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曾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和科学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提出问题 ?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形成现代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 ,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自主性非常有限 .德国教…  相似文献   

2.
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然而,我国的中学数学却过多地关注了问题解决,长期忽视了问题提出的教学.导致学生只会做学"答",不会做学"问".我们不否认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但我们更强调问题提出的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而问题又出自我们的日常生活.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对怎样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的培养谈几点粗成的认识和做法. 一、从提出问题入手,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对于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人教版教材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喜爱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欲望.  相似文献   

4.
<正>排列和组合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个特别的内容,它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素材.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往往是一看就做,一做就错,不经点拨还不知道错在何处.学生经常处在一种不辨真伪的旋涡中,稍不留意就会被它"吞噬".因此,在这个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有能力判  相似文献   

5.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直就是数学的研究精髓.但是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怎样在初中的课堂上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这就要求老师们发挥强大的诱导作用,"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现在就简单对此做一个阐述,希望能对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一个帮助,能对初中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上课时或上完课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往往回答我的是:"没有问题了,我们都懂了."那么学生们真的没有问题了吗?显然不是,从他们的作业和练习就可以看出,其实他们是有问题的,只是不敢或不愿提出来,或者说有的学生就不能提出问题.他们缺乏必要的问题意识,这也成了他们不能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 :每一位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 ,而且还应有一个学习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 ,数学学科尤其如此 .但我们却常常听到高中数学老师埋怨 :初中数学内容就那么一点点 ,炒来炒去把学生的大脑都搞僵化了 ,这样的学生到高中一点也不适应 ,叫我们怎么教 ?而家长却一头雾水 :孩子在初中时 ,数学那么优秀 ,到了高中怎么就不行呢 ?教师的直觉与责任感告诉我们 :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而教育界在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同时每个学段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如许多高考尖子进入高校后 ,他们的成绩远没有他们早…  相似文献   

8.
1 问题提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教学体会 :平时讲过做过的题目 ,到考试时 ,依然有一部分人不会做 ,若将条件稍许作一些变更 ,则更加不会了 .在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到 ,课上老师讲的例题一听就懂 ,课后自己独立做题时不知从何下手 .这些都反映着一个事实 ,题目讲了千千万 ,题目做了千千万 ,学生的解题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如何提高解题能力 ?本人认为 :让学生学会观察才是我们的出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各种方式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 ,呈现给学生的数学问题的材料 ,只有通过学生的感知觉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并由…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生命力就在于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将教学与跟它有关的现实背景联系在一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生动具体、美丽鲜活的,他们才会深刻体会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能够在教师询问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但不提出问题并不意味着学生就理解和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为了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大家知道,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内容多,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因而有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不适应,这就使相当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公开课中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一个数学教学情境中,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便很快地回答了出来,并且回答得很流畅,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但是热闹过后我们重新来反思这节课,却发现并没给学生留下多少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在数学课堂上,是不是老师提出了问题,就等于设置了"问题情镜"?是不是只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得学生踊跃发言就算是设置了有效的情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效率,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重要的帮助.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不断的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改革以后,我国的教育部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目前的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开始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但是,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提问,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没有问题哪来的收获,牛顿就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个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能发现问题也就谈不上创新,让学生能够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教师在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学生的问题意识依然淡薄,出现了学生不敢提出问题、不愿提出问题、不会发现问题的现象.因此,教师要营造和谐氛围,创设探究情境,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敢问、愿问、会问.  相似文献   

16.
一、和谐高效课堂从问题开始——问题从哪里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动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想问。我们期望学生多问,但是当学生真的提出很多问题时,我们往往会表现得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17.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孑L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针对性的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相似文献   

19.
教科书对我们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如果仔细观察和思考,就会提出一些问题:什么材质的教科书经济性比较好?教科书常常没有用坏就被舍弃了,怎样提高它们的利用率?这对许多未脱贫地区的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为此我们把它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小课题,做了如下的调查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福兵 《广西教育》2012,(30):46+49-46,4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探索,积极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针对当前有很多中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大,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