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日科苑》2005,(10):15-16
钱复光是江苏省淮安市农技战线的一名老兵:47年前他走出校门由苏南来到苏北,就投入了“旱改水”的大潮,先后经历了淮安市水稻生产历次重大技术变革和低产变高产的全过程,与稻米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4月,他从淮安市农业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忙碌了大半辈子,本该好好歌息,安度晚年了。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12,(3):30-31
日前,淮安市科普讲师团与淮安市老年大学共同举办了一场口腔保健科普讲座。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医大副教授张双越就牙齿作用、牙齿疾病带来危害、牙齿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刷牙工具的使用、牙周病的治疗原则等进行了生动的报告。大家从张讲授的讲课中获得很多的口腔知识,明白了老年人要提高生命质量,牙齿的功能不可少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钱复光是农技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从走出校门由苏南到苏北,就投入了“旱改水”的大潮,从此,他与稻米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4月,他从市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的岗位上退休后,就被市农机局聘为推广水稻机插秧的技术顾问,接着,又被原单位为开发有机米而创办的神农米业公司聘为技术顾问。由此,他又继续奔走在田埂上,置身于稻丛中,为“淮米”的晶莹奉献着余辉。  相似文献   

4.
大书法家林散之老先生年轻时有个雅号,曰为“三痴”,即在其年轻时就对“诗”、“书”、“画”极奇迷恋而到痴心程度,后来取名“散之”就是由“三痴”的谐音而来。在江苏省淮安市老科协也有这么一个可以用“痴”来描绘的人,他就是淮安市原蚕桑技术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14,(9):38-38
<正>会议于9月10日至12日召开,江苏省老科协会长张品华、省老科协常务会长吴达高、陈世爱、韩章松、省老科协副会长、淮安市老科协会长陈芸、省老科协秘书长周宝良与各市老科协及部分县区老科协领导出席了会议。金湖县委副书记、县长龚晓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玉春、副县长米其智也参加了会议。龚晓琴县长到会致词,首先祝贺省老科协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县胜利召开,对来自全省各级老科协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  相似文献   

6.
邱训龙 《今日科苑》2011,(12):28-29
纪龙邦原是射阳县政协常务副主席、高级工程师。1999年,他牵头筹备成立了盐城市第一家县级老科协。十多年来,他怀着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把全县老科协搞得红红火火,成为全省首屈一指的老科协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评为全省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盐城市科协系统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靖安县老科协农业分会会员、畜牧兽医师舒信安,退休前担任过县良种场场长、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在农业战线奋斗了30多年。退休后,他以年轻老人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创建了农业试验园,凭着一股干事业的犟劲,在昔日荆棘杂草丛生,野兔出没的灌木洲上,开僻出了一个果树成荫、瓜果飘香、猪肥鱼跃、鸡鸭成群的农业试验园。截至2008年,试验园总收入已超过65万元。  相似文献   

8.
赵媛 《今日科苑》2011,(11):98-101
<正> 孔焕南73岁了,1960年毕业于福建省机电技工学校,先后在顺昌富文钢铁厂、建宁县大元造纸厂当机械师,跟机械打了几十年交道,在1985年的一次机械事故中,他失去了右手。就是这样一位年逾七旬的残疾老人,不言放弃、潜心发明,在简陋的小平房里,度过了他一生中难忘的4个春秋,发明了莲子剥壳机,被广大莲农誉为"千年莲业第一机"的首创发明者。2009年荣获福建省三明市老科协"优秀会员"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9.
周启明 《今日科苑》2009,(15):70-70
今年78岁的黄明泉,担任江苏省江阴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18年以来,和理事会成员一起共同努力,使江阴市老科协成为江苏有影响力的基层老科协组织。他自己先后当选为中国老科协二大、三大代表,江苏省老科协三届、四届理事,无锡市老科协副理事长。他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江阴市人民政府授予他"江苏省优秀老科协工作者"称号,他还曾荣获"全国优秀老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在苏州,提起王子林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大名鼎鼎。这不仅因为他培育的“苏太猪肉“美誉苏城,而且这位离休老专家,以78岁的高龄带领着他的老专家团队,“和谐苏州“发挥着智力优势,成为发展苏州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1.
郑行照 《学会》2010,(9):49-50
<正>一、"未三通,先通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的努力下,海峡两岸气象界的关系取得重大发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双方开始有接触,人员有了来往。  相似文献   

12.
毛焱超 《今日科苑》2011,(13):92-97
<正> 今年七十七岁的周兆鸿,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农业局退休的农艺师,德安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一批会员。退休十七年来,他从未停下为农民服务的脚步。熟悉周兆鸿的同事都说他是对事业执着的人,接受过他的技术服务的农民们说他是德安县真正的农业专家,德安县老科协的会员们说在服务"三农"方面,周兆鸿是想实招、干实事的,是个难找的典型。72岁那年,周兆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柯连平 《今日科苑》2013,(16):87-89
黄文龙,是个神奇的人物,1941年3月14日出生于泉州市区,1970年移居石狮,大专学历,职称工程师,九三学社社员。他数十年如一日,刻苦攻关,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多项专利,为环保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武 《今日科苑》2011,(13):104-110
<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杰伴随着一张调令,离开了如火如荼的生产车间,踏上了如皋市环保监测站的创建征程。他从工作人员到副站长、站长,一干就是25年。他作为如皋市环保战线最早的高级工程师,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环保事业。退休后,他没有安于家中养老,继续忙碌在环保讲坛和排污工地上——人们热情地称他是"绿色天使"。如今,张杰已经由当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23日至25日,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四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及"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6.
崔继平 《金秋科苑》2011,(20):96-96
江苏省沭阳县老科协农业分会积极组织离退休高中级农技人员与种植大户挂钩,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当好他们的“科技顾问”,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再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1,(24):90-92
2011年8月6日中午时分,疲惫的杨永杰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有爬起。紧挨他身旁的,是他冒着高温拆下的31个门牌。 他生前寂寞,在困窘的生活里徘徊于宿迁的旧街古巷中,穿梭于拆迁工地的残垣断壁,躬身于深夜孤独的灯光里,默默发掘、整理“老宿迁”的文化遗存,无论寒来暑往,春夏秋冬。 他逝世后轰动。熟悉他的人,不熟悉他的人,抑或仅仅听说过他的人,不顾炎热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只为最后送“老局长”一程。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06,(8):41-42
2006年7月12日,江苏省老科协以“苏老科字[2006]13号件”为基础,颁发了《关于组织离退休专家参与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07,(7):97-98
2007年1月20日上午,由江苏省老科技工作协会、省妇女联合会联手在全国首创的“科学育儿社会服务援助系统”在南京正式启动。该系统针对每个家庭最关心的“下一代”热点和我国目前30秒钟就出生一名缺陷儿的社会焦点,组织了江苏省30多家院校、医院和科研机构老专家为骨干的316名专家团队,以覆盖全省的各级妇联组织为支撑,以现代传媒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公益性社会服务援助为途径,传播普及科学孕育现代理念和方法,全方位引导年轻父母科学育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老莫 《金秋科苑》2013,(4):23-25
在此以前,我对湖南省老科协的了解还只限于一份份已经失去新闻时效的简报上,这些简报当然不能反映出湖南省老科协的全貌与辉煌。由于对郎艺珠的印象深刻,我开始关注湖南省老科协来。湖南省老科协按自己的办会方向前行,每年都会有新鲜的经验出炉。三年后在一次不约而至的采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