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下的诗词教学倡导的是一种陶冶式的阅读,不同于实用性、功利性阅读。它是体验性阅读——要求学生多诵读、多吟咏、多品味,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它是开放性阅读——提倡多元解读,允许多种理解;它更是建构性阅读——要求学生既要建构文本世界,又要建构自我世界,建构自己的人格和情操、素养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出台之后,古代诗歌成了多元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入高中教材的古代诗歌是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明的精粹。强化古代诗歌教学。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意义。可如何进行古代诗歌教学,仁见仁智见智。笔认为,诗评应当成为高中诗歌教学的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古诗,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中一颗颗璀璨明珠。古代诗歌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堪称我国文明史河的积淀,汉民族语言的结晶。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他们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文学授课过程中的学生厌学心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程目标出发,提出将体验性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经典文本的领悟能力。该"体验性"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是对作家个体存在与思想状况的体验、及作家生存语境的还原;其二是对作家作品的文本鉴赏,通过现场阅读和讲解唤起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文学审美感受;其三是对作为读者的学生的思想和阅读状况的体验性把握。  相似文献   

5.
熊洁 《现代语文》2014,(3):144-145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阅读是感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起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感悟,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将作品和读者个体相融合,把文之神韵与读者的心神维系在一起,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在此阅读期待视野的关照下,学生的阅读行为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和想像等对语言艺术(文本)以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情感的亲历、感受和领悟。在和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并使之逐渐相融合,这种融合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投入和亲自感悟,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新课标”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理解。正是这种独特性蕴含了创新意识,学生也正是在自主参与阅读实践中,不断享受成功的体验,感受创造过程中的无限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定位,研究教学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促发学生终身学习,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浸入式文本阅读体验”,凸显学生在英语文本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从文本与自我、文本与文本、文本与世界三个维度联结文本,与文本主动建构三层浸入(语言浸入、文化浸入、思维浸入),在深度学习文本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古代诗歌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在审美鉴赏时无法立足文本、细读文本,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没能体现诗歌鉴赏的文体特点。许多教师对古代诗歌的教学无从入手,学生无法真正地参与到古代诗歌的鉴赏中来,没有对古典诗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古代诗歌鉴赏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教师心里没底。而学生阅读鉴赏古代诗歌也没有策略和方法,出现“乱读”和“粗读”,甚至脱离文本猜测诗歌内容的现象。笔者参加过多年高考的评卷,发现诗歌鉴赏这道题,学生失分现象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9.
韦明 《上海教育》2008,(3):85-85
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个人情绪、知识上参与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拥有教师无法预知的未来。课堂教学要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不断创新,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体验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在互动中体验,在情境中体验。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新型关系的建构,强调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正>古代诗歌时代悠远亦深藏文化,语言凝练又通常留白,情感含蓄且复杂多元,诸多因素阻碍了学生的深度阅读理解,致使其诗歌鉴赏流于肤浅甚至偏执。因此,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师生需要跨越文化陌生、语言障碍、情感蕴藉等鸿沟来完成从诗歌文本内容的解构到学生思想认识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引入支架式教学法,即教师创设活动情境,适时地搭建多种学习支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并促使其思维向更高层阶发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后的直觉或顿悟,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世界参与意义建构的结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珍视学生不同而“独特”的阅读体验,通过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使不同的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不同建构。  相似文献   

13.
诗歌以其深沉的意境美、凝练的语言美,常常能够促使读者陶醉其中。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是学生必备的语文素质。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让学生学会阅读和感悟诗歌,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项融合了语言、心理和文化的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去探究,理解,发现对这个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悟与思考,并在自己的话语体系内建构起对文本乃至世界的认识与体验。探究性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必然。初中语文在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的立意不能只停滞在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浅层次,而是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及作者产生共鸣,完成多维的心灵对话和生命体验。感受文本浓郁的文学氛围,使学生受到人文情怀的感染与人生哲理的熏陶,在阅读认识世界,感悟生活,健全人格,陶冶性灵。一、涵泳品味进入情境诵读是感知文本、走进文本的有效方式。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囊括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其中的诗歌、散文名篇,很适合学生诵读。让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阅读是阅读主体透过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以此探究、理解、发现其对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悟与思考,并在自己话语体系内建构起对文本乃至世界的认识与体验。探究性阅读最大优势是培养学生质疑及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杰 《陕西教育》2011,(4):24-24
文本阅读.是学生主体接受信息、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的主要学习行为。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在对话中深入文本.在实践中活用文本,从文本中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8.
阅读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与文本的一种交流。对学生来说,文本是一个多层面、未定性、未完成的开放结构,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需要学生在不断深入的阅读实践中,主动建构意义,体味挚爱、忠诚、勇敢、正直等永恒的传统人文内涵,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从而促进其人格的完善、情感的陶冶、思维的发展。而学生在借助语言体验、领悟与建构文本所承载的丰厚人文内涵的过程中,也赋予了文本无穷的意义,体现了文本的价值。但是,“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阅历,都…  相似文献   

19.
苏玉梅 《新疆教育》2011,(12):39-40
[摘要]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他们具有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于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鉴赏古诗词是有方法可寻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和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在教授古代诗歌时采用“一助一”比较阅读法,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既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又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培养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