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是经常发生的,运动损伤不仅给运动员身体和心理带来痛苦,也给运动训练带来损失。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和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协调和平衡肌肉收缩能力较差,易产生错误动作和运动损伤,了解田径运动损伤产生原因,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办法,对保证系统训练,提高训练质量,促进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预防运动创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海 《体育师友》2004,(1):59-60
一、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分析 根据资料的调查结果表明,准备活动不合理、身体状态不佳、身体素质差、组织和保护不当、技术问题、场地因素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准备运动不合理占总受伤人数的18.58%,技术问题占17.77%,身体状态不佳占11.21%,身体素质差占6.78%。组织和保护占9.26%,场地因素占15.49%。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18支大学生田径运动队共计342人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及病因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损伤主要为踝关节扭伤,股后肌群拉伤,膑骨劳损,腰背肌损伤等。发生的主要原因:训练组织不合理,身体机能欠佳,训练水平不够,心理状态不良等。建议运动损伤应从运动训练、组织管理、心理教育等角度进行防治并举,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祁桂花 《青海体育科技》2006,38(2):60-60,55
自从事体育运动训练以来,我发现周围有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出现过运动损伤,据统计在十名运动员中曾经因运动而受伤的就有八名,这使我们教练应该加以重视,我想就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这个问题与同行们做个初步探讨。运动损伤,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呢?原因很多,可分为直接原因和诱因,其中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点,不良气象的影响九种,诱因有: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局部解剖的生理特点两种,我们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损伤等等,运动损伤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不做准备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进入紧张的比赛,训练,由于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都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因而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由于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尤其是初学者和少年儿童,神经活动的兴奋抑制过程不均衡,分化抑制的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错误动作而造成组织损伤。因此,运动损失的预防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和现场急救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原则1.1 发生原因身体的解剖弱点和运动技术上的某些特殊要求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前提条件 ,而发生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有 :(1 )缺乏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2 )身体训练水平较低。身体素质较差不仅影响运动成绩 ,而且常常是致伤的重要原因。(3)教学、训练或比赛组织不当。如缺乏医务监督 ,没有很好地遵守训练原则 ,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 ,竞赛的组织安排不当 ,场地、器材、服装等不符合卫生要求。(4)身体状态较差。如疲劳、损伤、精神紧张等。(5)不良的气候因素或突变的环境因素。如雨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  相似文献   

6.
舞龙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对舞龙运动员常见的损伤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查阅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发现舞龙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为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肌肉、骨头挫伤、肌肉劳损、骨膜炎、骨脱臼等.而引发这些损伤的原因包括专项训练技术因素、运动员身体因素、运动员心理因素、训练安排因素等.并提出提高专项技术训练水平、加强训练医务监督、重视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等措施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途径,为舞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预防运动损伤新视角①——身体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田联《运动医学实践手册》一书 中指出:“就预防运动损伤而言, 其最高境界是在训练过程中不发生损 伤,其次是不发生再损伤”。为了有效预 防运动损伤,在上期《田径运动损伤的 原因、特点及预防》一文中。我们讨论了 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及预防运动 损伤的一般原则。 今天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全新的角度,一个广大教练员最熟悉的角度,来探讨预防运动损伤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身体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身体素质的问题。 我们知道竞技运动是残酷的,每一块金牌都是教练员、运动员汗水的结晶,每一项新…  相似文献   

8.
田径跳跃运动员支撑运动器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临床调查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发现跳跃运动员支撑器官的损伤主要以膝关节、腰部、足部为主 ;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有肌肉软组织和关节损伤两大类 ;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和比赛安排不合理、场地器材不合格、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9.
大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走访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142名大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肩、踝、膝、肘关节;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出现的机率最高,其次为运动竞赛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身体局部运动量过大,场地器材不良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要重视准备活动的质量,强化基本技术练习,注意恢复训练,改善场地器材设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卫民 《中华武术》2004,(11):51-51
力量素质是一切运动素质的基础,在少儿全面基础训练时期和早期专门化阶段,抓好全面力量训练,不仅能够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增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还能促进骨骼肌的健康发育,矫正少儿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帮助儿童减轻过重的体重。因此,在当今始训年龄提前、优秀运动员成材期缩短、运动训练高度专项化、身体素质早期专门化的发展趋势下,少儿时期的力量训练在国外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人认为少儿力量训练应遵守七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颂平 《体育科学》2012,32(5):3-11,33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训练大周期作为形成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分析了近年来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出现某些不同的看法;同时分析了全年多周期方案的特点,阐述了现代阶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同辉 《精武》2012,(30):14-14,16
骨骼肌钝挫伤及是时性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恢复过程不当或恢复不完全、反复受伤会严重影响骨骼肌的生理功能。造成人体运动能力的下降,甚至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因此研究极低频磁场对运动损伤恢复过程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有可能为运动恢复方法的创新开辟新的道路,对极低频磁场的对人体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浅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好的选材是竞技体育成功的一半.当今体坛竞技比拼不仅是运动训练水平的较量,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训练方法已很难保密,但是运动员自生天赋才能和条件是无法获取的.通过运动员的选材层次、初级选材、选材原则与选材方法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注意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动因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训练的主要动因由最初的自己感兴趣,教练选拔和体质弱变为成为优秀运动员、兴趣爱好和为国争光,这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他们的训练年限和教练的训练指导密不可分。在目前的竞技训练体制下,将有运动特长、需要和爱好体育的青少年儿童吸引入这个体制中,是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源源不断,并同时提高体育后备人才成才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选拔参加残奥会国家队冬训及部分春训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并就优秀残疾投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主要动机进行了分析。结论是:1.我国优秀残疾投掷运动员坚持多年运动训练的因素既有对项目的热爱、对自尊和社会尊重的要求,同时也受生活压力因素的影响。2.男女运动员均表现出强身健体的训练动机。3.男运动员更看重运动训练的内部回报,女运动员则看重训练的外部奖励。4.男运动员注意运动训练的长远回报,女运动员看重运动训练带来的眼前利益。5.男运动员渴望通过训练及成绩得到社会认可,女运动员则更看重自我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现状及相对落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自1885年网球运动传入中国以来,特别是1973年以后,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实行新的排名法之后,我国网球男子排名(双打或单打)从未进入世界前一百名,和女子网球竞技水平相比形成“阴盛阳衰”。分析认为导致我国网球落后的因素有:教练员本身及其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运动员综合素质较差;体育科技实施滞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政策不够完善;历史、经济、自然条件的影响。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我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成绩。  相似文献   

18.
冰球运动是一项极为激烈的对抗性运动,两队队员相互频繁接触,难免身体受到损伤。积极预防冰球运动员的运动性损伤,以及伤后的心理训练,对促进运动性损伤的恢复和提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正确的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是预防冰球运动运动性损伤的有效措施。想象训练、念动训练是运动员伤后重要的心理训练方法,心理训练时应注意排除杂念、放松身体、较好的身体条件与环境等,只有持之以恒的心理训练才会对运动员伤后恢复与技、战术水平提高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舟运动项目的特征及探讨龙舟运动训练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竞技体育训练学为出发点,深入分析龙舟赛竞速类项目的生理供能基础、专项技术特征、不同赛段划桨的特点、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等。研究指出:龙舟运动作为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训练理论亟需完善,正确理解和认识龙舟运动项目能量供应特征、技术训练特点及体能训练特征等,有利于提升我国龙舟赛竞速类项目训练科学化水平,促进龙舟竞赛项目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鲁磊  储娜 《体育学刊》2006,13(6):121-123
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市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发现影响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有资金投入、设备条件、生源质量、运动员就业、管理体制、项目设置、竞赛体制、选材与训练、教练员水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