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场震撼人类、席卷全球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迅猛兴起,这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把我国带入了一个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空前大变革的时代。现代化转型是一个涉及到人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根本性的总体变革。它不但着眼于经济的起飞、技术的发展、体制的完善等社会层面的现代化,而且更注重人自身素质的现代化。邓小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九十年代,要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实际需要,积极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愈加突出。尽快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已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成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工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职工队伍素质的现状,与党中央提出的“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战略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差甚远。目前我国职工队伍的主体将是跨世纪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主力军,提高“当班人”的素质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如何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关键还是要大力发展职工  相似文献   

4.
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基础性、根本性、先导性的作用,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育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捷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乡(镇)企业蓬…  相似文献   

5.
教师作为年轻一代个性的塑造者,作为青少年的示范者,应具有良好的素质。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人才已从“学院型”向“实用型”转变。能否培养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人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当前国际产业体系将进入更高层次的重整与再构过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在分析了济南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我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使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工业化的“一化”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化”,形成了著名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90年代是世纪之交的年代,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即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同时要注重培养才”。现代化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要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来支撑,对于高职教育来讲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一、高等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10.
张克前 《职业技术》2006,(12):271-27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迫切呼唤“人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人的现代化”必须与改革同步,这是公路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关键任务。一“、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人的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指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与现代事业的改革发展相适应或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化与人的素质 世界著名学者英格尔斯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可见,世界各国都把人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和重点,这在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尤为重要。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素质在现代社会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并作用于社会,它不仅体现人的素质的社会内涵,而且显示出人的素质的整体结构和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在这一点上,许多人存在着认识误区,在国家发展的问题上,认为引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工业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中国农村一直停滞在前现代的传统时代。而且,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呈拉大趋势。究其原因,除历史传统的“路径依赖”外,更与我国长期人为实行城乡“二元”经济政策有关。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三农”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改革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土地产权,建立现代农村制度,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又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周恩来早在1954年就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他认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还是取决于开发人的资源,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国初期,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整个说来,我国的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用较大的篇幅,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并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就是说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 一、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所决定的。 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现代化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现代化的人来完成。列宁曾经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是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技术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全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作为未来15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显然,不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建立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顺应并汇入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潮流,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设施、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师队伍等方面展开的一项宏伟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而以培养出具有现代素质的人为最终目的,即所谓“现代化是先化人,后化物”。素质教育肩负着为中国的现代化而“先化人”的历史使命。但由于人是一个主体性存在,他的素质的现代化决不会是静等着任人来“化”,而是主体素质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已经把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面对21世纪的挑战,素质教育如何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小学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启蒙教育,必须有机渗透商品经济的教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在于引导他们感知、熟悉、理解商品经济环境,逐步培养他们的商品经济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着重于素质的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渗透商品经济的教育呢?本文即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挖掘教材因素,有机安排商品经济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开展现代公民教育,培育现代公民意识这一重大任务已被提到日程上来,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及其追求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实现传统教育思想的整体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历史根源《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我理解,我们今天要改革的“传统教育思想”,就是指的凡与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不相适应的、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而适应今天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则是现代教育思想。传统教育思想是以“过去”为其基本特征的,而现代教育思想则是以标志“现代”与“未来”的特征的教育思想观念。历史上曾有过所谓“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因而也产生过“传统教育思想”与“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中国农村一直停滞在前现代的传统时代。而且,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呈拉大趋势。究其原因,除历史传统的“路径依赖”外,更与我国长期人为实行城乡“二元”经济政策有关。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三农”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制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改革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土地产权,建立现代农村制度,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会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取决于农民素质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如何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极其迫切和重要的命题。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的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于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