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允许或需要虚构,虚构必须借助想象,于是有以为想象必然是虚构的误会。有人甚至公开著文指责那种主张报告文学创作也需要想象的理论,认为正是这种“偏激”的理论导致了报告文学的“失真”。这种不利于报告文学创作而又有一定普遍性的误解,至少出自对想象功能的低估或将其  相似文献   

2.
关于报告文学真实性的讨论,近年来从总的提法上看,已趋于一致:报告文学反映的是真人真事,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真人和生活中实际发生过的真事。报告文学家应该是时代的记录员,历史的见证人。这个总概念,大家都赞同,但当进一步探讨,真实的内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时,便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实际上是对真实性的认识仍然没有统一。比如,有人说:“细节处理和景物描写则不属于虚构问题”;有人说:“对某些细节的艺术加工,也决不能违反真实”;有人又说:“应该允许作家有一定限度的想象和虚构”;有的人则主张:“一定要绝对真实甚至在细节上也得准确”;有人主张:“允许略有虚构,不离真实的虚构”;有人主张:“报告文学必须完全真  相似文献   

3.
谈报告文学中的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的真实性特点 ,要求报告文学在创作中绝对不能虚构。但文学创作是离不开想象的 ,报告文学既然有文学的特性 ,在创作中也要借助于想象。当然 ,这种想象的运用必须是有条件的、合情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文艺界,围绕着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展开过一场深入的讨论,争论的焦点在于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的报告文学,究竟是否允许虚构.在这一问题上,历来有两种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的报告文学,在创作上应该允许虚构,不然,  相似文献   

5.
<正>想象,是凭借已知形象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虚构,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根据生活内容虚拟出来的情节画面。虚构是想象和联想的必然结果,是与想象和联想交替进行的。在文章写作中,合理运用想象虚构,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开拓文章意境,给读者以丰富形象的审美享受,从而有力地揭示主题。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艺术形象,就是作家借助于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想象有精辟的论述。本文以我国古近代想象论的发展为线索,以西方文论,当代心理学为参照,探讨人们对艺术想象的思维运动方式,情感与语言在想象中的地位、艺术虚构在想象中的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并着重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和观点,如陆机《文赋》,刘勰《神思》,刘熙载“构象”论,幔亭过客“幻与真”论,梁启超“设身处地”论等等。作者认为,我国古代想象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过了西方古典想象论,其精辟深邃处,亦可为当代文艺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万叶树同志在《反复修改出佳作》(见《江苏教育》(中学版)1981年第2期)中,介绍了他指导茅玲芳同学按照生活的真实,反复修改作文的经验。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作文究竟可不可以有一点虚构?万叶树同志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应该允许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虚构。我很赞成万叶树同志的有意义的实践,理由如下: (1)虚构是学生作文中源于生活的艺术概括,学生作文虽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从文章反映生活这一点来看,两者有共同之处。既然要反映生活,纯粹刻板式地反映,文章“真”虽“真”,艺术感染力就不会太强。其实学生作文中的虚构早已存在。例如,同样是怀念周总理的作文,开头的写法就各有不同:有的是看到周总理的照片引起的回忆,有的是读了周总理的诗引起的回忆,有的是看电影后引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编辑部: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有《地质之光》、《包身工》、《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等报告文学作品。在讲解时,学生提出了“报告文学是否允许想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教师认为报告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不能想象,否则就是掺假;有的教师认为报告文学现在属于文学作品的范畴,说文学离开  相似文献   

9.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略有虚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与生俱来的品质,同时也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略有虚构”像幽灵一样游荡在报告文学创作的天空,它时时诱惑着报告文学作家,也警示着报告文学作家,是无法回避的。因此,研究新时期报告文学“略有虚构”的真正内蕴,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关于文学的虚构本质说十分流行,这无形中纵容了作家们在虚构与想象上的冒险甚至是胡编乱造,导致文学虚构与想象的品质有下滑之虞。对此,本文主张文学虚构和想象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有其方向和目标。因为作家创作会有意向性,读者接受也会有“可能”和“可信”原则。严肃文学有其深度目标,不同的文学类型或创作方法也有各自的规则或惯例。为了进一步提升虚构与想象之品质,作家们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或努力方向,比如审美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但“真实”又是一个多义性、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在实现报告文学新闻式的全方位真实时,“合理想象”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在认清“真实”与“文学”,“真实”与“想象”关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无损于报告文学的“真实”。  相似文献   

12.
联想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的主要方式,也是艺术虚构的基本方法。联想中的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象征联想在诗词创作中或单独使用,或合而用之,或交叉互见。对诗词的意境生成创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报告文学创作现状的考察 报告文学创作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在近几年中,除有关报刊组织作家评论家对报告文学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讨外,还有不少文章围绕其创作现状进行了具体的考察。较多的意见认为,在近年的报告文学创造中,虽然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一定追求的作品也时有出现,但总体说来,报告文学在社会中的名声和影响力已不如从前。作家肖  相似文献   

14.
笔者意在通过对艺术想象的形成和作用及其与情感关系的论述,表明艺术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文章着重阐述艺术想象对中国画创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着重阐述艺术想象对中国画创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独具特色的报告文学之花在文艺百花园中竞相开放,构思的限定性与想象性是其特征的集中表现。限定性,指报告文学真实性特点给写作带来的限制;想象性,指报告文学文学性特点所需求的想象能力的运用。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促进构思想象形态的多样呈现,是报告文学健康成长、日趋繁荣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玉雕作品《五鹅》创作过程,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报告文学是以真人真事为直接对象,以文学技巧为表现手段,迅速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体。它是由新闻发展衍变而成的,带有新闻的“血统”,真实是它的基础,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品格也就失去了报告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它受到真人真事的局限,不能虚构,不能以某一原型为“模特儿”再“杂取种种人”的性格特征加以“缀合”。那么,在报告文学中是不是就没有想象了呢?不是,报告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部类,应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报告文学与其它文学样式有着完全不同的创作原则。真实性原则,决定了报告文学必须恪守真实,不允许虚构;现实主义原则要求它直面现实,贴近生活;理性原则刚要显示作家的思想、观念、见解、判断,给读者提供某种认识;文学性原则则可运用除了虚构以外的其他文学手法,显示强烈的文学性。本文对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创作原则作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只有通过艺术想象艺术家才能进行真正的艺术创作。然而艺术想象又必须受到情感与理智的影响。因此艺术想象在艺术活动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贯穿于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艺术创作并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在艺术想象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没有情感的艺术想象是毫无意义的。理智在艺术想象中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度,没有理智的艺术想象是不符合逻辑的,而过度放大理智的控制力又会制约艺术家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