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章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124-126
在"词本位"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汉字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汉字几乎成了汉语学习的障碍。"字本位"理论是针对汉语自身特点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也已显示出其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理论发展尚未完善,实践也并未充分,"字本位"理论和教学法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对"字本位"理论进行了思考,并考察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使汉字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字本位”思想与“词本位”思想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汉字是汉语言学习的基础,本文从对外汉字教学的角度受“字本位”思想启发分析汉字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刘颂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样性问题》^[1]一文中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词本位”与“字本位”教学方法的结合。本文通过对“字本位”和“词本位”两种汉语语言观的对比后指出,“字本位”教学方法可以而且应该吸收“词本位”教学方法中某些合理、积极的因素,但是,要将建立在这两种不同汉语语言观基础上的存在本质区别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4.
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各种“本位”说接连出现,从“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到“小句本位”.“字本位”的提出者,企图换一种眼光,结合汉语特点,从汉语本身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一条新路.它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立论精神,试图实现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和现代语言学与汉语传统研究的结合.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理论的阐释和研究,对运用“字本位”理论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字本位”理论在语言学界是一个新兴而有争议的理论,文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界一方面应有选择地从中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来改进我们的认识,进而改进我们的教学,另一方面也不可无限扩大“字本位”理论对教学的影响。我们不能否认“词”在汉语中的这一特殊地位,字的教学也并不能取代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实施"字本位"方法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字本位”理论把“字”看作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提出汉语的生成机制是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离心、向心两种结构方式逐层扩展,形成各级字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以“字”为核心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然会具有更高的效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词的能产性与常用性这对矛盾.由此,本文提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在传统的逐词处理的基础上,穿插国内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组词扩词法”,并以比较多样的手段加以强化.本着这一原则,作者于2003~2004学年第2学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汉语言系2-2A和2-2B两个平行班的口语课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实验.实验持续一个学期,经初、中、末3次专项水平测试检验,发现实验班的词汇水平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班,其平均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检验).由此验证了在词汇教学中合理运用“字本位”方法可以实现更高效率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汉语中语素、汉字和词三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意在把以汉字(语素)为本位的教学和以词汇为本位的教学进行系统科学的优缺点比较,并在比较中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汉字、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各类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得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8.
由徐通锵首创的字本位理论自问世以来,学界在该理论的应用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文章试图对当前字本位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具体包括对字本位理论及字本位教学法概述、字本位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对外汉语语法及语音教学四个方面的内容。据此认为,字本位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既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无法克服的弊端,在后期的发展中,学界不仅要在理论上继续钻研,更要在实践领域积极推进,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读写缺失的现象,归其原因在于汉字教学的严重滞后。应在字本位理论框架内,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出发,发挥汉字字形特殊的表义功能以及形声字的表音功能,提高学生认读和书写汉字的能力,从而整体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对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的研究开始,人们先是发现外国学生对汉语成语的学习存在着“兴趣+难题”的矛盾。在探讨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过程中,人们日渐发现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存在着另一对矛盾,即“重要+不重视”。在综述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建立以“字”本位理论为指导的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从汉字教学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汉字教学为出发点,通过对汉语教学本位问题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的历史回顾与理性思考,探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遵循汉字、语素和词汇并重的基本原则,建立有别于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word-based and charac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It also makes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rational reflection of the origin,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base stud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The writer thinks tha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we should follow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hinese characters,morphemes and vocabularies and set up a model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体系中,缺乏一种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有针对性的本位理论的探讨.因此,本文针对汉语的本位问题开展研究,概述五种主要本位理论,进而重点理性、明晰、客观地剖析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特点,突出口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难点,由此来说明适合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本位理论是"小句本位".  相似文献   

13.
"字本位"理论是在"词本位"理论对汉语语法理论解释力不从心的时候,汉语语法研究者所做出的突破。它指出了汉语和印欧语的重要区别,摆脱了印欧语的眼光。虽然"字本位"理论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字在传统语文学研究和现代汉语研究中都具有特殊性和重要地位。在梳理汉语研究中各种本位观的基础上,论述了徐通锵的字本位理论的创建、发展及贡献,进而讨论字本位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英汉对比观照下的语义单位本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基本对比单位是什么?学界对此展开了尖锐的争论。在关于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字本位”和“词本位”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启迪下,文章提出“语义单位本位”一说。首先运用现代语义学最新研究成果,探究语义单位本位的理论依据;接着从国俗语义角度加以诠释;进而从词语的概念意义的演进揭示语义单位本位的必然性及其对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潜在影响。最后得出结论:语义单位是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基本单位,即语义单位本位。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汉字成为汉语教学的附庸,没有能够发挥出其在汉语学习中应有的作用。"字本位"理论的问世试图使汉语语法研究和汉语教学摆脱"印欧语的眼光",走一条真正属于汉语自己的教学研究路子。本文在简要介绍字本位理论的基础之上,从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汉语社团的思维方式;在字的学习方面如何兼顾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怎样帮助学生学会认清汉字的理据三个方面,对在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怎样应用"字本位"理论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重视汉字教学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遗憾的是,汉字教学作为汉语学习中最基本的一项言语技能,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面对21世纪遍布全球的"中国热""汉语热""汉字热",如何发挥汉字的优点,科学认读并运用汉字,值得我们共同探索.本文将针对对外汉字教学现状,结合语言学中字本位理论,思考对外汉字教学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立足字本位理论,在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各个层次作了探讨,认为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利用"字本位"这一凸显汉语特点的理论,会方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记忆、掌握汉语,更好地促进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梳理中国传统语言学"字本位"原则的脉络出发,举出各种事实,分别说明了在历史汉语书面语(文言)和现代汉语书面语(白话)中,汉字对汉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现代"字本位"理论从汉语特点出发的主要精神。同时也从理论上和语言事实上说明了汉字与汉语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符号系统,相互的关系密切但并不绝对对等,把"字"移植作为语言单位,造成"字"与词的混淆,必然会遇到诸多背离语言事实、产生理论混乱的问题,是现代"字本位"理论无法解决的。文章也反驳了一些自称"字本位"却颠覆常识的谬误说法,主张将这些说法彻底澄清,不使严肃、有意义问题的讨论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20.
韩爽 《文教资料》2009,(25):44-45
"字本位"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汉语语言学理论,从徐通锵先生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该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理论语言学界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与主流语法研究对"字本位"的相对漠视形成对比的是,在应用领域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方面,它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