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以独特的眼光关注着女性世界,将梁家两姐妹不同的人生悲剧演绎得淋漓尽致。姐姐梁君璧,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女性,因爱生恨,导致了心灵从英豪到魔鬼的极度扭曲。妹妹梁冰玉,接受过高等教育,是个执著于个体生命尊严的知识女性,为争取爱的权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梁家两女性的性格、命运,代表了中国传统与新型两类女性的命运。霍达对这些女性的塑造,可以称得上对我国整个女性群体的经典归纳,是当代文坛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和叶广芩的《雾》的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独具匠心的小说整体框架,同时比较两部作品在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每部优秀作品的诞生,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艺术创造,每位作家都力图在自己的作品里,搭建一个浸有自我的情感体验、烙有自我的生命感悟的独特艺术世界。霍达在《穆斯林葬林礼》中(下称《葬礼》),就苦心营构了一个悲剧氛围笼罩下心灵嘶鸣的“葬礼世界”。在霍达的这个艺术天地里,她对两场民族大灾难的情绪贮存,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悲剧运命的切身体验,尤其是对他们不幸婚恋的苦涩品味,构成了“葬礼世界”的内在景观,而她全心塑铸的人物形象和精心布设的悲剧氛围则是“葬礼世界”中与之相应的外在景致。当艺术灵光射向这黑色的世界时,那…  相似文献   

4.
鲁慧 《现代语文》2009,(10):124-125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一书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轰动的反响,本文试图从爱情、婚姻、民族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充满着深沉悲剧意蕴的作品做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90年代是寻根文学的退潮期,但回族作家霍达写于1993年的《未穿的红嫁衣》,就具有对精神家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意识,这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一大创新。以社会转型期和文学发展思潮为背景,利用互文性、意象等理论,通过展现作品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秦屿风情,分析文中多处呈现的历史文本,解读红色、黑色意象,来挖掘作品中作家的寻根意识,探究这一时期作家产生寻根意识之缘由。  相似文献   

6.
霍达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礼》获得不少奖项,而其中一项便是中国最高文学奖。此著作曾以各种方式传播,直至今日,其文学影响力仍不减。在这部小说里,霍达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内容精彩纷呈,这些艺术形式中,其叙事手法的娴熟运用值得关注。作者采用不同的叙事手法,令文本的内容与形式交相辉映,呈现出不同的悲剧内容,产生历史厚重感和较强艺术魅力。本文借鉴小说叙事学和小说写作的相关理论,从时间的控制、空间的设定这两个方面,探讨增加叙事频率、设置悬念、戏中戏手法、平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并分析其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交响乐事业蓬勃发展,众多交响乐作品问世并获得广泛认可。这些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彰显着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交响乐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中提琴在中国交响乐中也起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在阐释中提琴的特点及其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中提琴在中国交响乐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姗姗 《考试周刊》2008,(17):61-62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尤其是塑造了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等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士性形象,揭示了她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体现女性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敏感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魏驰卓 《中国高校招生》2010,(7):F0002-F0002
魏驰卓,名跃进,号夫乾。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洛阳书画研究院院长、《河洛书画》主编、一级美术师。魏驰卓先生独创的金秋系列作品,将西方绘画作品风格巧妙的运用到中国绘画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个性,引进了中国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收藏界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白色是作品的主要基调。小说中的白色意象不仅体现了霍达对文学事业的虔诚、对美的执着、对主人公的原型饱含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象征作品中人物圣洁无染、纯真善良的精神品格,以及伊斯兰返朴归真的丧葬文化。白色意象使全书笼罩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带给读者难得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1.
霍达:纤毫浓情迎“九七”●罗唐据中国社会调查组研究会神州调查公司1996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兰州五地作的调查显示,当今中国青年最喜欢的20本书中,排名第一位的是经典名著《红楼梦》,而当代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位居第五,为当代作家的...  相似文献   

12.
钢琴是一种被广泛的应用于音乐演奏中的西洋乐器,它在中国的兴起以及被应用虽然比较晚,但是由于其具有音色独特、旋律优美的特点,深受我国音乐界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因此在我国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国的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演奏理念以及演奏风格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中国的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和演奏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目的在于让人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认识中国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3.
谭恩美作为当代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其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研究。作为一名移民美国的华裔,谭恩美在其作品中对中国的描写与形象的刻画有着独特之处。尤其是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描写中,能够通过具体故事的展开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大部头《穆斯林的葬礼》霍达著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定价;20.50元这是近20年来中国人写得最优美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被译成英、法、阿拉伯、孟加拉、乌尔都等多种文字出版,并获中国小说最高奖项──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部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而且各种钢琴作品在创作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创作特征和艺术情怀。研究一种艺术创作特点,可以依据调查法、文献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在传统和现代技法及作品创作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著名的创作方法,全面探究。本文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理念和特点入手,对钢琴作品风格上的特征、创作手法上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索一些作品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16.
对姜文个人独特的导演风格进行分析,并从其作品《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和《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结构、叙事、拍摄手法等角度入手,逐一进行分析,以期在导演个人的作品序列和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当中,对导演及其影片的时代性进行评论。还通过归纳姜文与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不同之处和作品中透露的中国电影生态文化,来评述姜文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一种流行于中国民间的装饰图案,决大多数都是中国祈吉纳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从古至今吉祥图案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工艺作品之中,将物象与人民的期望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怀,这种传承对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思想和艺术韩少功的散文以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独树一帜,厚重与真实,是其作品总的艺术风格。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一、领域广泛,思想敏锐、独特。韩少功对今日中国政治、经济、商业、道德等诸多主题都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做到了对一切貌似先进的,标示文明  相似文献   

19.
“素养”是指平常的修养,泛指人在某个领域内、的思想理论、知识、技能、经验、阅历、见识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水平。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应具备的修养除了涉及与钢琴有关的音乐修养外,还要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广泛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来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能力。只有具备以上素养,才能展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作家档案】霍达,女,回族。北京人,1945年11月26日生。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高级编剧,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无党派人士。自幼喜爱文学艺术。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1976年之后从事专业文艺创作,迄今已发表、出版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300万字。作品沉雄深厚、凝练典雅,兼备阳刚阴柔之美,独具亦史亦文之风。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补天裂》《未穿的红嫁衣》,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海魂》,大型历史电影剧本《秦皇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