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组织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继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近日成功发射后,教育部与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了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这是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内容为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授课活动,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本次活动听课对象为初中、高中学生,授课内容为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其意义不  相似文献   

2.
雷泓霈 《师道》2013,(9):15-15
6月20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20日上午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6000万师生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中国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再次激发了人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与梦想。其中的"太空授课"最受同学们欢迎。三位航天员老师生动地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五个基础物理实验,看得同学们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认识了失重环境下各种奇妙的物理现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太空     
正8月22日晴2013年6月20日,我国的首次太空课堂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实验舱内进行。这次授课的主讲人是女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她的话语把好奇的我们引入了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让我们领略到了宇宙的神奇。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五项实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于2013年6月20日成功进行,太空授课生动体现了"应用性"特色,体现了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功能。本文基于远程教育学理论,从本次太空授课的教学要素、教育分工、技术使用及教学交互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思考进一步依托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加速我国未来太空课堂的开发,以促进公平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6月20日,对于我国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神舟十号"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成功地在天宫一号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而数千万的中小学生即时观看了这场为时50分钟的直播。授课实录:那片神秘的太空"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主讲。"当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从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太空中传来熟悉的问候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作为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330多位师生在这里亲身经历与"神十"航天员的天地连线。  相似文献   

7.
戴建新 《物理教师》2013,(11):21-22
神舟十号航天员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的理解.航天员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了双向互动交流.这次太空授课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对宇航员聂海胜质量的测量.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测量质量的工具一般有天平、杆秤、磅秤、台秤、便携式弹簧秤、电子秤、地磅等,它们都是利用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来测量出质量的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国教师》2013,(14):2-2
"今天,我们顺利完成了太空授课活动,与亿万中国学生一起分享了太空的神奇和美妙,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希望您和世界各地的教师、学生看到后能够喜欢。太空寄托着人类美好的向往,知识是走向太空的阶梯。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开启全世界青少年朋友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梦想共同努力。"2013年6月20日,在回复世界首位太空授课的美国航天局前宇航员芭芭拉·摩根的信件中,中国首位太空  相似文献   

9.
教育微博     
《教育文汇》2013,(12):9-9
6月20日上午10:04至10:55,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面向中小学生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内容是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此次太空授课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等全程直播,我省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师生观看了此次太空授课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许,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对全国六千多万名学生上了一节以基础物理内容为核心的课,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二个进行太空授课的航天员。笔者第一时间收看了这节完整的课,后来又多次观看了授课视频。笔者自然地从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这节历史意义重大的课,努力发掘其中的亮点,以期为自己的物理教学带来新的启发。深思之下略有所得,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文字,  相似文献   

11.
王宝琪 《下一代》2013,(7):36-36
"水膜、水球实验"是我国女宇航员王亚平在首堂太空授课的内容之一。在实验中她让我们看到:水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是不会自行流出的;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还会形成很大很结实的水膜,不会轻易破裂,只会甩出小水滴。这与地面的水不同,虽有张力,但受重力影响,水膜还是比较容易破裂的。当航天员向水膜表面慢慢地加一些水,水膜会渐渐变厚,最终形成大水球。水球  相似文献   

12.
广角     
《政治课教学》2014,(1):1-2
2013年全国教育年度关键词太空授课6月20日,天宫一号三位航天员向地面的千万师生授课,演示了太空质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实验。宇航员还回答了学生们现场提出的关于太空用水、太空垃圾、失重对身体影响等问题。这场太空科普活动,让高端神秘的航天工程走近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20日我国在"天宫一号"进行的太空授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起很大轰动,本文就地面上的毛细现象联想到太空中完全失重下的毛细现象,并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正>公元2013年6月20日,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一堂有史以来"班容量最大的科学课",它的讲台位于距地球300多公里以外的太空,堪称"史上最高"。这是一场利用高科技展开的别开生面的天地对话,其意义是深远的。从教学论视角分析,这次太空授课的成功创新之处可简要概括为:精巧设计+精妙呈现+精彩互动→精深影响。一、精巧设计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1]。良好的教学设计犹如军事家的"运筹帷幄之  相似文献   

15.
邓琦  闫欣雨  杜丁 《高中生》2013,(25):55-57
2013年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出舱"回家"。王亚平说:"这次飞行任务让我圆了两个梦想,一个是飞天梦,一个是教师梦。而且是在天际上上课,不知道大家对我这次太空授课的感觉怎么样。愿全国青少年朋友拥有美好的梦想!愿大家的梦想都能成功!""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中国首位太空老师王亚平轻轻一跃,向天宫一号舱内的摄像机镜头缓缓飘来。有史以来内容最神奇、教室最高远、观众最庞大的一课,开始了。神  相似文献   

16.
徐敏 《上海教育》2013,(21):49-49
在中国迄今最高“讲台”——天官一号上,三名航天员于6月20日向地面的千万名师生授课,演示了太空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实验。航天员还回答了学生们现场提出的关于太空用水、太空垃圾、失重对身体的影响等问题。这场举国瞩目的太空科普活动,让高端神秘的航天工程走近普通民众,走近青少年。太空授课结束之时,航天员向孩子们道别并寄语:“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张力无限的科学梦如何激发,如何生长?科普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此次太空授课,我们除了感叹其美好创意和独具一格的授课方式外,还可以再深入想想,科普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孩子们需要怎样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7.
6月20日,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在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航天员们通过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全国6000万名师生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共同收看航天员太空授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新高考重视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航天科技的发展,太空授课...  相似文献   

18.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现了继美国航天员之后的第二次太空授课。通过两次太空授课视频录像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中美两国的教育在价值取向、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预设还是生成?尽管各有优劣,但是笔者认为,通过两次太空授课的对比研究来反思我国当下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在距地球300 km的地方向全国青少年开讲.主讲人女航天员王亚平通过"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等实验,向全国青少年讲解其中的物理原理,并与地面课堂的学生进行互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高中生》2011,(34):36-37
"天空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飞向茫茫太空,中国航天员将拥有一个天空新"家"。这个天空新"家"装修得怎么样?有哪些"家具"?航天员工作、生活设施如何?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有关专家对此予以详细揭秘。☆太空锻炼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