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新解读作为文化思潮的"垮掉一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垮掉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学流派,被奉为“后现代主义”学的先驱和嬉皮运动的鼻祖,也是受到毁誉最多的反化群体之一。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读作为化思潮的“垮掉一代”,对理解当代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化和社会生活,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2.
"垮掉的一代"文学与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文学主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的特征,但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并不完全对立。以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流派——“垮掉的一代”文学为例,对社会现实激烈的反叛、对自身命运清醒的认识以及特定的文学观念等方面都能够证明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之间既互相区别、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诸力 《成长》2007,(7):19-20
在我小时候,每次看见穿着片儿鞋、挎着吉他在街上晃荡的返城知青。家里的长辈都会训诫我:“看看,‘文革’耽误的一代算是没出息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希望就在你们这一代身上了。”当然,我考上大学没多久,也沦为了“垮掉的一代”,身边的人指指戳戳,好像咱很没前途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垮掉的一代”是西方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反主流、反传统的放浪形骸一派,其在社会、政治、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不可谓不深。本文重在以“新新人类”为视角探讨中国当代纷繁的反叛潮流与其承继关系及秉质异同,希冀在重审和反观的同时获得肉体“自为”,灵魂自由飞翔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次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美国评论家约翰·霍尔姆斯说:一垮掉’这个词不只是令人厌烦、疲惫、困顿、不安,还意味着被驱使、用完、消耗、利用、精疲力竭,一种回归到最原始自然的直觉或意识时的感觉。简言之,它意味着他们情愿以一种并不耸人听闻的姿态驱使自己陷入困境”。“垮掉的一代”文学不仅仅涉及到20世纪50年代一部分美国青年的生活经历、精神创痛、思想心态,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侧面考察了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典范” ,[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寒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的诗歌可以说与中国唐朝文学诗歌的传统格格不入,在中国唐朝时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崇。然而,寒山诗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漂洋过海,在欧美国家的沃土上深深地扎下根来,受到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的欢迎。本文试图从寒山本人的生活经历、人物性格,寒山诗歌的诗体风格、诗话传统,以及欧美人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探讨,得出寒山诗歌在异国他乡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美国“垮掉的一代”运动视禅宗思想为前进的灯火和精神的支柱。该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和艾伦·金斯伯格由最初追求外在的“跨掉”到后来转变为寻求内在的精神上的指引,这一转变渗透着东方禅宗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同时,受到东方禅宗思想影响的“垮掉的一代”文学因提倡精神的自由表达而特点鲜明,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当一些人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对“90后”评头论足、横加指责的时候,似乎忘掉了类似于“9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评论也曾落在“70后”“80后”的身上!  相似文献   

9.
"垮掉一代"在其社会体制的重压下,精神空间一再萎缩,他们体会到了"奔驰的资本主义"富裕光鲜表面下的不幸和无奈,开始对其反自然、反人性的一面进行反抗。最初他们用疯狂行为来进行反抗,但最终发现一味寻求欲望的宣泄无从使心灵得到安宁,无从提供生命的意义,甚至导致自身生命力的消耗和意志的沉沦,其代表人物凯鲁亚克等遂转向东方禅宗以求心灵解脱。无论是疯狂的个人自由还是内省式的佛禅,都无法改变外部世界。因此,"垮掉一代"应当转身回到"滚滚红尘"中去并摆脱狭隘的自我,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走向民众,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0.
"垮掉一代"的精神并不像字面意义揭示的那么简单,从社会文化背景、精神和文化渊源、美国文学传统三个方面探索"垮掉一代"的精神实质,突出其精神中反传统反体制,追求自我和自由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期的美国经历了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与腾飞和高压政治的洗礼。在这样一个看似欣欣向荣的社会中,敏锐的人们看到了在大工业社会下人本身价值的缺失,于是掀起了一场用极端方式实现人本的运动“垮掉一代”,垮掉一代的青年们执着于“颠覆主流、逆反即成”在社会认知、行为道德准则与文学创作上表现出带有强烈后现代性的口语特点和非线性。  相似文献   

12.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个作家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流派——"垮掉派文学"。"The Beat Generation"在翻译成中文时除了被译作"垮掉的一代",还被译作"疲惫的一代",显然,前一种翻译更为大众所熟知。但相比后一种翻译,"垮掉的一代"存在着明显的误读。该文将从文学和文化角度对"The Beat Generation"的中文翻译"垮掉的一代"的翻译误读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尝试还原它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亮  郜媛  杨洁 《考试周刊》2011,(13):34-35
小说《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近代文学史上的奇迹。小说反叛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摒弃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追求无拘无束的自我表达,逃离物化的都市,寻找心灵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认为小说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不安于传统、逃避现实、追寻刺激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精神状态。主人公多次横穿美国大陆时所走的路正是"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新课标中的“对话”理论理解不够正确,从而导致学生“误读”课文:一是用“教学对话”代替“阅读对话”,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机会;二是用“外显的对话”代替“隐性的对话”,放弃了纠正“误读”的责任;三是对“对话”理论过于迷信和盲从。正确理解了“对话”,才能力避学生“误读”。  相似文献   

16.
17.
夏志清先生称祢衡"是那种‘垮掉的一代’的儒生",这与由祢衡的人生悲剧而得出的"戒骄戒躁""慎言慎行"之类的"现代启示"有相通之处。这一论断及相关"现代启示"对祢衡之狂的深意以及儒家的道统论缺乏"了解之同情",但同时亦渊源有自。综观历史评价,秉持与"家训体"或"通鉴体"相近的原则,对于祢衡其人其事,往往贬多于褒。而褒扬祢衡者,只要不是出于对曹操的成见,亦多立足于其反抗权贵、维护道统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垮掉一代的精神探索与《在路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生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垮掉派运动挑战由冷战狂热与清教传统共同创造的高压社会和主流文化.垮掉一代在本质上是叛逆者和探索者.这场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对压抑人性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叛逆和探寻新的信仰、探寻如何在现代世界维护和发展人性所做的精神探索.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最全面地表现了垮掉一代的生活方式和最深刻地探索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身上的弱点,可以说是垮掉派运动发展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19.
“老派美国”与“垮掉份子”的对立和冲突,是“垮掉派”通过他们的文学来刻意塑造的。“垮掉派”的自我是形象建构和身份认同的产物,建立在对于“它者”的想象以及主体与它者的复杂关系中。  相似文献   

20.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有一群人成为举国上下频频点赞的对象。他们年轻有为、积极主动、冲锋陷阵、不惧生死,为抗疫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90后""00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曾用"抗疫一线的主力军"来形容他们,又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