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比较中外择校现象得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运用博弈分析得出:首先,义务教育学校水平过于悬殊必然导致"择校问题"陷入博弈困境;然后,对现有解决"择校问题"政策进行了述评;最后,提出了解决"择校问题"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择校政策和择校现象的演变过程,是国家价值导向在不同时期的体现,更是各利益主体间博弈的过程。通过建构与分析政府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政府与家长之间的博弈模型发现,择校行为是各利益主体博弈的必然结果,化解各主体利益不均衡性是消除择校行为危害性的根本途径,建立兼顾公平与特色的双重系统是义务教育制度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山西省M贫困县基础教育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农村家庭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家长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针对调查结果对该省农村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提出要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及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择校热"是我国教育界长期讨论的热点,从为什么择校、择校择什么、择校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改善择校问题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衡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是我国义务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有“收费择校”“关系择校”和“权利择校”之分,尤其是“收费择校”,教育理论界对此褒贬不一。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综合分析各家之言,以期对90年代以来我国择校问题的研究进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吴丹英 《教育科学》2012,28(1):6-12
义务教育择校现象涉及的教育政策主体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学校、择校家长及学生、择校弱势群体等。各主体历经16年的博弈已深陷于择校困境之中。基于此,从博弈论角度探求其各自的价值取向及诉求,建构和分析各主体之间博弈模型,对择校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合理的解释,审视当前的教育政策制度缺陷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机制的介入是产生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主要动因。择校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择校形式的合理性,择校费的合法性以及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成为目前争论的焦点,从而引发了针对改革原有公共教育体制的三种不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2003近十年来,我国学从中外两个角度,对义务教育择校的本质、利弊和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西方择校制度是市场导向的结果,是政府参与的一项改革制度;我国择校制度是家长的一种自发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对家长的择校进行限制。学从不同角度对择校问题的认识褒贬不一。择校问题研究的现状表现为:认识逐步深入、多元,但理论研究不深;对西方择校问题的研究不足,评介多借鉴少;对解决择校的措施研究不足。择校问题远没解决,有关择校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5):141-142
在我国义务教育由不均衡阶段向均衡阶段过渡的时期,择校问题是一大难题,影响教育公平,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择校问题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当前优质教育短缺、分配不均衡矛盾的产物。本文基于素质教育理论、规制理论以及寻租理论,认为解决我国择校问题的根本路径就是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又离不开择校问题的解决。为此,应从遏制规制中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方面着手,让公民拥有均衡地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进而解决择校难题,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绪华 《时代教育》2012,(19):224-225
教育的均衡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前进的方向,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择校现象近几年愈演愈烈,如何看待这种自发产生的现象,如何解决择校问题成为现阶段义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择校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择校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义务教育择校何去何从——兼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义务教育择校的非议颇多,然而客观剖析,义务教育择校的存在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当前情况下,我们应该正视其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客观现实,确立对待义务教育择校的应有价值取向,从而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和具有操作性的义务教育择校机制提供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的问题。政策本身的有限性、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人才观念陈旧落后是导致择校政策执行失真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采取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均衡教育资源,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切断利益链等措施,义务教育择校政策才能够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4.
当下择校风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有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对人们的长期影响,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及家长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效益期待等。择校会产生不利于学校之间均衡化发展、滋生教育腐败以及导致班额过大,影响教学质量等。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有反对和支持两种观点.原因在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家长向往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解决学生与学校的供求矛盾,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接受择校;其次建立学校评估制度,探寻为学生和家长接受的择校方式;第三政府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分数、金钱和权力基础上的择校机会博弈背离了义务教育对公民而言公平和公正的制度理念,动摇了义务教育对儿童生命自主、自由发展的权利根基。基于公民权利和儿童权利保障的义务教育择校政策要求在教育性质上坚持从应试教育走向公民教育,在学校特征定位上从同质性教育导向标准化办学和特色化教育,在择校的具体保障上实现从历史、市场博弈转向正义补偿。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在分数、金钱和权力基础上的机会博弈择校,背离了义务教育对公民而言公平和公正的制度理念,动摇了义务教育对儿童生命自主、自由发展的权利根基。公民拥有平等享受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权利和儿童享有生命自主、自由权利是义务教育择校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基础。因此,基于公民权利和儿童权利保障的义务教育择校政策,要求在教育性质上坚持从应试教育走向公民教育,在学校特征定位上从同质性教育导向标准化办学和特色化教育,在"择校"的具体保障上实现从历史、市场博弈转向正义补偿。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文教资料》2012,(8):126-127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一大"痼疾"。根据对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任何模式化的完美解决方案,最终似乎都难逃社会环境带来的政策约束。本文尝试从原因、效果两个维度对中外择校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相关启示,以期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择校现象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择校政策也已经有很多国家在实行。探讨了这一现象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产生的必然性,并观照了美、英、加三国择校政策的实施,经过思考,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国情下应该借鉴外国的一些经验做法,但并不适宜在全国范围内鼓励择校。  相似文献   

20.
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重要亮点。多年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不公问题突出表现为择校现象,群众最为关切,反映极其强烈,成为困扰义务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