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翁巧玲 《文教资料》2005,(32):23-24
本文对高校学生“校园逆反现象”进行了梳理,重点对“校园逆反现象”及其相关理论,“校园逆反现象”的表现形式、类型、原因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以期对现实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文献法、分析法对“90后”大学生体育实践课逆反行为进行了阐述与分析。造成逆反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重视体育的社会氛围,教师教学艺术水平有待提高,大学体育教育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对体育课的认知不高等。应对“90后”大学生体育实践课逆反行为必须从大学生总体特点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其表现及影响,指出了存在的源由,提出了一种基于校园网络下的抑制策略,并开发了高校学生工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该系统对部分高校进行了试验.能够有效抑制学生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为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校园一卡通”的普及和推广,给高校学生收费管理带来了改革与创新。基于金陵科技学院“校园一卡通”在学生收费管理中的实践,指出“校园一卡通”在学生收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加快高校学生收费管理的改革以适应“校园一卡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园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现存问题的分析,说明了民主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工作民主化管理体系”,并设计了核心框架,旨在进一步改善高校学生工作环境,推进校园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逆反心理剖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娟 《教育艺术》2005,(10):52-53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逆反是一道必须翻越的坎.逆反是指对权威性的思想、行为准则的否定.逆反并不是坏事,正是因为有了逆反,才有了创新,才有了科学的发展,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中学生思想变化最激烈,思维方式最活跃,逆反现象也最普遍.逆反的负面影响也会使正常的教育程序受阻,甚至将一些青少年引向歧途,付出惨痛的代价.如何引导中学生平稳渡过逆反期?如何避免因逆反造成师生冲突、亲子冲突从而带来无法挽回的遗憾?如何帮助青少年变“逆反”为“逆向思维”,进而上升到“创新思维”?这是每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事物厌烦或遭到挫折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满情绪和态度。学生的“逆反”现象在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致使历史教学有时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笔者在近十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逆反”现象的出现主要不在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因素,而是在于教师自身。一、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扭曲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认识、评价的综合性看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或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怎么看都顺眼,认为只…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成份”的多元化现象及其工作对策湖北医科大学张国忠近年来,高校学生的“身份”正在发生巨变,昔日由“统招生”“一统校园”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委培生。走读生、自费生和捐资生们(以上统称缴费生)以经济实力作后盾,争先恐后向象牙之塔蜂涌而进。在此,我们...  相似文献   

9.
“逆反”心理是学生遭受挫折,感受到强烈不满时表现出的一种反抗态度。而“逆反”行为与现象在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致历史教学经常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近十年的历史教学告诉我: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逆反”现象的出现不完全在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因素,而主要在于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二者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和谐现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档案是高校后勤活动的直接记录和高校档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助于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转,也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依据。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档案管理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分析当前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办法,对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档案工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policy debate over “college for all” versus “college for s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college” (as a formal education attainment category) and earnings. Our evidence confirms—using data from the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ACS), the Panel Study on Income Dynamics (PSID), and the Survey on Income and Program Participation (SIPP)—that mor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on average,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edian earnings. However, there is emerging evidence that a proportion of workers who have attained lower levels of education (i.e., “some college”) earn more than those who have attained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bachelor's degree).

We focus particular attention on the subset of Americans who fall into the U.S. Census official category entitled “some college.” This is a heterogeneous group who have alternate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but who have not acquired a formal associate or bachelor's degree. Instead of an unequivocal focus on “college for all” or even “community college for all,” we argue that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should consider “some college” as a viable pathway to future labor market success. In sum, we conclude that some types of “some college” could lead to a reduction in earnings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背景和走过的历程,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大学英语教学有问题,但绝不只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存在路径依赖问题,非破旧不足以立新;英语评价标准落后,无法提前预测社会需要。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用人单位和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因此,推动理工科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进行就业自助工作十分必要。理工科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应通过专业实践培训、就业技巧培训、主动联系就业单位、考研和从事能发挥女生优势的工作等途径进行有效的就业自助。  相似文献   

15.
词汇在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影响学习者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责任。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英语词汇水平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词汇水平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通过开设选修课、改革大学数学教学内容、改革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等方式,对大学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和体会。通过这些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今大学生中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反思,指出如今的就业困难与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有关,进而提出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新道德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职责。目前,偏重道德规范认知的德育教育方式、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转型时期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制约着大学生创新道德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创新道德素质和培养创新道德品质需要创新科技环境建设,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德育教育模式和完善道德教育考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方式,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听力理解是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充分认识其认知规律与特点,熟练掌握常用的听力策略,努力开展以策略为基础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利于改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