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对于“姐妹之谊”主题的展示在新时期以后呈现出了三个方向:对于往昔的依恋,对于现实的抗争,以及对于未来的探问。它们共同构成了女性在现实中的方舟寻求。而这种寻求不可避免地要与现实发生碰撞,常常会被后者残酷地打断。于是该主题又在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上分别展开,这个过程深化了女性对于自身及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李炜 《黑河教育》2011,(10):55-55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讲述了黑人女性西莉从受压迫、逆来顺受.转变为独立自主新女性的故事。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姐妹情谊在黑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苏珊·格拉斯佩尔的短篇小说《同命人审案》(A Jury of Her Peers)体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被认为是美国第二时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同命人"为标题将作品中几位女性置于"姐妹情谊"的关系模式之中。"姐妹情谊"的抒写既体现了苏珊·格拉斯佩尔鲜明的女性意识,也传达出她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及对女性如何摆脱困境道路的找寻。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探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爱》中的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寻求,并最终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以及黑人妇女之间的姐妹情谊。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6,(3):43-48
"非我"的身份来源于女权主义对自身的诉求,由男性意识构建成的社会权力压迫下的反抗构成它的存在环境。"真我"的身份来自于对主体意识的认识,实现真正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是它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中间状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当女性不再把自己当作战争中的斗士,也不再禁锢于自己仅仅作为"女性"的性别角色,作为"人"的意识开始显现,这也是主体意识真正的觉醒。本文试图就这三个方面探讨女性艺术家在当代女性艺术中的身份与话语,阐述当代女性艺术家如何在作品中对自我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6.
艾丽斯·沃克于1982年出版了小说《紫颜色》,该书当年就成了人们竞相争读的畅销书。小说非常理性地描述了黑人女性走出黑暗,挣脱枷锁从而走向新生的曲折过程。《紫颜色》的成功在于它为黑人妇女指出了走怎样一条解放之路并在现实面前应做何种选择的问题。本论文主要把西丽女性主体丧失的内外因分析作为前提,然后进一步分析西丽女性主体建立的内外途径,探讨西丽追寻真实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文学,导致了姐妹情谊书写的“空白之页”。90年代的中国,女性主义写作高潮迭起,女作家们冲破了种种男权中心话语的压制,勇敢地正面抒写了确实存在的女性情谊。全文通过对陈染小说所蕴涵的姐妹情谊的论述,高度肯定了陈染为突破男权中心话语和建构女性话语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同时分析了由于文化的禁忌,其姐妹情谊的书写带有拒绝社会认同的边缘人格色彩。  相似文献   

8.
从世纪初女性的初步觉醒,到世纪末女性意识的全面提升,在这一发展之旅上,女性在对异性、婚姻失望之后,都不约而同的以对"姐妹情谊"的书写作为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她们把对"姐妹情谊"的书写作为一种自觉的话语方式来解构、对抗男权话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女性情谊”为视点,记述新时期女性文学在“五四”时期复苏的女性意识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双重作用下的发展沿革,指出文本中女性叙事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并进而阐释产生局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新全球化时代,女性身份愈来愈碎片化、流动化,女性身份的实现越来越艰难。在新全球化时代女性身份具有多样性与策略性,女性共同体具有假定性与有限性,但“妇女”作为女性身份存在具有必要性,有利于发掘女性在新全球化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化身份认同和边缘学自我批评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相得益彰,同为研究美国文学领域中的重要因素。步入20世纪中后期,由于黑人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得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不断显现,一大批优秀黑人女性作家产生,为这一时期的黑人女性文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拓展了美国文学的研究思路。对于黑人女性文学而言,女性文化身份的认同是研究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关键。女性身份认同的研究可以重新构建人们的思维方式,颠覆人们心中传统的看待女性的特定模式,同时也为其他种族了解黑人女性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在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女性逐渐走出封建家庭的高墙,走进学校,走上社会进行自由的社交.这使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分享丰富的内心生活,对男权意识的反抗,互相提供和接受物质支持与精神援助等)得以以独立、健康的面目出现了.中国现当代的女作家们以细腻敏感的触角捕捉到了这种姐妹情谊的存在,在作品中传达了被男性作家所忽略的女性生存的一种真实,也表现了她们对女性合理生存状况、女性自我思考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三个时期产生了相对集中的对女性文学批评进行的批评,即1986年、1989年前后和1995年至今。这些批评包括总体上对女性文学批评的评价、以批评主体为出发点的分析、对批评方法和理论的反思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尤其1995年以后,反思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对国内女性文学批评负面影响的评论增多,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批评家们也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但我们不可因此忽视国内女性文学批评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影响下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墨西哥裔女性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代表作。这部女性发展小说描写了墨西哥裔美国女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境况。作者以一种儿童的沉默来反映自己生活周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表达了摆脱传统西裔女性悲剧命运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鲁迅《伤逝》与亦舒《我的前半生》中女性观点的异同:两人皆强调经济和人格的独立,认同它们在爱情婚姻中的重要地位;对悲剧的产生鲁迅强调社会的作用,亦舒认为是个人的原因;对“姐妹情谊”的忽视与重视。最后对两人女性观点中的局限性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批评。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在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女性逐渐走出封建家庭的高墙,走进学校,走上社会进行自由的社交,这使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分享丰富的内心生活,对男权意识的反抗,互相提供和接受物质支持与精神援助等)得以以独立、健康的面目出现了,中国当代的女作家们以细腻敏感的触角捕捉到了这种姐妹情谊的存在,在作品中传达了被男性作家所忽略的女性生存的一种真实,也表现了她们对女性合理生存状况、女性自我思考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7.
黄碧云的女性书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令人激赏.与众多的女性主义文本一样,她的小说中充满了去势男人.在深入描绘去势男人过程中,她破除了"男性品质"的虚假论述,这是女性主体性确立的一个前提.她揭露男性眨低女性善妒的话语,重笔书写了女性与女性之间深厚的姐妹情谊,显示了女性的胸怀与坚忍.黄碧云从早期女子为求反抗化身为巫写到现代女性离弃母职,走向独立,实现了对男权社会最终的反抗与颠覆.而黄碧云女性书写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女性书写,既然男性建筑的文明已坍塌,她当然可以凭借自己身为女性的观点来探索理性与混乱,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自由与生命等等的命题,而这,就是她一直运用的独特手法--魔幻现实主义最深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观的共享是黑人女性“姐妹情谊”的一个部分。在男权处于支配地位的世界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和物质双重保证。莫里森在其创作中继承了这一黑人女性书写的传统,同时她对姐妹情谊的传统概念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观的共享是黑人女性"姐妹情谊"的一个部分。在男权处于支配地位的世界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和物质双重保证。莫里森在其创作中继承了这一黑人女性书写的传统,同时她对姐妹情谊的传统概念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黑人女性文学是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最为突出的课题,而身份认同既是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母题、同时也是研究黑人女性文学的关键。对黑人女性文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进行概览并评述其优缺点,有助于深刻理解黑人女性文学、推进黑人女性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