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病态。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同时存在的自尊心和自卑感是经常支配其行为的一对矛盾,自卑又虚荣,自己轻视自己却又害怕被别人瞧不起。深度自卑者,常自我感觉事事不如人,怕在众人面前出头露面,课上耽心老师提问,作业或考试时犹豫畏缩、不敢下笔,题目做完后总要和别人对对答案才放心,几乎完全失去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产生前途渺茫的失望感,有的还可能发展到弃学、轻生的地步。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数是因为学生羞于落伍的 相似文献
2.
归因是根据有关信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在由果溯因的认识性活动中,由于人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各种问题的原因推论有时就会出现与实际情况相偏离的情况,这就出现了归因偏差。教师教学归因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与结果的归因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归因。在这两种归因过程中都容易产生归因偏差,归因偏差作为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片面的归因,会对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归因偏差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是根据有关信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在由果溯因的认识性活动中,由于人的化程度、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各种问题的原因推论有时就会出现与实际情况相偏离的情况,这就出现了归因偏差。教师教学归因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与结果的归因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归因。在这两种归因过程中都容易产生归因偏差,归因偏差作为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片面的归因,会对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粟洪良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5):187-188
“厌学心理”是差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由于厌学,进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表现差。厌学的原因及类型大致有这几种情形:逼迫、不堪重负性厌学;迷恋课外兴趣性厌学;失败、绝望退步性厌学;疲倦性厌学;环境性厌学。教师对这些厌学现象一定不能小视,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5.
粟洪良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Z1):187-188
"厌学心理"是差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由于厌学,进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表现差.厌学的原因及类型大致有这几种情形:逼迫、不堪重负性厌学;迷恋课外兴趣性厌学;失败、绝望退步性厌学;疲倦性厌学;环境性厌学.教师对这些厌学现象一定不能小视,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6.
吴小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Z1):26-29
教师在对差生的学习归因上存在缺少具体归因指导、微小进步重视不够等偏差,差生自身对学习归因也存在归结于自己脑子笨等问题,教师要运用激励、引导等科学归因方法去促进差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课堂问题行为:归因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春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111-112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应该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及表现课堂问题行为有多种多样的外在表现,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一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即攻击型的;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即退缩型的。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交头接…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做到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互动、活泼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对待差生应有更多的关爱。要热心帮助他们矫正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一、从情感沟通入手。消除学生惧怕数学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群体中,一般总存在着几个学习差的学生,剖析其学习困难的成因,除了一些情感和体质方面的因素外,更多的则是认知上的缺陷造成的.现代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一种信息输入、加工编码和输出的过程,认真研究差生在这些环节上的认知缺陷,并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有效地调控矫正,是达到数学最优化的关键,也是改变差生学习状况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道德认识和行动上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错位。找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错位的原因以及矫正对策,对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学归因偏差的负效应及矫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归因是对自己或对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其关键成分是认知。归因不仅能归纳原因,而且能对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归因理论的探讨始于本世纪40年代,由于归因现象的普遍存在,并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受到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囿于学生行为、学生学习成败的研究,对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本文拟对教师的教学归因偏差做些探讨。 一、教学归因偏差的类型及成因(一)自利性归因偏差。指的是教师为…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一点比较深刻的体会:作为一个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少年学生矫正不良品德,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这样才能形成班风正、学风浓的整体优秀“群体”。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的班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四点:1.搭起师生心灵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每个班集体必然有“差生”的存在.过去教育系统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之下.教师对“差生”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然而作为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因而差生心理的转化工作也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首先,根据心理学观点“任何错误的行为皆来源于错误的观念”,抓差生的转变工作,必须从观念上扭转其错误的认识.差生由于长期遭受失败体验,长期处于同学的鄙夷、家长的斥责、教师的批评之下,形成了对失败原因的错误认识,总认为学业上的失败,是由于自己能力差,脑筋不够用的结果;想当然认为不管自己怎样用功也赶不上成绩好的同学,从而“破罐子破罐丢”,自暴自弃,丧失追求上进的动力.因而,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促使他们认识到学业差的原因不是能力差,而是 相似文献
14.
15.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差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良,并不一定是他们在智力发展上存在缺陷,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乏对学习起动力、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的良好非智力品质所致。其中,他们心理上存在的消极自我观念是造成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之一。所谓“自我观念”,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或价值等所持有的感觉、态度和评价。差生由于在学习上屡遭挫折,使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了“失败情结”,并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自卑感。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别人功课好,可我(…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逃课的归因分析与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显性"或"隐性"的逃课现象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导致大学生逃课的缘由很多,其中有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的错位、学生素养的相对缺失等.我们应该从教育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检测等方面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7.
在被多元价值文化充斥着的转型期社会中,许多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产生偏差,出现知行脱节、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高校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基于归因理论视角,从克服归因偏向、进行正确归因训练以及提高教师归因管理准确性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指出,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断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有人把归因理论叫做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的自我知觉、自我思想意识达到改变人的行为。一般人可作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教师在用归因理论进行“差生”教育时,必须懂得:(1)如果“差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脑子笨和能力低这样一类稳定的内因,则不能增强“差生”今后努力行为的持恒性,这类学生动辄灰心丧气,消沉情绪泛化。 相似文献
19.
数学差生形成的原因及措施□李晶仙当前,数学教学质量仍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相当多的学生数学成绩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大面积提高数学质量,必须重视差生的转化。一、数学差生形成的原因根据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发现情感障碍和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是...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差”的学生和“好”的学生。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也要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