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集电视纪录片《水问》是纪录片转向现实题材的新探索。社会价值使一部纪录片具有影响力,而《水问》艺术价值的大小则决定它的感染力的强弱。《水问》的出现实际是现实题材纪录片社会价值取向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综观元代散曲作品,叹世隐逸和纵情声色这两类题材显得较为突出,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从客观上讲,是散曲作家的创作受元代特有的文化教育制度及选仕制度的影响;从主观上讲,则反映了他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心路历程,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旧价值观的摒弃及对人生,社会的重新思考,正是这两类作品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4.
历史题材纪录片具有和现实题材纪录片不同的影像表意方式。画面色调除常态的彩色外,常用暖黄色、黑白色调,特殊色调的背后有特殊的情绪和意念表达;内容偏于静态,但利用各种方式追求画面的动态;表现蒙太奇的运用重于再现蒙太奇,总体节奏较为舒缓。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杨静龙推出了涉农题材的系列小说。这些作品直逼当下农民工进城的社会现实,以沉静不惊、诗意潺潺的笔触,描摹了这个群体单调苦涩、奋斗挣扎的底层生活。作品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水墨画卷,处处深刻地表达了作家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对社会现实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能够体现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段话明示我们数学学习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或脱离生活,抽象空洞;或热衷生活。失之偏颇。即便是生活化。也尚存在分歧:生活化是突出问题解决还是突出数学知识的掌握?是选取熟悉的生活背景还是走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还是体验、思考?笔者在实践中面对这些问题。对如何选择生活题材.体现数学价值作如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詹琪 《文教资料》2016,(4):64-65,90
近年来韩国由社会事件改编而成的现实题材类影片不仅受到本国观众的喜欢,更使这类影片在输出国际后收获不俗的表现,本文就两部由真实社会事件改变的影片探讨其在剧本选择、叙事策略及视听语言方面的独到之处。韩国电影在对社会事件的敏锐触觉及其对推动社会改造方面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的本性是纪录片研究和制作中始终争论不休的一个命题,而写实主义的手法一直被认为是纪录片制造真实效应的不二法门。纵观纪录片发展的历史,随着纪录片研究和制作的发展、深入、多元,反写实手法纪录片的出现,纪录片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更多的不是去强调客观、中性,而是强调纪录片对于现实世界的诠释。诠释以及诠释的模式是纪录片本体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板块,在IP改编方面商业成绩突出。但网络小说类型化、娱乐化所带来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网络小说在市场的火爆并没有带来审美的更新与内容价值的更迭。网络小说日益感官娱乐化,缺乏现实观照,其价值引领引人担忧。基于种种弊端,网络小说近年来在多种机制的作用下呈现出一种“现实化”的转向。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兴起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主要体现在政策的扶持和导向、以现实应对幻想机制的自觉转变、读者和市场呼唤现实题材等。但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在积极追求质量和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应警惕精英化的写作趋向。  相似文献   

10.
林双梅  林盈  廖妍敏  游晟 《海外英语》2023,(22):203-205+208
本文将中西医疗题材纪录片置于叙事学的研究视野中,选取《中国医生》《纽约医生日记》(第一季)为例,通过厘清二者在叙事题材、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及叙事空间四个层面的叙事异同,梳理中西医疗题材纪录片各自的叙事启示。研究发现中西方均善于运用平行叙事结构,通过病房、手术室和会议室等常见空间场景建构多元立体的医生形象。不同的是,中国在叙事题材上侧重歌颂人间温情,西方则倾向赞誉职业理念。  相似文献   

11.
自1927年起,85年来,我国的文献纪录片创作经历了从国家民族史到社会个人史,从单一主题到多元主题的发展历程。建国前至改革开放前期,中国文献纪录片创作侧重于对革命斗争史、政治发展史的关注,以形象化政论为主。进入2000年以后,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成为文献纪录片创作的主要题材,并体现出"解密历史真相、寻找文化归属、制造影视奇观、创造商业价值"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伴随社会文化环境的不断流变,纪录片的文化记录作用逐渐凸显,其功能特质不断形塑着纪录片在当下的创新表达。以近年来的匠人题材纪录片为对象,考察其在文化记录功能层面的创新探索及其影响,试图为纪实影像在新时期的文化传播进路提供一定的启发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题材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呈现出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元,不同类型的创作题材彼此互渗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彰显了当代文学具有的认知价值、教育价值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大家子》是由周羽导演,大连电视台2007年出品的一部反映我国东北农村一个传统大家庭故事的电视纪录片。导演在描绘了一幅北方传统生活场景的同时,试图通过一系列矛盾的发生,提醒人们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对此,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此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5.
真实再现与历史纪录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再现是影视创作中一种新的虚构手法,较多地运用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创作中。真实再现可以弥补影像资料的不足,连接历史的断点,使叙述更加流畅、生动,还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空感,为尘封的历史、逝去的人物注入新鲜的血液,并表达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与情感。真实再现的基本前提是要有证据,它并不隐瞒“再现”行为本身,且具有白描化、虚拟化的特征。真实再现不仅是视听语言的探索,也是对历史的一种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以来,红旗渠以其巨大的精神价值产生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文学创作活动始终伴随着红旗渠的建设过程,创作实践亦在随后的岁月里愈加丰富,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深入认识并持续挖掘红旗渠题材的文学价值,把握这一题材创作的变化规律,可以丰富人们对红旗渠精神的认识,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繁荣该领域的文学创作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为出发点,反映人的生存环境、民俗风情、人文风貌等。人文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成为纪录片的主导。高校应借力纪录片,大力提升大学师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19.
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从诞生伊始,就以中国农民的当代生活为背景,深切反映当代农民的思想感情和农村的社会情状。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对农村以及农民的关注,带动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进入新世纪,《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等电视剧的播出,促使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电视剧反映新时期农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今天,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必然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度的重视。在这个大环境下,由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这个时代环境下拍摄的少数民族的纪录片对于今后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埋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中国的经济市场环境迎来了巨大发展进步,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加重视,同时,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的拍摄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时期。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看,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是各少数民族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对待自然的特定伦理观念及生活方式。本文将针对该题材具体的发展历程做出仔细的研究分析,结合少数民族伦理思想在电影中的展现,并且探究其发展过程中记录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变化过程,深入研究少数民族纪录片的发展特点。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下,结合前人有效的研究成果,提出纪录片将来大致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特点和拍摄性质,寻求适合大众的传播途径,拍摄出优质的作品。本文接下来将会对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展开细致理论性研究分析,并且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意见,对于今后该题材的拍摄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