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名词性从句根据在句中不同的语法功能可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是中学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针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系统地介绍了名词性从句的用法.英语中的名词性从句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同时,作者还指出了它易于与其他英语用法发生混淆的情景. 如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的区别,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以及名词性从句充当句子的宾语时的几种情况等. 本文的着眼点是语法问题,而语法问题向来是包括英语学习在内的所有语言学习的基本性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本文对于中学生学好英语有着一定的裨补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名词性从句(Noun Clauses).名词性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词组,它在复合句中能担任主语、宾语(介词宾语)、表语、同位语等,因此根据它在句中不同的语法功能,名词从句又可分别称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用法要点多,牵涉面厂、与其它句式结合性强,是中学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相似文献   

4.
郝昌明 《新高考》2005,(3):36-37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是中学英语语法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热点。主要考查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龚俊玲 《考试周刊》2013,(24):91-91
名词性从句是高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名词性从句。文章介绍了that在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中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6.
成语化句型在主从复合句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时间从句或条件从句中最为多见。有些成语化句型可以用语法加以解释,还有一些则只能熟记。  相似文献   

7.
吕佳 《广东教育》2008,(10):22-24
复合句包括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三种。在语法填空题中,从句知识占的比重较大,且以考查基本的知识点为主,近两年的高考题也有体现,因此不容忽视。本文就这三种从句在语法填空题中的常见考点进行一次梳理。  相似文献   

8.
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是中考英语中必不可缺的语法考点. 状语从句中的时间、地点、条件、目的、结果状语从句是中考命题热点,如in order that,so 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so...that,such...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when,while,after,before,until,as soon 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等更是中考重点.因此,复习时应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9.
定语从句是英语语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定语从句的用法,本文从定语从句的定义、结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定语从句几方面详细论述了该语法知识。  相似文献   

10.
李方方 《课外阅读》2011,(4):139-139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它是高中英语中的重点语法项目,也为历年英语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高中生掌握好名词性从句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名词性从句呢?结合几年的从教经验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本人摸索出一些方法,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1.
名词及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化,指的是名词及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形式和现象产生及形成过程。作为语法化的机制,重新分析和类推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并通过隐喻和借代的方式使语法化最终得以实现。重点讨论英汉名词和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化,指出英汉名词的语法化是朝量词或词缀的方向进行,而对名词性成分的语法化研究则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得出结论:名词性成分的词法与句法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连词“以免”最初是“连词‘以’+动词‘免’”的非句法结构。“以免”最初连用在先秦,词汇化的过渡阶段在宋代,发展和成熟在明代和清代。“以免”的词汇化是句法、语义、语用和韵律等方面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如同的语法化经过了如……同→如同的发展过程,句法结构和语义的改变是如同语法化的主要因素,如同语法化的过程还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双音化趋势、语言省力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14.
语法化顺序和二语习得顺序都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语法化的研究成果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文章以“所”字的语法化为例,试图说明语法化研究成果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文章首先回顾了“所”字研究的历史,分析了“所”字的语法化过程,然后进一步探讨了语法化研究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文章提出:语法化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语法项目排序的合理化,使语法要点的解释更加清晰,而且还有利于打通古今,使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教学相互连接,从而最终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说实话”由句内成分到句外成分的演变过程及其作为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说实话”的虚化经历了行域、知域和言域3个阶段;其之所以虚化为话语标记,有自身语义的原因,也有语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宁可、宁愿、宁肯”的语法化(词汇化)开始于魏晋南北朝,以后经过历代的发展,到元、明、清以后完全取代“宁”的地位。“宁可、宁愿、宁肯”的语法化主要受汉语双音化类推的影响,同时受句法位置和语义侧重的影响,在语法化过程中,“可、愿、肯”的语义受到很大磨损,但它们的语义仍有一定残留,这是造成“宁可、宁愿、宁肯”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与英语and的语法化过程都可以归纳为:动词→介词→连词。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对比分析它们语法化的过程、原因和理据,发现不同的人类语言的结构类型,在语法化的演变途径上具有一些共性,其机制是人类对语言的相同认知。同时认为,“和”与and的语法化过程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促使研究者在语法化领域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英汉表量结构都经历了虚化度最低→虚化程度较高→虚化程度更高的语法化路径。英汉表量结构语法化都涉及到语义演变、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类推和重新分析的语法化机制。通过英汉表量结构虚化程度的对比,可以得出汉语中出现了典型的表量结构,其虚化程度比英语表量结构高;通过对英汉表量结构语法化路径的对比,证明汉语表量结构的结构更加固定,英语表量结构有着向汉语表量结构的结构发展的趋势。因此,汉语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比英语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9.
语义和句法是语法化的两个重要条件,它们通常交织起来共同作用于语法化过程。从静态层面来看,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相互间的各种关系,制约和对应着语法化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欲"的虚化历程及其功能用法的研究发现,"欲"基本沿着名词、动词、助动词、黏着语素这样的轨迹发展。在"欲"的虚化过程中,其功能用法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表将来时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