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就目前小学阶段重课内应试、轻课外阅读积累的现状,提出小学应发挥图书馆员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改善学生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学生因外在条件的限制,课外阅读能力比城镇学生相对低下。农村初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3.
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力和兴趣,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阅读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面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作为多年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帮学生推荐合适的书、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交给方法指导阅读、鼓励先进培养阅读习惯五个途径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为他们实践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建梅 《科教文汇》2014,(29):184-185
阅读既是人们接受人文知识和提高人文素养的主要渠道,也是人们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意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不能仅仅看作是课内阅读教学的扩展与补充,应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兴趣为长期目标。本文以接力阅读实践为纽带,从课外阅读路径、阅读的评价原则及阅读的策略等方面浅谈如何让有效的评价促进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唐利梅 《科教文汇》2010,(8):150-150,170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新教材从初中的后半阶段起,特别是高中阶段要求中学生在听说领先的基础上全面发展阅读能力。在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关于阅读是这样表述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整个中学阶段教学的重点。英语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中,搞好阅读训练至关重要。课前预习,培养能力,实施篇章教学,强化阅读方法训练,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爱娟 《科教文汇》2008,(14):72-7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使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积累、汲取原始素材;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使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积累、汲取原始素材;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阐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三种方法,从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再加以教师的检查强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让阅读成为语文课堂活跃起来的兴奋剂,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反思当今的课外阅读现状,寻找缺失。结合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出发,以各种形式和方法为孩子开辟阅读的绿色通道,激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领略语言文字的"美",积累内化,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我们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在知识激增的今天,只有让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让语文素养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课堂阅读教学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奠定基础和提供方法,教师也应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学会思考,陶冶情操,服务课堂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新课程目标之一。读好数学题目是根本;读懂数学书是关键;注重课外阅读与拓展。  相似文献   

15.
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英语学习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预习习惯的养成,课堂导读的参与,读后练习的操练,课外阅读的形成和学生主体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读名著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外阅读最好是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名著可以使人变得滔滔不绝,才思敏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也会加快学生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的速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减少了儿童学写作文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7.
李印春 《科教文汇》2009,(23):123-123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积累材料,采取的指导措施一是指导课外阅读,选择课外阅读内容,确定课外阅读文章,用三点读书法,即整体感知全文特点、点读全文、研读疑难问题。多读优秀作品,精读典范文章,揣摩写法,熟读警句妙语。二是培养写作兴趣,一方面指导观察生活;另一方面,组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写多练。三是与平时的阅读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看重学生在积累、感悟和创造的能力,这就需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让学生跳出课堂,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鼓励学生把自己读完后的所思、所得用笔记的形式记下来。做读书笔记的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过程,它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创造能力。同时,“厚积薄发”,做读书笔记,能够以读促写。  相似文献   

19.
朱小刚 《知识窗》2014,(18):36-36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课外阅读是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丰富作文内容。这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写作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非英语专业课外英语阅读问卷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课外英语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文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课外阅读量低,材料来源主要是课本,材料类型单一,阅读习惯不良,以及阅读技巧欠缺。大学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扩充阅读材料类型,并且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和监督。学生课外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