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教育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带来农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潜藏着对教育的巨大需求。然而,当前的农村教育却偏离了服务于农村发展的轨道,实行的是考试升学教育模式。因此,农村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潜藏着对教育的巨大需求,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不断加强和健全农村教育的功能,确保农村教育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浅谈农村教育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带来农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农村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依据年龄进行分类 ,确定实施转移的范围 ;建议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 ,既立足当前 ,又考虑长远 ,有目标、分阶段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提高农民受教育层次 ,是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劳动转移理论忽略了对转移能力、就业能力、受教育水平的研究,教育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很大,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基于该结论从现实国情出发,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提出对策增加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关键.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杨旭玲 《教育艺术》2008,(10):72-74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经济转移,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村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水平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劳动转移理论忽略了对转移能力、就业能力、受教育水平的研究,教育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很大,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本基于该结论从现实国情出发,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提出对策:增加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转移劳动力中,素质相对较高的一部分人已不满足于接受最基础的职业训练,而产生了接受高层次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和愿望.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将会产生极大的高等教育需求.文章通过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体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要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就地转移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而在就地转移的过程中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最后以四川省三个县的石材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对政府在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过程中所起作用及工作重心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衡水市是农村人口占 80 %以上的农业大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 ,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如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加快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受教育水平较低、转移就业缺乏稳定性和有序性等困境。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有效转移的重要渠道。要顺利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因此,提出以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对策,实现职业教育和劳动转移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久艰巨的任务。在现阶段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城市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下,非就地转移的小城镇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结合起来,有着城市不可达到的优点。建设小城镇不能只讲求量多面广,要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着眼于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采取非均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有重点、有规划地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大主要障碍,揭示了在现阶段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的调查,对农村流动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土地处置方式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现在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使得农村土地难以流转从而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和转移,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阻碍了现代农业制度的建立。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劳动力对接受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迫切性,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要求。为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深入探讨职业教育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将继续,他们将继续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针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现状,从培育其人力资本流量和存量视角,结合实例,提出了打造服务型政府、丰富培训内涵等四个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从法律层面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并不断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担负起对农民工管理、服务的法定责任,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不断完善劳动法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由于产业间收入的差异的刺激而造成劳动者对高收入的向往和行为取向,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状况没有直接关联;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劳动者被排挤出劳动岗位成为闲置的劳动者需要转移到其他行业;对此理论和实践都足以证明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澄清两者关系的目的在于引起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高度重视,而不能被自发形成的农工潮现象所迷惑,从而切实制定相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