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逆反心理 ,简单地说 ,就是指人们在接受外来信息的过程中 ,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 ,存在着一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这种心理 ,是当前搞好教学的一个严重障碍。科学地认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正确对待这种现象 ,是我们目前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逆反心理的出现 ,有着许多方面的原因。从现实上看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腐败现象。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现实中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确实把一些人的思想搞混乱了。就我们的教学本身来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它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又称受众逆向心理,属于情绪和态度的范畴。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在接收信息或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传统观念或受特定的信息背景或教育情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认知对立、心理抵触和心理抗拒状态。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山。青少年有了逆反心理,在接受教育时,就会通过逆向思维而产生种种“障碍意志”,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军事职业继续教育教学过程的特征 所谓教学过程,一般是指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经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它不是孤立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的—种,同其它社会现象有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它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和控制的三种成分。 军事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可以理解为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为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得军事职业发展所需要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军事职业继续教育教学过程是明确的军事人才培养过程 教育不是学员自发的行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力量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军事职业教育机构和教员作为国家和军  相似文献   

4.
心态决定命运。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青年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相对滞后,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身边的一些人和事甚至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心态容易失衡,以致在体育教学工作中造成不良的影响,有时还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酿成悲剧。为此,探讨当前青年体育教师逆反心理现象及其对策,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教育事业,实现体育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一、青年体育教师逆反心理的成因(一)客观原因首先,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收入结构、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也在…  相似文献   

5.
政治理论教育中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教育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 ,严重地影响着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长期困扰着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有人认为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 ,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的一种本能。笔者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 ,发现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固然有种种原因 ,但既不是学生心理上的本能 ,也不是不能克服的“不治之症”。最主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问题。只要改进教学方法 ,讲究教学艺术 ,“逆反心理”是完全可以消解的。一、引发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教育有逆反心理是个非常复杂的问…  相似文献   

6.
郑建良 《中国教师》2009,(Z1):477-477
<正>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遇到个别学生不服从管理或顶撞教师,教师让他向东,他偏向西。这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  相似文献   

7.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在接受教育、规范、制约等刺激影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冷漠、拒绝或反感、讨厌等心理和行为表现。这种心理现象,多见于青年期。逆反心理的出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增大了宣传教育的难度。面对这种由历史、现实诸因素造成的情况,我们既不能对学生埋怨指责;也不能因为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心理”而放手不管。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认识“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从这种心理状态存在的现实出发,讲究教育的艺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逆反心理,通俗地讲即引导对象本来是赞成或者接受某一观点的,但由于引导不合适(如态度、方式、情绪等),使得教育对象产生排斥和抗拒的心理。具体说来,大约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徐吴英 《班主任》2005,(4):36-37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表现为对一切外力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教育心理学家把逆反心理描述为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势与特定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矛盾,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必须把握:  相似文献   

10.
增强学习兴趣,防止产生逆反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一、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逆反心理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的体验。也即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更容易在大学生中,特别在学某门课中出现。因为,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有些学生专门跟教师“作对”,比如练习动作时,教师要求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出现错误时,教师对他提出批评,他却不但不听,还与教师顶嘴,令教师十分头疼。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它是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的一种与一般人相反情绪体验的心理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如粜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就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消除不利因素,防止这种消极心理反应的发生。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由于  相似文献   

12.
<正> 外语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必修课,同时也是成人学员感到压力最大的一门课程。做为外语教师,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学员能以最佳的心境,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取得较好效果。一、发挥成人学员的生理优势这些已达生理成熟年龄的成人学员与正规高校的学生不一样,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成人学员中断了受教育的连续性。知识的不连贯,遗忘,年龄大,及社会、工作环境、家庭的种种要求和负担等诸多因素,构成了他们接受成人教育,尤其是外语学习的障碍,例如,由于机械记忆的最佳年龄已过,记外语单词的困难就大一些。而外语的句子乃至文章又是由逐个的单词构成,记不住单词必然影响理解原文,影响阅读速度,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减退学习外语兴趣。再例如,学员参差不齐的外语基础,不仅使学员感到外语学习困难重重。就是外语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也感到有一定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的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教师要求学生这样做、而学生却偏那样做,这种与教师的意愿相反的心理状态。通常称为“逆反心理”。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好奇心。比如: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到批评、人们越想看。总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种心理  相似文献   

14.
逆反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一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方产生和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背道而驰的心理和行为。逆反心理是社会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不系统、未定型、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无论是青年人、中年人或老年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青年人尤为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教育者相反的思想、理论观点及相反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等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表现为:一讲就烦,你要这样,他偏要那样,故意“对着干”。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往往受批评多,受赞誉少,因此,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二、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过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表现是:企图通过某种手段确立自已在群体中的中心地位,叫他人“俯首称巨”;或者便不惜侵犯他人的内心得到一时的满足。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都属于胆汁质型。三、猎奇心理,这是一种与  相似文献   

16.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教学”是从研究学员心理着眼,从积极创设学员学习的最佳心理着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启发式教学。它的特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活泼的情境作为揭示事物内在本质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寓教育于良好的心理情境之中。教员的工作是创设一定的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批评的现象,这种现象来自于心理称为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理产生抵触,对班集体冷漠,与老师感情疏远,老师要求做,他偏不做。强制着做了,也做不好。教师要求不做的事情,他反而积极做,这种心理对学生的成长、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必须矫正。  相似文献   

18.
正苏科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我省已全面推行实施,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农村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现象仍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极不合拍.初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逆反心理呢?初中物理教师又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呢?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一些体会.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根据心理学知识,影响心理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学角度讲,“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接受的阙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体验”,也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较为普遍,学生一且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产生严重对立情绪。中师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本来两极分化就严重,倘若差生再产生逆反心理,那就将极大影响物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唐代教育家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 道、授业、解惑也”。一般说来,凡教 师皆负有这三方面职能和作用。不过,作为担任公共课的政治教员,其主要责任则是“传道”和“解惑”两方面,即传马列之道、传革命之道,解学员思想认识之惑。这两方面的责任对政治教员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政治教员对自己担任的教学内容有精深的了解,把课讲好,更要求政治教员率先垂范,作好表率。因为假如一个政治教员讲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的话,即使他的课讲得很动听,也不会达到教书育人、启智育德的目的。他所传的“道”不会为学员所接受,更谈不上为学员解什么“惑”。可见,政治教员自身的表率作用对教学效果关系极大。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对此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