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的手头,有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1998年抗洪期间,3位军事记与3个灾区失学儿童的合影。虽然好几年过去了,照片也有点发黄,但照片中他们的笑容依然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相似文献   

2.
关于长江九江张南水道,在枯水期首次出现的断航情况,到目前为止,许多媒体都相继作了及时、深入的报道,但江西卫视却是最先详细、连续发此消息的电视台,作为参与采访的记者之一,我把自己参与采访的经历写出来告诉读者。一、紧急赶赴九江2月26日下午,江西卫视新闻部《正午时刻》栏目记者获得九江长江航运受阻,两万旅客受阻九江的新闻线索,栏目制片人黄剑在与九江港务局取得联系,得到证实后,立即决定派出由我和肖淑琴两位记者、摄像曾敏三人组成采访小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九江,并要求我们每天中午11:00之前发回一条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3.
在去年的抗洪抢险战斗中,我有幸在江西、湖北、湖南抗洪一线,参加了抗洪战斗,为我的摄影创作带来了良机,使我深受锻炼和鼓舞。入夏以来,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相继发生特大洪水。8月7日,汹涌的长江水冲破了江西九江防洪大堤,在危急关头,中央军委急调我所在部队堵口技术分队于8月8日赶赴九江,投入封堵决口的战斗。因登机人员有限,我奉命留在家中待命。虽然人在家中,但汹涌的洪水时时刻刻都牵动着我的心,战士们在前线拼命奋战,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理应设法宣扬他们的英雄壮举,否则就是失职。于是我主动请缨,获准后于8…  相似文献   

4.
1998年,一场特大洪水侵袭中国,九江封堵决口之战让世人难忘。十二年后的2010年,长江、鄱阳湖再起狂澜.九江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从六月下旬开始。长江九江段、鄱阳湖水位持续在高位徘徊,长时间超警戒水位,九江这个众水汇聚之地,成为了全省防汛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深入贫困山区,拍摄上千篇穷孩子想上学的照片,但最使人心动的是一位小女孩那渴望上学的希望目光。 1998年湖北发生特大洪水,几百名摄影记者在抢险一线拍摄了上万幅照片,但武汉晚报邱焰拍摄的“母女之情”成为最具感人的照片之一。 两幅照片都是重大题材,两幅照片视点却又那么小,两幅照片有众多记者拍过,给人留下记忆的也就是这几张,“我要上学”的照片引发了千万人的同情带来了“希望工程”,“母女之情”唤起了万众一心战胜百年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张我珍藏多年的照片,作为摄影者的我当时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照片记录了1986年10月3日上午,京昆大师俞振飞、李蔷华夫妇携手下弟子,应邀去卓琳同志家作客时,主客相谈正欢的温馨场面。  相似文献   

7.
万象 《中国记者》2020,(1):124-125
记者中的“老黄牛”通过“中国全球图片总汇”查询发现,在宋振平25年的摄影记者生涯中,署名“新华社记者宋振平”的新闻摄影作品多达377页、11291张(这还只是对内通稿的数量)。2019年10月3日,“江西万载:古城装饰-新迎国庆”-新华社播发了他的最后一张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时期,是指1945年9月14日张家口至1946年10月11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构战略撤出张家口的时期。2021年8月,笔者参观延安南泥湾纪念馆时,一张照片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张照片标注为“延安县南区运输队由张家口返延摄影留念1946.1.18”。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图片中,一张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刘翔在前面飞跑.记者们在后面追,前奥运跨栏粒军将他们轻松甩开,身后的记者仓皇而无奈。这幅照片,成为当天很多报纸的头版图片或者重点图片。然而,另一幅照片虽也来自一位红人,却容易被人忽视,就是犀利哥面对记者追问失控流泪的照片——照片上没有其他人。  相似文献   

10.
动态简讯     
九江县举办黄远生著作资料展览为纪念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诞辰120周年、逝世90周年和恭祝黄远生墓迁修竣工,在2005年11月8日记者节之际,江西九江地方文献收藏者胡荣彬在九江县政协举办黄远生著作资料展览暨座谈会。黄远生(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九江县人,民国初年任北京、上海各大报刊记者、通讯员,所写大量通讯、政论、文艺、杂著风靡全国,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被暗杀,年仅31岁。其《远生遗著》多次再版,《辞海》载其小传。这次展出了黄远生的著作、照片、墨迹、遗址图和纪念、研究、宣传黄远生的文集、文章、诗词、图…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图片中,一张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刘翔在前面飞跑,记者们在后面追,前奥运跨栏冠军将他们轻松甩开,身后的记者仓皇而无奈.这幅照片,成为当天很多报纸的头版图片或者重点图片.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月18日至20日,全国多家媒体的版面上分别出现了文字说明、署名完全相同,而画面却有很大差异的三张新华社传真照片,其内容为:某地一对黑天鹅孵化11只幼鸟。 这三张照片其实源于同一张记者来稿照片,它的编辑和发稿过程则是刚刚改革过的新华社摄影部中国新闻编辑室所做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2月18日至1998年12月24日,我市档案行政部门依据《档案法》、 《山东省档案条例》和《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我市环保局在职职工王某长期非法占有市档案馆历史照片底片档案的事件进行立案查处,依法收回国有底片档案86张、照片75张.维护了档案法制的严肃性和国有档案资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14.
重视发挥特约记者的作用文汇报于一九八○年一月起在全国各地聘请特约记者,至今已有五年多时间。特约记者是一支办好报纸的重要力量。文汇报除本报记者(包括派驻外地和国外记者)外,还有就是各地的特约记者。他们为办好报纸出了力。这几年,各地特约记者发来了不少较好的新闻报道,每年有一千多篇,刊用六百多篇。专电、专讯、专访、各地掠影成了报纸一大特色。特约记者的新闻稿件,有些反映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动态。一九八四年四月,胡耀邦同志考察河南、湖北时,阐述了全党两项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次伦理道德和职业责任的考验。在洪水中,当群众有生命危险时,新闻记者是选择救人还是选择拍照?今年7月,记者亲身经受了这样一次考验———今年的抗洪救灾报道中,我抓拍了数百张珍贵的镜头。然而,前不久,面对汹涌的洪水中县委书记救人这一生动感人的镜头,在三家媒体记者同时采访时,我却主动放弃了拍摄。事后我无怨无悔。因为那一刻,一种超乎职业之上的精神力量让我别无选择———为了救人,也为了另外两家媒体的同行能拍好这个镜头。今年7月,澧水暴涨,超过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0.7米。由于外洪内渍,临澧县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7月10日上…  相似文献   

16.
5月8日9时17分,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奥运圣火成功在世界之巅展示。9时20分32秒,新华社在全球首发了特约记者扎西次仁从峰顶拍摄的奥运圣火点燃的照片。此后,20多张峰顶照片陆续发出。中国媒体第一次从8000米以上的高峰实时成功发出照片,这创造了中国新闻摄影史的新纪录。培训登顶队员当摄影师3·14事件使整个奥运火炬珠峰传  相似文献   

17.
被喻为“官方摄影队”无数总统、元首和主席的名字,密密麻麻地堆积在这本硬面抄上,记载在他们用碳素墨水划出的表格里。纸页已经发黄,边角甚至泛出焦黑色,就在新华社上海分社新闻摄影采访部这本最普通不过的黑皮硬面抄上,留下了他们从1972年以来为访问上海的所有外国政要拍照的记录。时间:1972年。6月23日,朝鲜劳动党联络部(照片14张),菲律宾工人农民代表团(照片53张);6月5日,英国外交团(照片40张);6月19日,基辛格过境三刻钟;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两党领袖19人……更多的故事没有文字记录,而是定格在他们的照片中、记忆里。新华社上海分社摄影…  相似文献   

18.
2010年6月21日,傍晚6点30分,50年一遇的洪水,终于像一头脱缰的猛兽,撕开了设计能力抗20年一遇洪水的唱凯堤。但遗憾的是,调查表明这座抗20年一遇洪水的大堤事实上多处不达标。决口后,堤内4个乡镇十余万人受灾,稻田一片汪洋,乡村成为泽国。这让国人不由得联想到了12年前的九江大堤决口,同样是在江西,同样是在决堤后表明质量多处不达标。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撑伞来到唱凯溃堤南岸现场,了解灾情,并为抢险救灾人员鼓劲  相似文献   

19.
陈俊岚 《兰台世界》2023,(S1):191-192
<正>2017年,南昌市依托牛行车站旧址建成的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对外开放,通过图文资料和实物的展示,再现了江西铁路发展的历程和中国革命的斗争史。在“南浔铁路百年沧桑”展区,有一张《江西省南浔铁路示意图(1916年)》,展示了百年前南浔铁路线路及站台情况。在这张图的右侧,还有一张小了近一半的照片。展览的负责人对这张照片进行了解读:“有些展品的原件远在海外,比如1906年英国工程师罗德玛勘测设计的南浔铁路规划图的照片原件就在哈佛大学,我们几经周折,才获得了这张复制图。”笔者联系了当年该展览项目的负责人,对他的解读提出了指正。  相似文献   

20.
8月4日凌晨,九江江新洲溃堤,四万余人、五万余亩棉田受淹;8月7日下午,九江市城防大堤4-5号闸口堤段,被洪水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亲临九江:五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集结九江;120多家中外新闻单位400多名记者云集九江;数亿元抗洪救灾款物运抵九江……陡然间,九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反应敏捷主动出击。入汛以来,洪魔肆虐,长江大堤险象环生。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就有紧张忙碌的新闻记者。广播记者作为新闻队伍中的一支轻骑兵,以其轻巧的装备,干炼的素质、迅速的反应、敏捷的身手,在这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