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 一、这是一篇说明想象作用的说明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二、作者在说明想象作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了想象的产生、想象的特点及进行科学想象的条件,这与说明中心有什么关系? [阅读入门指津] 这篇文章属于阐明事理的科学说明文,比较难理解,下面先就课文中涉及到的几个名词术语作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2.
【总体阅读思考】 1、这篇介绍海洋知识的说明文,立意深、构思巧、写法活,仔细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2.说明的序列有时间式、空间式、程序式、并列式、推进式、总分式等,仔细阅读课文,你认为本文采用的是哪种说明序列?为什么? 3、木文采用了解释、举例、数字、对比、引用等说明方法,仔细阅读课文,你认为哪几种是主要的?在使用这几种说明方法时有什么特点?结合课文举例说明。 4、本文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使人读后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写一篇500字以内的读后感,谈谈你读后的感受。【阅读入门指津】 1、为什么说这篇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立意深、构思巧、写法活?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总体阅读思考】一、《珍珠》这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二、《珍珠》这课书是怎样围绕说明重点选择材料的? 三、“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三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四、每一部分说明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除了以上四个问题外,还要注意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按以上四个问题进行阅读,就能从整体到局部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阅读入门指津】一、《珍珠》这篇说明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人们怎样人工养殖珍珠。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问疑解难〕 1、说明文有没有关于“要素”的提法? 所谓“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说明文能够独立成为一种体裁,也有构成其存在的因素,只是目前暂时没有“说明的要素”这样提罢了,那么在写作和阅读说明文时要着重注意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三个方面;说明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这三方面将在下文分别说明。 2、怎样分析作者抓取的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能否达到说明的目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分析作者如何抓取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分析说明的过程入手。事物的特征是受事物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阅读是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题型。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而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法。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题型一: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6.
【总体阅读思考】写说明文要“言之有序”,读说明文,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序”,才能掌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内容。阅读《海光》首先要掌握这篇文章的说明次序。有两道阅读思考题: 一、《海光》的整体结构如何?它是怎样按事理安排逻辑顺序的? 二、每节说明的逻辑顺序有什么特点,各层次间是怎样关联的? 其次,对于人们生疏事物的说明,往往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阅读时认真体会比喻说明对于说明事物的特点所起的作用。【阅读入门指津】这是篇说明海里发光现象的文章。读者中可能有人见过海里的发光现象,而大多数读者没有见到过,那么要向人们介绍“海光”,首先要说明海光是个什么样子。用“绚丽的海光”这个标题,鲜明而引人注目。先说明了海光是什么样子,那么下一步就该说这光是如何产生的,是什么东西在发光,这是紧接着海光现象而产生的疑问,用“光从哪里来”这样的标题进行说明,顺理成章。当说明了这些光是海洋中的生物“从细菌到鱼类,从小虾到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语文教学,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怎样克服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认为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程序,让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这一类文章的规律。阅读程序是为了达到一定的阅读教学目的而安排的阶段、步骤。科学的阅读程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进行说明文的阅读教学时,可让学生按这样四个步骤:即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理清文章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品味说明的语言。阅读说明文,先要搞清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具有  相似文献   

8.
[总体阅读思考] 自读这篇课文,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本文在介绍“花粉”时,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介绍有关知识? 二、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在通篇文字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与记叙文的明显不同? [阅读入门指津] 1、本文很短,仅有5个自然段,不足一千字,请仔细阅读,并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  相似文献   

9.
一.小作文写一篇短文,介绍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作文要求]1.不拟题目;2.用两三种说明方法;3.不超过200字。[审题指导]首先要明确体裁,“介绍”的文字为说明文;其次要明确“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有哪些?一般方法为:①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②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③注意说明顺序;④分析说明文的结构;⑤分析说明语言。五方面不要面面俱到,200字的短文也不可能写得面面俱到。《评分标准》说:“其中①②项必须介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本单元学习,应着重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本单元四篇课文中,三篇都是说明文,它们以介绍知识为主,主要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我的“长生果”》是一篇散文,语言具有文学性。我们要认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重点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安排结构层次的,理出作者的思路。在自学三篇说明文时,可运用说明文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侯志中 《读写月报》2023,(27):32-35
<正>先来看一个教学镜头。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先来梳理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说明文学习需要我们掌握四个知识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师:一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找?生:开头、结尾、文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师:我们可以根据说明对象将说明文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2.
思路与技巧     
《新作文》2006,(1)
做说明文的阅读题,可以从这里入手: 一、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说明文教学存在"教学过程模式化"、"教学内容重复化"、"课外拓展过度化"等问题.教师们一般都"以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研究作者怎样把这些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这样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教学板块大致可划分为四块:读通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教学点也总是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文章结构等基本知识上打转.这样的教学设计本无可非议,但如果每一篇说明文都作此设计、都这样教和学,那么"这一篇"与"那一篇"的区别在哪里?"这一篇"的教学价值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第三册的重点。说明方法作为作者对事物或道理具体入微地说明的手段,学会辨析各种说明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写作的根本目的。如何辨析说明方法呢?可以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明确一段文章或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分析作者是怎样将说明的对象向读者作介绍的,在平时的阅读中深入思考,反复训练,才能辨析清楚。  相似文献   

15.
一、自学目的1、了解科学说明文的特点,注意说明的顺序;2、了解精确的数据对具体说明事物的作用;3、懂得有关泥石流的一般知识。二、自学重点懂得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与准确反映事物特征的关系。三、课文导读这篇课文4——10自然段运用了记述这种表达方式,那么,这篇课文是不是记叙文呢?这要看两点:其一是课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二是课文中记述的目的是什么:是给读者以知识,还是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提示 从文题上(尤其是副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以“深”与“浅”这一对反义词为例,介绍学习词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的一篇说明文。作者采剐举实例的说明方法,按总分式结构展开说明。 第一段即第一部分,介绍掌握词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语段仍按总分式结构分两层介绍,中心句是“真正掌握丰富的词汇,必须下番功夫”。如何下苦功?作者按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逻辑顺序,用“第一”之类的序数词标志语,介绍了三个具体方法、步骤:理解词义,这是学习词汇的第一步;了解相近的同义词,这是进一步的扩  相似文献   

17.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巩固说明文学习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科普文学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说明文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能力。 2.了解本单元几篇说明文的不同特点,懂得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和不同的写作目的,采取不同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按合理的顺序说明事物。 (三)教学难点怎样抓住特征说明;按逻辑顺序说明事物。 (四)知识点 1.合理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确定合理顺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五篇科普说明文的写作顺序、结构与说明内容的关系,说明文体在初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本单元属于科普说明文,重点是把握说明顺序、文章组织思路的结构,了解科普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安排说明文的写作顺序,要先想清楚说明的目的是什么,因目的不同,文章结构、内容和顺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学生在做课外阅读理解题时对文章的理解不到位,答题很难答到点子上,甚至于课内阅读部分也有不少孩子答题很不准确。出现这样的情形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语文的阅读课上,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是要教给他们细嚼慢咽分析课文的方法?教给他们什么是记叙文的六要素?什么是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什么是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顺序?还是什么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论据类型?但这一切在十多年以后,学生的记忆中还能剩下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总体阅读思考】一、决速阅读,边读边写,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二、作者一开头用焦尾琴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开头,有何好处? 三、耳朵的作用主要有哪两项?作者在说明“耳朵不仅是听话的器官,还是讲话的器官”时,采用了哪几种方法? 四、列举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