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声乐,一种是器乐。声乐是用人声表现音乐,器乐是用乐器表现音乐。不管是声乐还是器乐,声音的质量对音乐的表现都有直接影响。 人声是用气息做为发声动力的,乐器中用气息做为动力发声的是管乐器,它和人声发声原理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乐器的形状是事先制做好的,并且是用比较坚硬的材料制做的。人声乐器的形态是在歌唱时产生的,它们的产生是靠  相似文献   

2.
发声训练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要做到正确、科学的发声,就必须了解嗓音这件"自身乐器"的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通过科学的训练,掌握发声技巧;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在整个声乐教学中,情感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它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要想学好声乐,了解它的特殊性是必需的。声乐是自己铸造"乐器",以人的身体为"乐器",它没有乐器必须有的基本性能,包括音高,音准,音量等方面的属性。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声乐学生要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与发声技巧,引导学生从音乐出发,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理解其内涵,唱出自然嘹亮,优美动听的歌声。  相似文献   

4.
声乐就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是以歌唱者自身的器官作为表演乐器的艺术。要使声乐发声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及其发声原理,通过对他们的分析,找到声乐发声中“打开喉咙”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即歌唱艺术。它的艺术魅力就是用歌唱的语言表现人性美,抒发人性美的直接艺术。所谓直接艺术就是不借助外界任何的乐器发声,不借助外界任何物质发声,而是通过人体这件最完美的乐器表现出来(试想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得过人体的完美)。既然那最为美妙的声音就是人体这件最完美的乐器中发出来,那么声乐就是最能直接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艺术,也是最有艺术魅力的艺术。本文仅就声乐的声腔美和形体动作美谈谈声乐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声乐包括乐器和发声,通过乐器演奏或声音聆听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从而提高人的音乐素养。声乐教学作为高校的必修科目,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声乐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声乐技能,掌握乐器的弹奏方法是大学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要求在声乐教学上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要求高校针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以提高大学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以人的嗓子作为“乐器”,而这种乐器是抽象的、动态的,因此造成声乐学习过程中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为了避免这种主观性和盲目性,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科学原理的发声方法。凡是错误的发生法,都是因为发声器  相似文献   

8.
声乐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声乐教学必须把两者完美地统一起来。 声乐课的学习不同于器乐课,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铸造”自己的乐器。学器乐无论是学钢琴、小提琴、二胡,都可以任意选择一件个人最喜欢的现成乐器,而且还可以随时更换,但学声乐却不能。他们必需将人体内部与歌唱发声有关的  相似文献   

9.
小提琴是人类创造的最美好的乐器之一。小提琴利用自身音色的迷人以及表现力的丰富引得众人的关注,深得喜爱。歌唱声音表现音乐与小提琴表现音乐一致。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研究实验发现,歌唱发声与小提琴发声的相似关系可以应用于歌唱科学发声训练。小提琴学习对学生如何理解歌唱形象有较好的效果。本文较详尽的表述了小提琴发声原理演奏技术方法,以及在声乐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通过人体自身的“生理乐器”运用音乐化的语言,表达心理情感的。由于发声器官在口腔深处,一般正常状态下看不到、摸不着,同时,语言在描述歌唱中的发声技术方法方面有局限性,这样就给学习声乐和教授声乐带来一定困难。随着声乐发声方法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歌唱所包括的呼吸、吐字、发声共鸣、情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的紧张和放松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声乐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既要培养学生获得科学的发声方法,又要处理好歌曲作品,还要以某种乐器伴奏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只有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能力,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器官发声,是最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乐器",如果不能将声音的效能渗透到声乐的学习当中,是很难发出优美的声音,真正实现声乐学习的。将审美效能渗透到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和领会人声的奥妙和声乐学习的趣味,才能有效的促进声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杜亦林 《时代教育》2010,(5):114-11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更是听觉的艺术.声乐教学就是要时歌唱者的声音进行训练,标准就是凭借听觉判断正确的声音概念,是"音乐的耳朵",是教师凭借听觉协助学生凭借听觉在歌唱发声训练中不断"铸造"自己这种"特殊乐器"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发声训练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学生们通过嗓音拟合乐器逐步从技巧和心理相结合,建立正确的声音体系和饱满的演唱情绪,使得发声方法更加适应表演的需要。声乐教学尤其要注重表演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不同的歌曲不同的人要采用的技巧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学生们在练声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歌曲的不同加强发声方法和技巧的练习。  相似文献   

15.
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共鸣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嗓音的本身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种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这个乐器使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歌声发挥的好与坏。所以我们说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如何利用好这件纯乐器——嗓音,即发音器官,如何来表现音乐之美,就是我们声乐教师教学的目的。歌唱的声音要讲究音域、音量、声音色彩,那么除了这些靠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共鸣的原理及作用,才能真正了解声音质地之纯美、之浑圆、之宽厚、之空旷、之震撼。共鸣能够形成音质之变化,是发声体能量基础上的一种互动。当某个物体振动发出声响时,影响到…  相似文献   

16.
声乐的教学与学习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在古今中外的音乐书籍中,介绍和总结声乐教学法的文章与专著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由于声乐艺术是以人体为发声乐器的特殊学科,其学习方法常常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尤其对于初学声乐者,要改变人体生而俱来的种种生理习惯,使之适应于歌  相似文献   

17.
歌唱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表演者大量的思想与情感。人声是一种良好的发声乐器,歌唱便是以人声为主要发声乐器,并调节多种发声器官进行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歌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将人声充分运用,并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将作品的思想向观众传达。声乐表演需要表演者进行二度创作,将声音以一种十分良好的状态呈现,其中便充分展现了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是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关键所在,其中蕴含了独特的创造性与审美性。本文将从创造性思维为出发点进行解析,并穿插探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深层剖析创造性思维在歌唱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乐器与物理     
林江 《物理教师》2003,24(4):39-40
现在许多家长都要自己的孩子去学一门乐器 ,希望孩子从小就接受艺术教育 ,受到艺术薰陶 ,增强孩子的艺术素质 .乐器 ,从表面上看是一件艺术品 ,但其中包含着许多物理原理 .乐器的发声、音调、响度和音品以及乐器的制作、调整方法都和物理原理有关 ,因此乐器就是艺术与科技的结晶 .如果在学习乐器时又知道其中的物理原理 ,对乐器不仅能知其然 ,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这样对乐器的掌握就能更深一层了 .1 乐器的发声物理知识告诉我们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理都在振动 .乐器能发声就一定有振动的物体 .根据振动体的不同 ,乐器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 1 )…  相似文献   

19.
赵群英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35-136
歌唱发声是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的高级神经活动.声乐技能教学的全部活动,就是启发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去把握发声机能,为完成正确的歌唱发声而进行的运动.声乐教师所利用的各种教学方法,都包含着运用学生歌唱发声时思维活动的因素,可以说它是声乐教学法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声乐与其它演奏乐器不同,声乐的"乐器"就是人的嗓子,而这乐器的功能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加以改造和建立,经过训练学到了一种好的歌唱方法,就是制造歌唱乐器的过程,有了好的歌唱方法,既能自如地传情达意,又能延长艺术寿命,这是声乐教学过程中,师声共同努力的目标。可是,由于我们这一乐器的内部动态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喉音问题是声乐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常见发声问题,一些初学者由于观念及认识上的错误或在训练中存在片面性,忽略了正确地用喉,而出现喉头不稳定产生喉音。许多爱好唱歌的人,不知道歌唱时喉头要稳定这个要求。有些人听说之后还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说:唱高音时,喉头就得往上跑,怎么能不动呢?他们已经习惯用喉头上下移动的方法唱歌,所以,要求他们歌唱时喉头稳定,是不容易做到的。许多人就是因为喉头不稳定,唱歌时挤卡,喉咙打不开,音越高声音越窄、越细,自己唱着费劲,别人也跟着着急,总担心他唱不上去。所以虽然唱了许多年,但歌唱水平不见提高。喉音对于声乐学习者和演唱者具有很大的危害,是声乐学习和演唱的一个障碍。不解决喉音问题,声乐学习者就不能进步,不能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因此,克服喉音、稳定喉头及正确用喉是声乐训练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