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均强 《新闻界》2001,(3):46-47
近年来,一些市州报和地方党报,纷纷跟着都市娱乐性报刊大肆进行新闻"炒作",某件纠纷案件、桃色新闻等等一经出现,立即便有跟踪性报道、连续性报道,而且标题制作得特别刺眼,再加上图片、底纹和现代激光技术的包装,不引起轰动效应才怪。然而,新闻"炒作"过多过滥,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一些新闻单位为"炒作"而故意夸大新闻事实,大有制造新闻之嫌,致使有水份的新闻、甚至纯粹假新闻充斥报纸版面。试想一想,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会给读者带来思想上怎样的混乱,给新闻本身所涉及的对象造成精神、物质上什么恶果,又给整个社会种下一…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电影产业主要靠票房制胜,所以想要使其蓬勃发展,电影就必须依靠新奇的内容和独特的宣传来吸引人们的眼球,炒作性电影新闻一词就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用大量的事实与案例,将《孙子兵法·势篇》中的蓄势、融势、借势结合起来,了解炒作性电影新闻的制造方法,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言论是媒体的旗帜,而旗帜的高扬离不开评论作者立意的高超。立意高超,要求评论作者善于想人之未想、见人之未见、言人之未言。如何提高立意,作者从如何挖掘新角度,全面看问题,多做联系、善于比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通过事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7,(2):110-110
宋黔云在2006年第6期《新闻窗》发表章说,新闻策划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①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面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正在呈现出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说,“近几年来,评论的体裁扩大了,它找到了各种令人可喜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已经可…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报纸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把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意图传达给群众的桥梁,是编辑部表明立场和态度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一个时期的报纸评论,直接体现这一时期党委中心意图和宣传方针。所以人们常常把评论视为报纸的灵魂,视为报纸政治面目的旗帜。毛泽东同志曾说:“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相似文献   

7.
笔者分析炒作事件中的新闻价值问题,以最新发生的一系列炒作事件为例,举出了炒作事件对新闻价值要素的体现与背离,提出正确判断新闻价值,善于运用炒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台新闻实力的体现,是电视新闻的延伸和深化,是代表新闻观点、媒体声音的重要平台。在评论栏目或评论节目的设置中,应该处理好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是,捧读眼下的报纸,一些新闻中的语言不仅给读者以“目不忍睹,耳不忍闻”的感觉,更为严重的是极大地伤害了读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摆脱评论中的“八股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先生说:“传之久远的作品.一方面是因为它有好的思想内容.一方面也因为它有好的风格和语言。”这是就学作品而言的。其实.新闻评论也一样,要赢得更多的读,取得更好的效果,既要有好的思想内容.也要有好的风格和语言。  相似文献   

11.
饭岛爱可以把自己的鬻艳生涯演绎成书.我们这儿的女大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绝对隐私”明码标价。可见.真刀真枪的干。我们也并不怕她。然而更多的时候.是彼岸明火亮灶.此岸欲遮还露.炒作人人会来.巧妙各有不同。谁能说出饭岛爱与“张王恋”谁高谁低呢?  相似文献   

12.
杨:最近可供媒体炒作的“猛料”层出不穷, “砸奔事件”、赵薇“军旗装事件”、清华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等等,大有让媒体应接不暇的势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实并没有“炒作”一说。既然现在对“炒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不妨先不给它扣上一个“贬义词”的帽子,以平常的心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新闻到处都一样,而评论则处处不一样。有些网站的评论之精彩,常令人叫绝,我有个习惯,看新闻不太关心其源头,它来自哪家通讯社、报社我毫不关心,看评论则很注意它是谁家、何人的意见。道理很明显,新闻虽说有倾向性,有偏见,但总归是对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 心雕龙·隐秀》中提出了 “秀”这一概念。“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此处 “独拔”意为“引人注目”、 “精彩绝伦”。“秀”可以视 为文章中的“亮点”,即写得 精彩或能激起读者阅读兴 趣的句子、段落。新闻评论 作品也不例外。其中总应有一段(句)或几段(句)能在读者思想上留下烙印,或是问题抓得准,或是揭示本质深刻,或是理论上有新的开拓,或说法新鲜让人耳目一新,并且所有这一切都以精彩的语言为载体。 刘勰提出了“秀”的审美标准、功用:“秀以卓绝为巧”,“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秀)动心惊…  相似文献   

17.
18.
王多 《新闻实践》2009,(1):64-66
鲁迅和邓拓是新闻评论作者的杰出典范,他们的作品更是新闻评论生命力的有力诠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新闻评论不会是速朽的,而应该是言之凿凿,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的. 前面两篇文章,笔者分别谈了新闻评论的"言之有物"与"言之成理".若有这两个要求,一篇新闻评论可说基本上就立起来了,大致的模子基本具备了.但优秀的新闻评论还要加上-个品质:言之凿凿.  相似文献   

19.
赵强 《出版参考》2007,(4X):10-10
如今要想探究谁是第一个喊出“80后”词汇的人恐怕还有些枉然,这个词汇的始作佣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80后”如今成全了包装“80后”作家的某些出版社、某些书商、制造“80后”花边新闻、八卦新闻的某些报刊、网站。他们一是利用社会经验近乎稀少的“80后”作家的作品狠狠地赚了一把,二是利用“80后”的轻率和狂妄所产生的一些新闻,或多或少地霸占了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