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霉克对木霉、根霉、毛霉的抑制效果及对平菇生料栽培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在含药平板试验中,16 mg/L的霉克可以完全抑制根霉菌丝的生长;32 mg/L的霉克对木霉和毛霉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100%,该质量浓度的霉克对平菇菌丝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在平菇生料栽培试验中,32 mg/kg的霉克可显著降低染杂率至4.3%,平菇产量提高8%.  相似文献   

2.
以平菇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Fe^2+在其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富集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50mg/L的Fe^2+,平菇菌丝体中铁的含量最高为1.4mg/100g干重;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00mg/L和150mg/L的Fe^2+,平菇菌丝体吸收铁的效率最高为2.0%;固体培养基Fe^2+浓度为125mg/L时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子实体中添加5gFeSO4.7H2O时能明显提高其产量,子实体中添加2.5gFeSO4.7H2O时吸收Fe^2+的效率最高,为1.19%.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四种中草药醇提液对毛霉、根霉、黑曲霉、青霉、平菇五种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0 .5 %的丁香醇提液对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 %的忍冬醇提液仅对毛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 ;2 %的肉豆蔻醇提液对毛霉、根霉、黑曲霉、青霉均有较强的抑制 ,而对平菇菌丝生长影响较小 ;陈皮对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 ,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观察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鲍鱼菇8120(Pleurotus abalone 8120)和平菇P54(Pleurotus ostreatus P54)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鲍鱼菇8120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2~28℃。适宜pH值为5.0~8.0,最适pH值为7.2~8.0;平菇P54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5℃~31℃,适宜pH值为5.0~8.0,最适PH值为6.0~6.5.  相似文献   

5.
灵芝代料栽培生产中,污染多以霉菌为主.实验对污染的菌袋做了如下处理:菌丝生长前期污染严重的,其培养料做发酵处理;中、后期污染的(菌丝长至袋长的1/3以上)进行脱袋覆土出芝.结果表明:经发酵处理的培养料,能用于平菇的生产,且菌丝校在正常料中恢复得快,生长健壮;覆土处理的能有效抑制杂菌蔓延  相似文献   

6.
塑料袋栽培平菇是我国目前平菇栽培的主要形式,从菌袋制作到出菇的发菌期管理,是决定平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平菇菌丝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给菇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根据多年来的生产栽培经验,对平菇菌丝生长期的常见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锌在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锌,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对锌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在培养基中添加5g/袋的ZnSO4.7H2O和175mg/L的锌,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中锌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013mg/g干重和0.023mg/g干重;在培养基175mg/L的Zn^2+,平菇菌丝体吸收锌的效率最高为6.30%;培养基锌含量为100mg/L时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用培养皿菌丝培养方法和试管菌丝培养方法分别证明三十烷醇0.5ppm和玉米素1ppm对香菇同一菌株的菌丝体有不同的生理生化影响效果。试验结果为解释生长调节剂复合制剂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生产调节剂处理效果的现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硫酸锌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分析研究平菇苏云6号、夏王、9400菌丝生长的最佳锌浓度.结果发现,3种供试菌株对锌营养的需求相同;低浓度的硫酸锌(1×107~1×10-6/mL)明显促进菌丝的生长发育,且1×10-7 g/mL为菌丝生长发育的最佳锌营养条件;高浓度的硫酸锌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g^2+、Cr^3+单一污染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出草菇对Hg^2+、Cr^3+的最高耐受浓度.[方法]以Hg^2+、Cr^3+空白为对照,采用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Hg^2+、Cr^3+单一污染对草菇茵丝生长及干重的抑制影响以及草菇对Hg^2+、Cr^3+的最高耐受浓度.(结果)Hg^2+、Cr^3+在较高浓度条件下,对草菇茵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当Hf’浓度在0—4mg/L范围内对草菇菌丝生长及干重的影响不大,当Hg^2+浓度在4—16mg/L范围内对草菇菌丝生长及干重的影响较为明显;当c,浓度在0-2mg/L范围内对草菇菌丝生长及干重的影响不大,当Cr^3+浓度在2—16mg/L范围内对草菇菌丝生长及干重抑制作用非常明显;[结论]一定浓度的Hg^2+、Cr^3+均抑制草菇菌丝生长,使其干重产量降低,本实验为土壤中Hg^2+、Cr^3+两种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红王子锦带的当年生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茎芽增殖、生长以及对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红王子锦带增殖和生长的基本培养基为MS;继代增殖培养时,MS培养基中附加6-BA2.5mg/1时,平均有效芽数达到3个以上,高生长和强壮度都好于附加KT;附加6-BA2.5mg/1的MS培养基中添加0.05mg/1NAA对芽数和芽长均有促进作用;在WPM培养基上附加NAA0.1mg/1、IBA0.05mg/1和蔗糖20g/1,生根率高,根系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黑泥对平菇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黑泥的抗氧化机理,通过单因子对照组试验研究了平菇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黑泥(0、0.5%、1%、2%)对平菇生物学转化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培养基中添加2%黑泥,平菇的生物学转化率最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最高,丙二醛的含量最低。黑泥可提高平菇的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平菇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三十烷醇的研究和应用的文献虽然不是太少,但对涉及三十烷醇的生产方法和工艺路线的公开报道却为数不多。为此,本文除对三十烷醇的研究现状、作用特点、试验应用情况作一概述外,着重介绍从蜂蜡或其它原料蜡中提取三十烷醇的简易方法。以供使用者和生产厂家参考。简易法提取三十烷醇的特点是原料无需进行预处理;采用尿素能与长直链形化合物形成包含络合物(亦称笼形包含物)结晶的特性,使之直接与溶剂、色素等分离,因而不仅可以省去常规的结晶、脱色等繁复步骤,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脱色剂和溶剂。为三十烷醇的生产缩短了周期、简化了工艺流程和设备,因而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红皮香蕉(Musa AAA Red green)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结果表明,用MS培养基,附加BA3-5mg/L(单位下同)、NAA0.2、3.0%蔗糖,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8℃,丛生芽分切转入诱根培养基,即MS NAA0.5 IBA0.5、添加0.3%(w/v)活性炭,就可形成完整的试管苗植株.移入薄膜大棚内栽培,栽培基质采用塘泥:河沙为1:1,成活率高达95%以上,可商品化生产.大田栽培主要是抓好幼苗期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以木屑麸皮为基质栽培香菇087,在菇蕾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玉米素、α-萘乙酸和三十烷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测定第一茬菇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玉米素1μg/g能够提高香菇子实体的产量,增产效果与三十烷醇0.5μ/相同。  相似文献   

16.
在发酵温度为26℃、摇床转速为150转、发酵时间为144h的条件下,通过摇瓶实验发现,在发酵液中分别添加VB1、α-萘乙酸、油酸、2,4二氯苯氧乙酸、3-吲哚丁酸对裂褶茵茵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VB1、α-萘乙酸、油酸、2,4二氯苯氧乙酸、3-吲哚丁酸添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mg/L,0.2ppm,0.1%,0.2ppm,0.5ppm。在所选的几种生长因子中,添加油酸对茵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影响最大,可作为最佳添加因子。  相似文献   

17.
红平菇的深层发酵培养及其色氨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红平菇深层发酵培养的原料对菌丝形成的影响,以及用碱水解红菇子实体和菌丝体,然后用比色法测定它们的色氨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深层发酵培养以玉米浆为原料时,浓度2.5%对菌丝体形成较有利,菌容可达34.27g/100ml。红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色氨酸含量分别为0.3238%和0.4038%。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10%吡虫啉WP对果蝇幼虫的室内杀伤力和对平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1000倍和3000倍的10%吡虫啉WP溶液对果蝇幼虫有较大的杀伤力,校正死亡率均在87.9%以上,且对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菌丝的生长稍慢。  相似文献   

19.
近二年来,生料袋栽平菇在承德市郊区及承德县发展很快,其中有些农户栽培失败,损失很大。1992年秋末冬初,笔者对承德市郊区的双滦区一带及红石砬沟一带的平菇生产做了初步调查,结果是:双滦区1992年5月购进棉籽壳30吨,有13户采用棉籽壳为原料进行生料袋栽平菇生产,其中6户属于自己家庭自制菌种用于栽培,结果全部失败,这6户共用棉籽壳17.5吨,初步统计各种原材料费用损失达13000元以上;红石砬沟有10户以高粱壳为原料进行生料袋栽平菇生产,这10户属于外购菌种进行栽培,也全部失败,初步统计这10户的各种原材料费用损失达12000元以上。试以两户为例进行剖析,分析其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同等浓度的强氯精的抑菌及治霉效果优于克霉灵,且高效、低毒、低成本、对人体无害,在治疗后对平菇菌丝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