博览》2011,(6):52-53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都翻译为“china”,这充分说明瓷器在世人眼中早已成为中国的象征。瓷器的温润、淡雅、古朴大方,也正是我们民族的气质。  相似文献   

2.
杨俊艳 《收藏》2021,(1):34-39
有田烧,是指江户时代(1603~1867年),以佐贺、长崎一带为中心的肥前地区所生产烧制的瓷器。当时肥田瓷器主要是从伊万里港运往日本全国各地或输往海外,所以称"伊万里瓷",也叫"肥前瓷器",但瓷器的中心产地是有田,销到欧洲的瓷器也基本是有田烧制的,故又称"有田烧"或"有田窑""有田系"等。青花五彩瓷器是有田烧重要彩绘品种之一,盛行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相当于中国清康熙及雍正、乾隆时期。  相似文献   

3.
釉上彩是在烧好的瓷器上彩绘,经低温烘烤而成。釉上彩最早见于宋代的北方民间磁窑,烧制的白底盘、碗上绘有红、绿、黑等色的釉上彩。景德窑从元代起,烧制的瓷器上有四彩、五彩(T166-3“明·五彩云龙纹  相似文献   

4.
王志军 《收藏》2013,(3):138-140
越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陶瓷发祥地,首先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至东汉时期,在绍兴等地已经能烧制出釉层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的青釉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越窑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心窑场也从上虞逐渐转移到余姚的上林湖地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清纯,与北方的邢窑形成了当时瓷器"南青北白"通行天下的局面,并且进入了宫廷。越窑瓷器以其美若春水的青绿釉色在当时的瓷器中独享美誉。五代至北宋时期,越窑继续为钱越和赵宋宫廷烧制秘色瓷器和民用瓷器,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延转赠与辽国,  相似文献   

5.
明代的龙缸是景德镇御厂制作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一般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而得名。与其他瓷器制品相比,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一、龙缸烧制的工艺流程嘉庆时期,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提到明御厂,专门烧制瓷器的只有“龙缸窑”与“青窑”。“龙缸窑”仅烧制龙缸,  相似文献   

6.
周晓陆 《收藏》2010,(12):134-136
中国是瓷器的祖国。夏商之际,在黄河中游地区首先发明,接着蓬勃于长江下游一带的早期青瓷烧造,这是我们祖先源自制陶技艺,而在本质上又有别于制陶的伟大发明。经过两汉之际的青瓷复兴,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基本上出齐了瓷质、瓷色的各个品类。经过唐五代和宋辽金时代,达到了古代瓷器审美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7,(4)
正2016年11月5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策划和筹办的"含英咀华——两宋名窑瓷器展"拉开了序幕。此次以宋代瓷器为主题的原创展是为了配合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与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两宋论坛"顺利召开而特别举办的配套展览,展期两个月。展品来自浙江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封市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杭州南术官窑博物馆等六家文博单位·共呈现71件(套)两宋时期代表窑口的瓷器,包括北方的汝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瓷器到清代乾隆时期,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致。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制瓷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由于乾隆帝本人对瓷器的酷爱,各地官窑都烧制了精巧无比的瓷器,而民窑亦受其影响,也出现很多精美之器。  相似文献   

9.
王志军 《收藏》2013,(5):138-140
越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陶瓷发祥地,首先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至东汉时期,在绍兴等地已经能烧制出釉层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的青釉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越窑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心窑场也从上虞逐渐转移到余姚的上林湖地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清纯,与北方的邢窑形成了当时瓷器"南青北白"通行天下的局面,并且进入了宫廷。越窑瓷器以其美若春水的青绿釉色在当时的瓷器中独享美誉。五代至北宋时期,越窑继续为钱越和赵宋宫廷烧制秘色瓷器和民用瓷器,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延转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7,(10)
中国的瓷器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瓷,瓦之坚者也"。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洛阳地区的人们在长期制陶的过程中,对于烧陶的原料开始有意识的选择,早在夏末商初已会制作白陶斝、白陶盉等酒器,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据考古发现商代已能烧制瓷器,只不过  相似文献   

11.
林俊 《收藏》2010,(9):43-47
汝瓷是北宋后期在河南汝州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窑烧制的供皇宫御用的天青釉瓷器。现从以下诸方面分析汝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采莲 《收藏》2020,(2):112-115
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是指仿照青铜尊造型烧制的瓷器,其中一部分瓷器在仿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也注重模仿青铜器的工艺和纹饰;另一部分则结合传统瓷器的经典纹饰,运用当时流行釉色。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发展,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顶峰。目前,对于仿青铜器瓷器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的祭祀瓷礼器,而少有对某一类仿青铜器瓷器进行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乾隆朝仿青铜尊造型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从器型、工艺、纹饰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志军 《收藏》2013,(8):94-98
绞胎瓷器让我心仪已久,更多的原因是朋友在1992年时花了100元钱在北京后海小花园花鸟鱼虫市场买了一件青花缠枝莲纹盘和一个陶罐。洗干净让我欣赏时,我发现以60元买的青花缠枝莲纹盘是当年景德镇烧制的仿宣德青花瓷器;花40元买的陶罐身上的纹饰似瘿子木般行云流水,通体施透明釉,积釉处闪黄绿色。找出《中国陶瓷史》逐章比对器型,发现是唐代晚期烧制的绞胎瓷罐。如此的收藏机遇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4.
王兴  王时磊 《收藏》2015,(5):84-90
绿釉是宋金时期比较流行的瓷器装饰工艺,含有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便呈现绿色。釉色可分为深绿、浅绿和翠绿。深绿色釉器是瓷胎不施化妆土,直接在瓷胎上施绿釉烧制而成;浅绿色釉器是在瓷胎上施白化妆土,罩绿釉后,入窑低温烧成;翠绿色釉瓷器是将高温烧成的白瓷器加施一层绿釉。再入窑二次烧造。  相似文献   

15.
悟源堂 《收藏》2010,(2):62-63
长沙窑瓷器始烧造于唐代,终于五代,至宋代早期就已消声匿迹,对此,考古学者们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及考古发掘的实证已成公论。长沙窑瓷器上多有绘画和书法,这无疑是唐及五代时期书画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较硬的笔绘制和书写在瓷泥上,经高温烧制而成。  相似文献   

16.
王志军 《收藏》2013,(15):94-98
绞胎瓷器让我心仪已久,更多的原因是朋友在1992年时花了100元钱在北京后海小花园花鸟鱼虫市场买了一件青花缠枝莲纹盘和一个陶罐。洗干净让我欣赏时,我发现以60元买的青花缠枝莲纹盘是当年景德镇烧制的仿宣德青花瓷器;花40元买的陶罐身上的纹饰似瘿子木般行云流水,通体施透明釉,积釉处闪黄绿色。找出《中国陶瓷史》逐章比对器型,发现是唐代晚期烧制的绞胎瓷罐。如此的收藏机遇令人神往,为此我还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1,(5):119
兔年《收藏》最给力活动自2011年第1期《收藏》杂志报道2010年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当代十大名窑"颁奖典礼后,杂志社接到很多读者电话询问有关十大名窑的情况和作品价格等问题。为了让喜欢收藏瓷器的读者有机会亲密接触当代十大名窑创新设计理念、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我社将组团赴各名窑参观访问,并安排参观一些陶瓷博物馆和名胜景点。欢迎广大读者、收藏爱好者报名参加!各站活动日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金成 《收藏》2006,(3):48-50
历来元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倾倒,这主要取决于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开创了以钻、铜着色剂为釉下彩绘瓷器的先河。但是,我们在喜好元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同时,要以平常心态去正确认知它,否则会“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1,(10)
清乾隆洋彩瑞芝洋花蝉纹樽是在故宫内烧制而成的珐琅彩瓷器。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为釉上彩之冠,产量极少,仅见于清代康、雍、乾三朝,至今存世瓷器不过三四百件。它是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成功创举,有彩瓷皇后之美称。珐琅彩瓷从创烧到衰落全部由皇家垄断,从不外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3,(15):9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之首,北宋时期钦定为宫廷御用瓷。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中国陶瓷·汝窑瓷器》包括北宋弦纹三足樽、北宋三足洗、北宋碗和北宋盘,是首次荣登中国邮票的陶瓷传世之宝。《汝瓷珍宝》中的每一件瓷器均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参照故宫馆藏原样实物,以原料配方、成型、上釉及烧制工艺精制而成,还原了汝宫窑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