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同义并列双音词中,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常常置前。《朱子语类》中,斧斤、寿考、路途、叫呼等词的前置语素都是在该语义场里占据上位的常用词,语义可接受度较高,而后置语素虽然也表相同或相近的概念义,但没有前置语素的语义可接受度高,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越熟悉的语素越容易理解,人们通常习惯把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置于前,语义可接受度相对较低的语素置于后。这是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也是在语言事实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同义并列双音词中,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常常置前.<朱子语类>中,斧斤、寿考、路途、叫呼等词的前置语素都是在该语义场里占据上位的常用词,语义可接受度较高,而后置语素虽然也表相同或相近的概念义,但没有前置语素的语义可接受度高,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越熟悉的语素越容易理解,人们通常习惯把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置于前,语义可接受度相对较低的语素置于后.这是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也是在语言事实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词语素作为独立的单音词或语素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其语义的发展方向、范围和程度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它们所在的同义义场也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以《说文解字》中的互训词和同训词为材料,对其演变的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田涛 《现代语文》2008,(3):50-51
词素异序是同义并列双音词形成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经过社会的使用和选择,除了少量存在表意分工的异序词外,大多数意义相同的异序词只有一种词形保留下来.在这个选择过程中,语音要素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举例分析若干汉语常用同义双音词,追溯它们内部语素的古音和古义,发现他们在语音和语义上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由此推测这可能与人们的"同一联想"有关。  相似文献   

6.
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词语素在语义上相近或相似,但在表意功能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本文以“愉快”、“背叛”为例,通过对语素“快”、“背”历时的语素义发展情况和共时的语素构词能力分析,发现由于在同一汉字下记录多个语素,同形语素的表意受到同形单音词的影响,在双音词的表意功能不显明.  相似文献   

7.
并列式双音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种典型结构类型。在现代汉语高频并列式双音词中,参与构词的两个语素义在词义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相同,而是存在着隐显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类型的并列式双音词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8.
陈希伦  刘冬冰 《文教资料》2013,(24):24-25,30
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列式双音词作为较为能产的一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语音、联合式句法和训诂、文化等角度论述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以期对汉语双音词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四字格形式的成语一直以来都是成语中的主体部分,古往今来四字成语也多被人们广泛运用。而同义并列成语一方面作为成语中的特殊群体,另一方面又作为汉语同义并列词语的扩展,非常值得关注。在前人研究成果——并列式双音词排列具有"平起仄收"的规则下,文章以《汉语成语小词典》为主,对其中的同义并列成语进行统计分类,尝试浅究小词典中的同义并列成语的排列规则及原因,从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说文》同训词中的单音同义词为后代的同义双音词的语素提供了较为原始的单音同义词聚合体,客观上为同义双音词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考察依据。对《说文》同训词中所涉及的发展为后代同义双音词的单音同义词作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同义双音词的语素在同义方式上和语义结构方式上都与单音同义词有对应关系,从而探寻出同义双音词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11.
汉语同义并列成语的排列其实也有规律,即同义并列成语先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后来成为一种格式。  相似文献   

12.
在文言文中,有些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同义复词,二是偏义复词。本文以中学文言文中出现的同义复词与偏义复词为主,对这一文言现象作一肤浅探析。一、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指古汉语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语素复用,并列构成的合成词。构成同义复词的几个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联想的纵横两种关系,搭配的两个方面,同义结构与反义结构的联想搭配,以中心词为轴心展开联想与搭配四个方面入手,探讨联想与搭配具有共性的几个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四字并列成语在格式有着非常整齐的对称,构成成语的每个词的词性都相同并且词与词之间都是对等的没有任何的主次关系.四字并列成语在构成词的词性分布上却有着严格的等次.  相似文献   

15.
当主语是名词性并列短语NP1NP2时,在VS_(NP1NP2)语序的小句中,允许V只与NP1保持一致,即并列名词部分一致。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形成的机制模式,并作出相应的功能解释。  相似文献   

16.
王磊 《华章》2013,(15)
高考中语文学科的分数为150分,而作文的分数设置就高达60分,也就是说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可见作文在高考语文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列式议论文不仅能方便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作文的采分点,而且能培养、展现学生的能力,并列式议论文凭借着这些优势在高考作文中为学生赢得高分。  相似文献   

17.
18.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具体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一般应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存在着注重因素列举、忽视立论依据,注重因素分析、忽视逻辑关系,注重共性因素、忽视个性特色,注重显性因素、忽视完整统一等问题.根据培养过程及其结构,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组织、培养制度、导师队伍、平台建设、方案实施、培养评价等要素.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尊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它规定者人才培养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则为人才培养活动指明了方向;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的中间环节;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行为得以稳定存在并持续不断的行为模式;培养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评判环节,它衡量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成功与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