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概念)的比较,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区别异同、认识性质、把握特点,达到深化理解其共性和个性的目的.地理知识学习范围的广泛和学生生活环境的狭小存在着很大差异.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不可能在实验室中获得体验,也不可能经常到野外去实地观察,可是运用各种形式的“比”可以使学生对众多的地理物象形成相对清晰的认知与理解.通过时间过程的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规律和趋势;通过空间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地…  相似文献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就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来观察庐山。比较促进人们对事物有完整正确的认识。在古诗学习中,科学运用比较法,能快速理解诗意、领悟意境,促进思维发展。下面我从纵向比、横向比、对比三方面谈谈比较法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一、纵向比 纵向比是对一事物的历史形态即事物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列表比较法     
<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之间异同点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好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认识各种事物的固有特点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列表比较法分析概念、现象或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一、列表比较法的含义与功能列表比较法是将列表和比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握事物性质、特征、成因及发展演变规律的方  相似文献   

4.
比较,是把多种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以便确定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相同、相似或相异的一种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比较”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在比较中分析,在比较中概括,在比较中拓展;让学生在新旧比较、正反比较、正确和错误的比较中,深刻认识事物的各种局性,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确定对象与现象之间的差别,比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点进行得更顺利。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突出差异,把握本质为目的的对比思维…  相似文献   

5.
<正>比较教学法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同时向学生呈现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内容,并使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辨别它们的相同属性和不同特征的方法。小学语文比较教学法的主要形式包括类比、对比、横比和纵比,本文主要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月光启蒙》为教学案例。一、类比类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相似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在《月光启蒙》的备  相似文献   

6.
赵璐 《陕西教育》2006,(6):44-44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主要是指在教学时把两篇(段)或两篇(段)以上的文字进行比较,辨析它们的异同,进而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就比较内容而言,从主题思想到艺术风格,从文章体裁到语言表达,从结构特点到作品人物等无一不能成为比较的对象;就比较的方式而言,比较性阅读可以横比、纵比和纵横联比。  相似文献   

7.
“比较”是思想上区分客体、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使学生正确认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握知识的本质,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比中辨异,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表面上相似、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往往是学生概念混淆、认识模糊、解题错误的根源。教学时,教师应从概念定义与典型实例中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加明  相似文献   

8.
周清菊 《云南教育》2000,(11):20-20
比 较 ,是用一定的标准辨认事物异同、区分事物类别的一种思维方法 ,是认识的基础。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 ,但相互联系紧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方法 ,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学习的对象 ,把握知识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 ,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比中出新 ,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在小学数学中 ,绝大部分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基础 ,不同点就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和分化点。教学中 ,我常常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鉴别新旧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比较法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物理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要区别就要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思维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运用比较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复习课上运用比较法,能使各个知识点之  相似文献   

10.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较 ,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 ,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的一种方法。地理学习范围的广泛和学生生活环境的狭小存在着不少矛盾。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不可能在实验室中获得感受 ,也不可能经常到野外去实地观察。运用比较法可以解决这些矛盾。通过地区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成因及相互关系。通过时间过程的比较 ,又可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一、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既可巩固旧知可获得新知。学生在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 ,把已有…  相似文献   

11.
比较是物理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处,区分事物的本质特征,层层深入到事物的精髓之中,以利鉴别事物、认识事物,形成概念,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活化物理知识的应用。一、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比较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因此可以说,概念是浓缩了的知识点。在概念教学中应把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尽可能完整、生动地展现出来,并运用比较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能正确理解,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表示单位…  相似文献   

12.
历史,从根本上说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发展史。世界上古往今来的一切事物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事物之间的差别性和同一性的客观存在,构成历史比较教学的基础。历史,无论从纵的发展或横的断面来看,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相比较而存在”是历史的实际,这就说明运用历史比较方法进行教学,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这样,学生就不会是孤立的而是在相联系的整体上学习历史知识,就会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一、历史比较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能历史的比较方法,是一种宏观的考察历史的方法。运用历史比较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达到发展智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比较,即比相同,较差异。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客观对象的相同、相似和差异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是认识的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研究的对象,把握它们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比较方法。一、比较个别,概括一般引导学生对某类事物中的一些特殊性进行分析、比较,把这些事物间共同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力。以概括,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这种比较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而有利于理解事物的本…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农村中职学校初等物理学习状况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 1.比较思维中的操作不当 比较思维是初等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道理学生应能较好地使用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于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教学中比较法运用广泛,它是认识事物,帮助理解概念、理论的最一般的方法。比较原子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比较实验设计方案可以选择、优化实验方案。更重要的是这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通过训练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收到一石三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比较法属于逻辑思维的一种方法,也是地理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教师通过把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对比,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各种地理知识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比较法以其独特的价值运用在地理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答题技巧,还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各种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1]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诸多障碍,这些障碍是如何形成的?怎样帮助学生去突破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一、在类比联想中求创新类比联想又称类比思维 ,它包含两大成分 :一是联想 ,由一种事物收起对另一种事物的回忆 ;二是类比 ,在不同的事物之间找出相似或相同的一面 ,即异中求同。类比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创造性 ,运用类比思维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独特的 ,理解问题的方法也是新颖的。教会学生掌握这种方法 ,要求教师一是应善于运用类比思维讲解教材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类比思维去理解、去解决 ,对类比得当者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是要善于启发 ,疏通开拓学生联想思路 ,尽可能避免“无类比性”现象的发生。例如 ,由气旋联想到河流中的旋…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建立和技能的应用是通过实验完成的。实验设计需要运用基础知识,并要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心理活动过程。因而它能充分发挥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我的做法是: 一、明确目的认识意义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感觉和知觉去辨认各种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要在积极思考中,辨认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由此可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