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文化的栽体。文章收录了洞口话中的167个亲属称谓词语。通过这些亲属称谓词语来透视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洞口居民的来源、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传统礼俗、社会心理以厦共同语对洞口方言的渗透。这对于认识洞口方言和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的语言反映,它以简单的词语形式反映出了复杂的亲属制度,考查亲属称谓具有语言学和文化学双重意义.通过对潮州方言内部的亲属称谓调查,从宗亲、外亲、姻亲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并总结出潮州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体现一个地区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女性亲属称谓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与男性亲属称谓词相异的特点,同时有着普通话所缺乏的语言现象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对武汉市新洲区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整理并进行研究,从结构、语用特征这两点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展示其颇具特色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新洲方言中女性亲属称谓词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4.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一地语言中亲属称谓词的使用反映着当地的文化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系统,不但可以了解该地亲属体系的构成情况,还便于考察这种方言系统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对于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方言不仅能用来考证古音,方言词汇同样保留着古代文化的遗迹,亲属称谓往往是对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映,方言中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尤其是。沾化方言的特殊亲属称谓“奶”,既保留了“奶”一词在语义发展过程中某个早期阶段的状况,又是古代社会伙婚制婚姻形式在语言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6.
李萍 《现代语文》2008,(3):67-69
汶上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区中原官话片的西鲁小片.通过调查发现,汶上方言亲属称谓既有语音方面的特点,又有内部地域和新老派的差异,还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表现.本文从语音、词汇、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汶上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汶上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王倩蕾 《文教资料》2013,(35):166-168
本文对扬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词语按照长辈、平辈、晚辈的分类方式进行了描写,分析了扬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词语新派与老派差异,利用内部屈折、重叠等方式区别意义,受到从他称谓的影响,面称与背称不平衡且有亲属称谓泛化趋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亲属称谓词属于词汇系统的基础部分,产生时间早、使用频率高、较为稳固。在与汉语长期接触中,彝语亲属称谓系统受汉语亲属称谓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异和转用;同时,受彝语亲属称谓影响,峨山汉语方言亲属称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同于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的特点。彝、汉亲属称谓的互动,既体现了语言的相互影响,也体现出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9.
钟良萍 《文教资料》2014,(31):128-130
亲属称谓词是当地语言和风俗文化的外化符号。本文运用描写和解释的方法,全面探讨了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文化内涵。亲属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典范,它反映在亲属制度中并通过亲属称谓词记录下来。含山方言和共同语一样都有着十分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本文拟列举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较之普通话的差异处,并分析它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亲属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善溪窑方言中的亲属称谓除了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的框架结构具有相似性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功能系统语法观念出发,通过田野调查、准确描写、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影响下善溪窑方言称谓词的变化现象及原因并介绍善溪窑的地理位置和方言概况,对国内方言称谓词的研究现状和方言称谓词演变原因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总结。对调查获得的善溪窑亲属称谓词进行描述、分类、整理。最后,对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高颖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A01):43-45
云南省已将旅游业列为全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云南民族地区应籍此契机,加快民族文化开发,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大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省加快经济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量词是汉语语法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个体量词又是汉语量词系统的重要成分。文章主要通过对洞口方言和普通话中的个体量词进行统计和对比后,得出洞口方言中特有的个体量词,并对洞口方言中特有的个体量词加以描述,也对它们在形式、表达及使用上的特点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当代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湖南洞口县方言分为两系。鲍厚星、颜森认为洞口县大部分地区属赣语洞绥片,而洞口县的黄桥镇和金田、杨林两乡划归为湘语娄邵片。文章对洞口城关镇话为代表的赣语特征进行了大致描写。  相似文献   

14.
湖南洞口■溪瑶族民居融合了当地的民俗和自然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艺术特色,并具备其独特的艺术性。文章从造型结构、材质、民俗文化等三个方面并结合当地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简要阐明了其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蔡锷出生地的两种主要说法 ,进而通过比较分析 ,认为“蔡锷出生邵阳说”较牵强附会 ,而“出生洞口说”则证据较充分。笔者认为 ,蔡锷出生地应在今洞口县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 ,而不是在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  相似文献   

16.
石阡木偶戏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它于2006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当下文化全球化语境中,其生存空间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石阡木偶戏的文化生态及其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其现状成因进行分析,从而为石阡木偶戏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一种多元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音乐的社会属性。指出音乐是社会的产物,反映社会的兴衰治乱;音乐家是社会的一员,其思想情感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音乐与社会是互动的,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与另一方的变化相互关联着。举例分析了社会条件为音乐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制约着音乐的发展。认为过分强调音乐的工具性,会背离音乐艺术的本质,陷入文化教条。  相似文献   

18.
简要描写了洞口高沙话的声韵调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该方言的部分口语词的本字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当代邵阳文学创作非常活跃,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与群体性态势。隆回的诗歌清丽、灵秀,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邵阳县的散文和散文诗理性、深沉,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绥宁的儿童文学优美、忧郁,具有古典情怀;武冈、洞口的小说深刻、大气,构成了当代邵阳文学的主体性标志。  相似文献   

20.
社会服务业经营范围广泛,涉及行业多种多样;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新兴服务不断涌现,发展潜力巨大.结合上海证券交易所18家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2009年度的统计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社会服务业上司公司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与实证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