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语言教学可有可无。品析语言有途径。联系主旨思考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可以比较品味,可以想象品味,探求语言的延伸性,可以换个角度品味,或者以写促品等。方法得当,师生可获得学习语言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要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深入文本、品味语言是关键。在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上要通过创设情境、抓住言隙及追问敲打等策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使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文本中的那些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总是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本的语言,体味它的精湛,感受它的魅力。惟此,学生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情感的深处,才能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撞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很显然,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本的语言,体味它的精湛,感受它的魅力.唯此,学生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情感的深处,跨越时空,思接千载,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撞击,从而产生敏锐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语文味"的回归已然成了语文界的热点,在这一热潮下,对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使语文课成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显然,品味语言也成了考查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精妙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1]王雨冰老师执教的就是其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此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教师带领学生"穿行于文字之间",品析情感,入心入肺。全课以"理游之事、赏游之景、悟游之心"三个环节来架构,采用言文合一、情境还原、材料助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情味,并以朗读贯穿,达成了文本情感的内化与外显。  相似文献   

8.
名师们的课总令我们拍案叫绝,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言语表达充满神奇的魅力:他们可以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图景,使你浮想联翩;他们可以把事物的存在状态生动地再现出来,使你如身临其境;他们可以把跨越时空的人、事、物凝聚在只言片语中,创设出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你情绪的波澜……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帮助教师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本,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南关区于2009年确定了"品味语言,有效阅读"的研训主题。在几年的研训中,我们的语文教学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老师们也遭遇了种种困惑,如何让品味语言、有效阅读真正有实效,下面通过《会飞的蒲公英》一文的教学,谈谈"品味语言,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是作者情感的艺术载体。那么,教学时,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细读深品文本中的语言呢?一、回归于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1.优美词句的语言品味。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其语言都极为优美和极具灵性。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其字、词、句的途径从中悟景、悟情和悟理。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上述方面的写作技巧。以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例。  相似文献   

11.
如何品味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然而,在现今的许多语文课堂中,已经产生了本位迷失的现象。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时尚语言不断涌现,许多时尚语言经过时间的淘洗而积淀成为经典语言,蕴含丰富的语文营养,是我们锤炼语文素质的极好材料。就高考试题而言,近几年的语言运用题渗透了时尚文化元素(例如07年湖北高考题第22题,续写歌词),着意考查学生的语言品味和创新运用能力,这将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因此,品味时尚语言也是备考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以下几个题材谈谈时尚语言的品味和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53):40-41
<正>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进课堂,新颖个性的教学理念和花样百出的教学方式冲击着传统课堂,我们欣喜的同时也茫然,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真正的语文课堂?常常看到这样的解读文本的方式:"这篇文章讲了什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或者"学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教师把研究重点聚焦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强化"人文感悟",过度深挖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语文的感悟",忽略语言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14.
陆文海 《广西教育》2014,(9):94+98-94,98
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品味语言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推敲、揣摩、品味,是领会作者情感、体会人物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言文字是其内在载体。"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先生语)。要想积累丰富的语言和养成良好的语感,就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属于心智技能,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强调的是形成整体性很强的、  相似文献   

16.
情境,有篇章的情境,有段落的情境,还有语言的情境。语言情境主要指词语的情境和句子的情境,它侧重语句、词汇中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而形成的境况。并不是有语言的地方都有语言情境。语言情境有一定的情感蕴蓄,它既有客观的“物境”,又含有主观的“心境”,是外界客体与内在主体交融的产物;它不仅是优美的语言现象,而且是饱满的情感记录,有可捉摸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然而,现今的许多语文课堂。已经产生了本位迷失的现象。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上点引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很强调语言的品味,要求晓其义,感其情,悟其旨,体其境,在品味中使语言自觉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语感、语用能力,从而灵活地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感到替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品味语言的好方法。语言替换的方式有很多,如词语的替换,句式的选择变换,语序排列的变化,改变句中标点和修辞等等。下面试从课文中选择具体的语例进行阐述。一、用替换法把握语势语言运用要讲究一定的语言气势,或平淡舒缓,或汹涌激荡,或娓娓道来,或一气呵成。讲究语势,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平常的语言教学中,品味语势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品…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一种迅速领悟语言内涵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如小孩学说话,就是在没有理性指导的情况下,完全靠听话、说话的语言实践形成的。但是,这种自然形成的语感是低层次的,并且是不可靠的,真正高层次的语感力也离不开有意识的语感训练,  相似文献   

20.
吕英姿 《黑河教育》2011,(12):22-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淀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