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哲学有三大基本功用:引导教育方向,启迪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方向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智慧是教育的伟大灵魂,境界是教育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育境界是教师在教育职业过程中体现的精神状态或层次。教师的功利境界、伦理境界和信仰境界是教师教育的三种境界。树立自由、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之境;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达到身心和谐之境;提升道德素养,增强职业幸福感是教师教育境界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教育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境界是教育主体觉解而形成的一种意义世界,是教育主体的"灵明"所照亮了的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意义世界。教师的从教动机、教学技能、对专业角色层次的自我定位是审视教师教育境界的三个视角。"行"和"悟"是教师教育境界提升的两条路径。提高对自我期望的定位、注重知识的积累、加强能力的锻炼以及学会在教育教学中反思是教师教育境界提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学习具有三重不同的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匠人",这一类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相对忽略教育理论,更加专注于方法和经验,只关心怎么做的问题;第二重境界是"精英",不仅包括一些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还有部分教育理论研究者,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但常常困扰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第三重境界是"教育家",他们习惯于反思和创新,能够透过教育问题的纷扰看到教育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5.
追求人生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儒家文化注重人性修养、道德养成与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推崇“圣贤”作为其境界追求;道家主张让人超越名利,通过出世修行,摆脱外在干扰,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成为“真人”是其境界追求;佛教侧重通过“戒、定”获得“慧”,去除欲望,消除痛苦,最终达至“圆满”之境界。新儒家将传统境界学说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多层次”的境界思想。教育从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文化成的过程,而境界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对于当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培育有境界的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想追求;强调体悟、践行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行动逻辑;注重家国一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开展境界教育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洪燕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1):142-144
教育审美化境界所具有的形象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决定了教育审美化境界必然是教育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教学创新构思的不竭源泉,是教学效果达到高效能的审美场。要达到教育审美化境界,必须激活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张扬教育活动的情感性,挖掘教育内容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7.
师爱的智慧     
牟先涛 《师道》2007,(10):39-40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这种教育就不能称为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使教育活动触及学生灵魂,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昵?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教的最高境界。对学生,爱是立场,爱的智慧则是境界。  相似文献   

8.
境界论思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思维方式,实现心灵境界的提升是境界论思维的价值取向。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汲取境界论思维,融合高峰体验理论,开展经典教育和创新教育帮助学生立志体道,构建完善的知识教育体系和修学路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场域和文化生态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最终使学生实现心灵攀登,获得高峰体验,提升心灵境界。  相似文献   

9.
潘志强 《上海教育》2014,(31):66-67
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回归教育本原。近几年,衢州二中努力营造一种安静的教育生态系统,让校园清静下来,让学生安静念书,让教师宁静教书,打造学校的三种静界,提升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境界观有着丰富的内容.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求实入世的实用境界、血缘与宗法的依存境界、重义轻利的价值境界、居间中庸的折中境界,以期对现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富菊 《宣武教育》2004,(11):37-37
境界是我国人文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把它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教育的窗户。教育境界的存在为以境界研究教育提供了本体论基础,境界的可显示性为以境界研究教育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教育境界的可显示性决定了可以从多角度对境界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教育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守纪之境、守德之境:求生之境、执迷之境、自如之境;困顿之境、平淡之境、合乐之境、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12.
域外考察,于校园之内审视教育行为,于校园之外联想教育之义。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可以成为开启教育思维的钥匙。规则是行走的保障,自由是行为的境界。教育者的视界打开,教育的世界才能绚丽。管理不能成为管束,解放与激活方能抵达美好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人是通过其心灵来感知和把握这个世界的,世界在人的心灵中的存在方式或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境界”,因此,人从其存在的意义上可以被界定为一种境界性的存在。人的心灵的超越本性决定了人的人生境界处于不断的提升过程中。“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引导人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人生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境界不同,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便不同,因此,促进人生境界的提升是教育本真意蕴的体现。人生境界的形成是主客观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对人的人生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境界:通向教育圣殿的阶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境界是我国人文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把它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教育的窗户。教育境界的存在是以境界研究教育的本体论基础,境界的可显示性是以境界研究教育的方法论为基础。教育境界的可显示性决定了可以从多角度对境界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教育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守纪之境、守德之境和审美之境;求生之境、执迷之境、自如之境;困顿之境、平淡之境、合乐之境、自由之境。教师教育境界的提升通过“内美”和“修能”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重视人的境界观的培养,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儒、道、释分别有其独到的境界观和境界观教育的方法。而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积极和消极的内容并存。我们要正确认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境界观教育,对之进行全面而理性的考察、分析,要使传统境界观中的优秀遗产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特殊教育》2004,(10):40-40
李富菊在2004年第14期《当代教育科学》上撰指出:境界概念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教育的窗口。教育境界的存在为以境界研究教育提供了本体论基础。境界的可显示性为以境界研究教育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教育境界的可显示性决定了可以从多角度对境界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教育境界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守纪之境、守德之境:求生之境、执迷之境、自如之境:困顿之境、平淡之境、合乐之境、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17.
“适合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最高境界,是对每一个学生高度负责的教育。它可以促进更高境界的教育公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2011年3月,曾经以其独创的异步教学法风靡全国29个省、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艺术乃至哲学、宗教都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上与上述领域的人士有着非常近似的状态。班主任工作有科学属性: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知识素质基础;有哲学属性:教育思想和理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威望基础;也  相似文献   

19.
徐斌素描     
●数学无痕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原则,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是一种对教育本原的追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是无痕教育追寻的基本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要使学习过程更贴近学生,更自然,就需要掌握进与退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教育伦理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跨世纪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现代化内在地包含教育道德境界的提升。“以善律教”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规范之一,重视教育伦理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