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谓"入情入境"练朗读,一方面指教师引导学生"入境"朗读,合理运用"想象"、"明理"、"激情"等方法让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写的环境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指教师引导学生"入情"朗读,适时通过"倾听课文范读"、"把握感情基调"、"掌握朗读技巧"等途径让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用美妙的声音读出来。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诗歌语言精美、形象鲜明、情感真挚,似散文般意境优美,似童谣般朗朗上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苏教版每册语文教材中都编排了相应数量的现代诗歌作品,不仅是学生感受语言、促进言语生命成长的重要推手,同时也是学生内在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现代诗歌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走进诗歌,获取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一、在想象画面中感知诗歌意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是每个生命个体最为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言为心声,要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指导学生朗读好人物的语言,将对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部分教材为例,谈谈指导学生朗读人物语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后,几乎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部提出“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由此可见,朗读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狮子和鹿》是一篇童话,写了鹿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细长的腿,当它狮口逃生之后,才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才学会重新看待自己和他人。这是一篇语言生动、寓意深刻的童话课文,包含有多种情态的语言,情节描写也十分精彩。其中,鹿几次自言自语里隐藏着不同的思想态度,需要以读促思;狮口  相似文献   

6.
7.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准备好每一节语文课,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点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学生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的脉搏,感受文意、文情和文境。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情感自然而然地会被调动起来。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巧妙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悟文本,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读之中,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写美景的文章我们可以配乐朗读,如教学《草原》这一课的第一段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琵琶曲,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正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让学生在这轻柔、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读,不但把握了作者情感,还提高了朗读水平,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11.
阐述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语感。教师利用范读、导语、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用初读、再读、品读"三读法"进行朗读训练,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用灵活多样、恰到好处的朗读形式,因材施教,让学生读熟、读通、读好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朗读个性化。  相似文献   

12.
一、读要入境。这里的“境”是指课文主要内容的意境。通过朗读,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了解。具体做法如下: 1、先试读。要求读准字音。 2、读流利,争取做到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渎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重视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多读少讲,以读代讲。读是反复品味作者语言,咀嚼、消化、吸收、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然而,现实中往往会出现仅凭"反复诵  相似文献   

15.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朗读就是把书面的文字借助生动活泼的口语表达出来,如果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就可以把书面文字无法表达的作品的内在情感,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语气,以及语速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指导学生朗读,并非一味简单地让学生“自行读书”,那样学生会久读而生厌。当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课感到厌烦时,课堂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生学习古诗词,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的体现。小学中段开展古诗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诗意,多读想象画面,入情入境,探究语言意蕴,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17,(8)
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牵情入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情境角度出发,对古诗词意境进行深度挖掘,以形成多重情感共鸣。教师要优化古诗词朗读形式、创新多元教学情境、升级课堂训练体系,有效激活学生情感思维,形成情境感知力量,全面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语言文字学习材料,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培养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情感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课标中提出的朗读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20.
阅读课是学生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活动,其重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通过对语言内容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规律的发现,以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以明确的目的、多样的方法、适时的点拨、及时的调控、鲜明的层次,把学生带进神奇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