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世纪60年代,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居,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同时展开。但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中国几乎完败于日本,落得个割地赔款的下场。后人在比较两国改革的成败时,多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本身进行比较。但事实上,早在那之前100多年,中日两国对待西学的态度,就已经为后来中日两国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中日科技传播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中日两国开始引进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但两国的科技传播模式有显著的差异,具体体现在科技传播的内核要素和外部条件各个方面.这种差异是由中日两国国家的性质不同所决定的,并导致不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张利 《科教文汇》2009,(26):235-235
中日两国在茶文化上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介绍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中日在历史上就有友好往来。日本在受到我国茶文化的深远影响下,发展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道。同时,提倡我们应该学习和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武义雪 《科技风》2012,(2):209+214
中日两国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邦国,但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古典庭园建筑所体现的差异也是其重要的方面.本文通过中日古典庭园建筑的表现特征旨在揭示两国庭园建筑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文化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中日文化交流、加强两国的了解以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5.
张榕 《科教文汇》2012,(1):92-93
"百节年为首",全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过新年的习俗。中国和日本也不例外,新年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标志着年岁新旧交替的节日。且中日两国过去都同为农耕社会,两国的思想文化、生产技术等交流源远流长。中国新年的一些习俗也随之传到日本,一部分习俗保留至今,另一部分则被赋予了日本独有的内涵。本文从中日新年的时间、准备、饮食等习俗进行浅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中日两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就业观念也在随之改变。通过问卷调查对中日两国大学生从就业准备情况、就业期望、就业态度及其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国毕业生就业意识的异同点,以便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宦熙 《科教文汇》2011,(16):135-136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由于两国语言都使用汉字,故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即"中日同形词"。中日同形词在意思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这给日汉互译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拟通过语料库的实例来考察比较典型的"关心"和"関心"这一对中日同形词,旨在探求中文的"关心"一词的日语译文规律。  相似文献   

8.
魏伟 《科教文汇》2010,(2):169-170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领先者,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都遭受到新的压力和机遇,同时也顺应时代发展作出调整。本文论述了两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由于两国语言都使用汉字,故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即中日同形词。中日同形词在意思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这给日汉互译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拟通过语料库的实例来考察比较典型的关心和関心这一对中日同形词,旨在探求中文的关心一词的日语译文规律。  相似文献   

10.
窦硕华 《科教文汇》2010,(19):79-80
在近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笔谈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笔谈记录成为今天我们研究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本文主要就三个时期的笔谈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领先者,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都遭受到新的压力和机遇,同时也顺应时代发展作出调整。本文论述了两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查阅日本专利文献,可充分利用其中的汉字汉字:中日文化的纽带中日两国有着数千年的交往史,古代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大量的文化、科技及生产知识,其中汉字的输入对日本民族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文字词汇为研究对象,将中日文字词汇交流的历史概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并分别论述各时期词汇交流的时代背景、特征及其意义和作用等。中日词汇交流是种双向交流、互相影响、融合的方式,但各时期有其主流。两国历史上长期的文字词汇交流共同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化沟通媒介使用中,手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手机短信,手机上网,手机游戏等功能在迅速普及中,也给青少年朋友在手机文化中活动或少的带来许多问题点.本文就中日两国青少年在手机文化中尤其是短信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日贸易对碳排放转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献金  李妍芳 《资源科学》2012,34(2):301-30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日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量较十年前增长了两倍多,然而日本的碳排放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中日两国是否由于贸易产生了碳排放转移现象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别分析了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中国和日本由于贸易引起的相应部门产生的碳排放转移量;利用LMDI法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和日本碳排放转移变化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这三年中国由于出口到日本引起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值要大于日本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值,中日贸易存在着碳排放转移现象。规模效应对转移至中国和日本的碳排放量在三年的变化一直起正向作用,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中国碳排放转移变化值都由负向作用变为正向作用,对日本则反之。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日本日中农林水产交流协会(简称日中农交)作为民间社会团体,是中国农学会在日本的长期协作交流单位,与中国农学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日中农交积极致力于中日两国民间农民、农业交流,在向我国引进日本农业新成果、组织日中农业专家及农民进行交流以及接收中国农业研修生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得到了中日两国政府和广大农业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范拓源 《科学学研究》2008,26(3):546-555
 创建世界创造中心需要产业技术升级,需要技术学习。而日本是技术学习成功的典范,也是中国主要技术来源国。中日技术转移与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发展潜力很大但现在存在若干不确定性因素。中国有必要加快从日本引进适合技术,利用国际产业调整时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东方科技协力会会长、农学博士,土壤专家川濑金次郎先生,早年曾在中国长春畜产专科学校任教,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为改善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增进中日两国民间友谊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日本的迅速崛起让世界瞩目,这与其成功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分不开。中日两国同受儒学文化圈的影响,在文化渊源、思想道德、伦理观上有诸多共同点,比较两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差异,更能给我国以启示,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我们可用他国卓有成效的做法补己之短。  相似文献   

20.
以《故乡》为例,对中日两国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