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写感受”这话大家经常提到,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非真知”,我们对“写感受”不一定真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再谈一下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读好文章如品醇洒、如享美味,而读有些学生的文章,分明不只是让人吃粗茶淡饭,更像足让人咽腐菜烂肉。对语文教师而言,这还不算,倒胃未完,还得用文字的形式说出味道不好在何处,原料乎?厨料乎?厨艺乎?语文老师的苦衷,此乃其一。不过为了让学生所做的这道菜味道日渐好起来,教师还需做一些努力,以下即为浅见:  相似文献   

3.
马原 《现代语文》2010,(12):149-150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作文“人”、“文”分离。面对学生作文中的沉疴,我们不应责难,而是要开启学生智慧之窗,使之渐能悟道,自会作文。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学生写,先生批”的高中作文教学法弊病诸多,亟待改革!师生互动的“程序编码”法作文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写作和欣赏水平,又大大减轻了老师的批改工作量。此法操作简单,实施起来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5.
感受恩师     
有人说,恩师不常有。人在学习、成长阶段侥幸碰到一位恩师,就是人生莫大的福份。近日读几篇记述老师的文章,间隙伏案冥想,不觉间便盈盈地感受到恩师的历历风范。1932年,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章太炎北上讲学,在北京的弟子功成名就。由于章太炎乡音极重,估计多数学生听不懂,已是名教授的钱玄同和刘半农自告奋勇做翻译,一个口译,一个用粉笔在黑板上笔录,一丝不苟,毕恭毕敬。坐在下面听讲演的学生,见自己的老师现身说法,说不出的佩服和敬重。钱玄同是当时国文系的主任,章太炎去他所在的学校讲演,钱扶上扶下,执弟子之礼甚恭。…  相似文献   

6.
聂剑平 《新读写》2011,(4):54-54
中学生平时写作文,常常感到没有素材,凭空编造又写得虚情假意。那么,能不能从真实琐碎的生活中找到好的素材,能不能借用学过的写作技法写好文章呢?唐昕窈同学的两篇文章可以给中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作文创新是一种快乐。当我们为自己的一个新鲜的句子、新鲜的比喻、新鲜的构思、新颖的题材而高兴时,实际上我们就切身地感受到了作文创新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感受温暖     
从小小作,到学创作,重要的是“感觉”,感觉外部的世界,也感觉内心的世界;敏锐地感觉一切,并准确地写出各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中文自修》2009,(12):54-56
写作离不开生活,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写作。对写作能力的检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感受、表现生活能力的检测。文章不能做到“有思想”,表达“真我”.动辄表现为假意崇高,空洞废话连篇,原因就是缺乏对源头活水“生活”的感受洞察能力,结果只能八股僵化,人云亦云。“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力求有新意”,首先强调的就是文章写作要“有思想”,然后这种思想的表达应是发自“真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小主持人:老师,这一次课的内容是什么?主讲老师:上一次,我们讲了作文就是写话。那么,一个人每天想说的话很多,是不是都可以进入作文呢?不可以。必须有选择,一定要选择那些最有意义、最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话来写。这就是选材。作文选材很重要,它决定一篇文章的成败与得失。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在浙江省数学试卷中有一道非常漂亮的选择题,因为卷面配有一幅状如"喷泉"的插图,考生们都形象地称之为"喷泉"问题.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命题者把它放在整份试卷很靠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中考作文,还是高考作文,其评分标准中都会有一个重要的点——“有创新”。语文老师都会教导我们,“创新是作文的生命”,“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众多“满分作文”也以一个个“创新点”来吸引考生的目光。“创新”其实是个内涵丰富的词语,对于写作文而言,有选材出新、立意出新、形式创新、语言出新等,最重要的是其内容上的新颖、独到。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与内容相契合的创新形式是可以的,但仅仅止步于在文章结构、形式上玩花哨,最终只能归之末流。  相似文献   

13.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一定会经历不同感受,从生活中"积累丰富而为文始饶"写作时就会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4.
沉甸甸的蜜桃挂满枝头,它浓缩了农民的汗水与辛劳,预示着喜悦与欢乐。再看看那桃枝,已不复挺直,弯了下来,不过却一点也不失美感。完美的曲线彰显着生命的饱满。这就是《诗经》中“桃之夭夭”的情景。“夭夭”指弯曲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前几期刊登的文章,我们从几个侧面谈了观察。从本期开始,我们转到写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感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现在学生失去感知美的能力的几点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提高他们审美能力的措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美的享受;利用学生的主体能力,挖掘生活中的美;教育者要转换思想,领着学生走出去;引导学生注意仪表美,并学会把关分享给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播音感受"是播音主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经语言(文字的、声音的)认知,产生并进行情感体验的心理现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播音感受"应该归属于美学范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审美感受。"播音感受"是一种感受,它具备感受的一般特点:情感性、综合性、创造性、不稳定性等。"播音感受"较一般感受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它表现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能动与被动的统一、同一与创造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试题为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情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9.
苏岱 《阅读与鉴赏》2006,(7):102-109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身处其中,难免遇到种种事情,受到种种触动,产生种种情怀……  相似文献   

20.
我最初从事写作是为了谋生,功利性很强,但写作的意义在慢慢变化。一个作家如果没有生存上特别的困难,没有必要迎合那些花花绿绿、短命而多变的阅读时尚。教师有职业道德,经商有职业道德,作家也有职业道德,那就是“修辞立其诚”,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