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导演。一个好教师,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科学地组织课堂,处理好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新课导入”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课堂结尾”却为不少人所忽视。其实“结尾”与“导人”一样,对于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精彩收场”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指教师依据课堂教学计划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以完成课堂学习的步骤。在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然而,课堂结尾却很少引起教师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用一两句话小结作为课堂结尾。  相似文献   

3.
一堂好课就如同一场音乐会,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一个余音绕梁的“尾声”。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课堂结尾,出现结尾设计简单、教学随意性大的现象。其实,课堂教学的结尾容不得半点忽视,因为一个好结尾,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新课程的理念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教师会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一个环节,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临近下课时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疲于奔命,往往就省略了课堂结尾这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课堂结尾的意义、课堂结尾的原则以及课堂结尾的艺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引起教师对课堂结尾的重视,从而增进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一堂政治课,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这也是对高效课堂的一个最基本的诠释。对课的开头,教师都能精心设计,但对课的结尾,往往会被一些教师所忽视。我校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完整、更高效,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提出一定要利用好课堂结尾的三分钟,对课堂进行总结提升。精心设计一个有余味的结尾,不仅能起巩固复习的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导入引人入胜,结尾更要精彩动人。一堂课的好结尾,就像名剧的落幕、名著的结尾一样,是一种艺术和创造。教学中成功的结束对课堂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功效,使整个课堂新颖和谐、扎实高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并不重视课堂结尾。作为教师应该如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堂结尾,产生出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一节课有了开头就要有结尾,才算是一堂完整的课。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多数教师只是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更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把握好教学时间,出现了“前松后紧”就没有了课堂小结。长期下去,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后抓不住重点、难点及关键。那么,课堂结尾时我们教师又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结合笔者的学习,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张广学 《考试周刊》2010,(4):176-177
精心设计每节化学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的重要环节.教师把握好化学课堂头、腹、尾的教学艺术,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艺术性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愉快的学习境界。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的艺术可以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轻松有效地学习。美妙的结尾不仅可以让人回味无穷.而且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和拓宽延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课堂结尾不知何时变得模式化,千篇一律的“谈收获”结尾让学生对此索然无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导人的独具匠心、精彩纷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课堂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一节好课好比一场精彩的交响乐,不仅要有引人人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一个余味无穷的“尾声”。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这个“收口”“点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结尾。那么,怎样点好课堂结尾“龙凤之睛”呢?笔者结合全国第四届思想品德优质课例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低学段语文课堂结尾巧“点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们常常为设计一个标新立异、引“生”入境的“课堂开场白”而绞尽脑汁,更为设计一个结构严谨、引人入胜的教学过程而反复推敲。笔者认为,课堂结尾更为重要。因为一次完美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个“用心”的结尾,这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结构至关重要,对于低学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精心于课堂结尾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安化梅 《现代教育》2014,(6):108-108
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终端,是师生在一堂课中情感共鸣的最后一个音符。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但要精心设计导语,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更要重视短短几分钟的结尾,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巧妙的结尾可以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虽然仅占几分钟,甚至是几句话,但良好的收尾就像曲终时流下袅袅不尽的余音,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给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有趣、发人深思的结尾。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往往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了课堂教学的导入,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结尾。但须知,课堂的结尾是整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结尾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结尾部分常常草草收场,或者是象征性地提出一个问题,如“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等,或者是机械性地布置一下作业,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我们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学生的探究与合作,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开放的课堂为以上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舞台。但也只有"放"与"收"的有机统一的课堂,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让人回味无穷。课堂结尾的优化可使课堂的“收口”和“点睛”更加精彩。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结尾部分常常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结尾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使课堂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漂亮的开头,更要有绚丽的结尾。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堂开头导入的处理,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反而不是那么重视。《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堂结尾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结尾才能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提纲挈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很重视课前的导入及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学生课堂语文知识的习得多少、课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两个环节的设计。然而,就像写文章一样,有了“龙头”与“猪肚”,并不意味着是一篇好文章,还必须有“凤尾”。同理,语文课堂也需要一个“凤尾”。然而综观当下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堂结尾往往草草了事。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了总结归纳、横向移情、启发发散、启迪拓深、游戏表演五种结尾方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把这五种课堂的结尾方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几年的课堂调研,发现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课堂知识传授的设计,而很少重视课堂结尾的教学设计,从而出现课堂结尾设计简单、教学随意性大的现象,实际上课堂结尾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篇论文笔者以中职类《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为例,总结了几种常用的课堂结尾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朱燕红 《广西教育》2014,(29):77-78
正结尾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精心设计历史课堂的结尾,能产生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课堂艺术效果。在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设计历史课堂的结尾。一、结构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将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扼要梳理,构建知识网络。而结构板书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能帮助学生删繁就简,加深  相似文献   

20.
海洋文化所承栽的有效课堂本质特点:容纳开放、质疑探究、自主合作:海洋文化所承栽的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把握“三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课程)性质”。一个基本立足点:“生成课堂文化”:海洋文化所承载的教育课堂实施模式定位为四个基本环节:感知——寻求——探究——延伸。海洋文化课堂的终极目标: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