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讲话,称法国艺术院校不足,还特别指出“文化艺术教育也不够”。没过两天,记者就在电视上看到,法教育部和文化部的官员们坐在一起讨论“文艺国民教育再抛计划”,要签署近100项法令,在2007年前,让全国各地院校和文艺组织都建起自己的合唱团和音乐机构。法国文艺组织多如牛毛,音乐方面的更是不计其数。一次在网上查询有关音乐  相似文献   

2.
孙小冬 《班主任》2009,(12):52-52
今年9月,一个学生让我深深理解了19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的一句话:“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  相似文献   

3.
论老舍与康拉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老舍与康拉德谢昭新老舍在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就受了狄更斯《尼考拉斯·尼柯尔贝》和《匹克威克外传》的影响。后来,他又系统地读了古希腊文艺,古罗马文艺,中古时代的北欧、英国、法国的史诗,但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由读《神曲》而认识了“细...  相似文献   

4.
莫里哀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喜剧家。古典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于十七世纪的法国,随后影响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并在欧洲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才逐渐衰落下去,最后为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所取代。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拥护王权;崇尚理性;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古典主义”一词由此而来);重视艺术形式,把体裁分成等级。“三一律”(时间一致、地点一致和情节一致)  相似文献   

5.
从文艺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贺拉斯“寓教于乐”文艺功用观的内蕴及价值,充分肯定了“寓教于乐”观在文艺发展史上意义和价值,认为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中“寓教于乐”观对文艺的发展仍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六年初,叛徒江青勾结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和老反共分子陈伯达合伙抛出的“文艺黑线专政”论,是“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理论支柱,是他们杀伐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艺的反革命屠刀。这个“文艺黑线专政”论,把三十年代文艺说成是建国以后所谓“文艺黑线”的历史根源,说它与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从文艺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贺拉斯“寓教于乐”文艺功用观的内蕴及价值,充分肯定了“寓教于乐”观在文艺发展上意义和价值,认为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中“寓教于乐”观对文艺的发展仍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艺进入新时期后,文艺思潮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头推进”:一是现实主义的拓展和深化;二是以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各种新思潮此起彼伏;三是通俗文艺势不可挡。文艺的多元和繁荣是一把“双刃剑”,在“三头推进”的文艺思潮裹挟下,新时期创作和评论也存在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民族主义”文艺和“战国策派”文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相提并论的,被斥之为具有“法西斯主义”倾向的流派。研究证明,它们是两个性质迥异的流派。通过对其成员组成、文艺观、时代观以及理论渊源几个方面的辨析表明,“民族主义”文艺派是为国民党政治统制“代言”;“战国策派”文艺则为中国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殿堂中赢得一席之地而“立言”,同时还是实现该派“战时文化反思和重建”主旨的一支重要力量,自觉承担着五四以来改造国民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长期以来,一直被剥削阶级以暴力统治和摧残;而同时,又被这些统治者以种种精神鸦片施以愚化和麻醉。“瞒”和“骗”的文艺,就是诸多精神鸦片之一种。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不独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标榜了一种大胆地,真实地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且与“瞒”和“骗”的文艺战斗了一生。中国新文学的主流,可以说自鲁迅始,再不是“瞒”和“骗”的文艺了。但“瞒”和“骗”的文艺并未消声匿迹,因此,以清醒的现实主义与“瞒”和“骗”的文艺相抗衡,一直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赵树理正是以自己的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文艺理论界对文艺意识形态性问题进行过十分引人注目的讨论,彼此观点相左,论争”烈、它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文艺的本质特征,如何一“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基本问题。;。纳起来,意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文艺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不容置疑和动摇,但在如何理解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上,又各有差异。另一是认为把文艺与意识形态归于一流,有其“明显的片面性”,或谓存在着“漏洞与理论空隙”,进而主张文艺具有超意识形态性①;或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集合体”②等等。文艺的意…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针对“礼崩乐坏”的乱世提出复礼正乐的主张,继承和发展周代的礼乐制度,以“正名”来拨乱返正,正本清源;以“和谐”来突出文艺的特征;以“诗教”来实施文艺的社会教化功能,从而建立起对文艺性质、特征、价值、功用的保障和规范的思想体系,对文艺制度、体制、机制的建构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制度化的文艺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艺的自主性、自由性、自立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艺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和人的整个文艺活动息息相关,人的艺术需要是其中重要的中介。这个中介环节并非是个体性存在,而是以“群”形式存在。各要素间的复杂关系所构成的整个“中介体”引导和指挥着文艺价值在文艺创造和文艺接受中得以生成和实现。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艺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密切互动,其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审美表达深度参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文化底蕴的形塑。将红色文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顺应了“以美化人”的育人规律,创新了“艺教相融”的育人形式。通过整合红色文艺育人资源、深挖红色文艺育人内涵、拓展红色文艺育人场域等方式,力求探索出一条“艺术特色鲜明、融入路径顺畅、示范引领显著”的文艺育人道路,进而实现红色文艺融入思政课堂、融入第二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切实增强高校文艺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文艺的根本方向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对文艺功能的认识上,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文艺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范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想中加以分析和把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新论断。在文艺应坚持的方针上,邓小平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多种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或以清代学术比附欧洲文艺复兴,或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等量齐观,或认为中国儒家人生态度的复兴才称得上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就表式和精神气质方面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相同,都致力于“人的解放”,高扬人的价值,以文明的再生为目标,但从历史内容一面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外发型”的思想文化运动,完全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复古”策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7.
在叛徒江青勾结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合伙抛出的“文艺黑线专政”论这个反革命命题之下,在“四人帮”炮制的反动文艺理论体系之中,有一条赫赫有名的理论,其文曰:“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或曰:“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它是从一九六四年叛徒江青提出的“塑造正面英雄人物是一切文学  相似文献   

18.
五、文艺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文艺效益论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针对近年来以庸俗化为特点的精神产品商品化,“一些向钱看”的不良现象时有所见的倾向,邓小平严正地提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23)把文艺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和资产阶级文艺的根本区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将文艺商品化,完全以赢利为目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把精神产品完…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文艺问题正不可避免地以其自身庞大而复杂的结构机制,多触角、多侧面地与其它相关学科不断地碰撞、接轨。以至于文艺问题的探讨,我们已感到越来越难以将其与诸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美学等学科截然分开。文艺作为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其中要回答的两大重要问题:一个是“文艺是什么”(本质论),另一个则是“文艺何为”(价值论)。这两大主题历来为文艺理论家争论不休,但纵观中西文艺理论发展的历程,在“文艺是什么”的问题尚未明晰之前,中西方的理论大家无不从文艺的价值功能这一角度来看待文艺。‘本文试从文艺价值观的演进入手,对中西古代文艺价值观进行比较,从而探索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一般在论及文艺与道德间的交互作用,即“文以载道”(这里的“道”,仅以它所包含的多种观念因素中的伦理学意义而言),“道以文传”,以及道德对文艺社会价值的影响,文艺影响社会道德风尚的问题时,人们普遍乐于接受在常态心理和理性因素制约统驭下的文艺与道德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而往往忽视了文艺作为多种价值和多重意识、情感复合的美感载体所蕴含的审美特质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审美情感形式中所饱含的大量的变态心理和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无意识等)。这正是为什么我们在论及这二者的交互作用时,往往显得简单局促,在讲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