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陵徐氏书”是京师图书馆早期善本来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京馆藏书的北京图书馆认为“南陵徐氏书”是徐乃昌积学斋藏书。根据史料记载,此批藏书实为徐文达、徐乃光父子藏书,清末徐乃光将家藏字画书籍售予端方,抵偿币局欠款。依据清末民国史料可钩稽徐氏旧藏出让详情,徐氏所藏书画收储于江南图书馆,而书籍则送学部筹建京师图书馆。其中经手人为缪荃孙,徐乃昌是徐乃光从弟,在当中起到联络人作用。徐乃昌积学斋藏书直到抗战时期才逐渐散出,与京师图书馆早期入藏的“南陵徐氏书”无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一个家族的角度,对晚清会稽徐氏的刻书、藏书及众多的书斋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展示了这个家族刻书藏书的全貌,并指出了其它论述中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清末浙江绍兴有一个藏书、刻书家,藏书规模很大,刻书亦极多的,其名徐友兰,鲜为人知。徐友兰生平事迹绍兴徐氏有两兄弟。胞兄为徐树兰,字仲凡,号检庵,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卒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初十日,终年六十六岁。徐树  相似文献   

4.
徐行可以其藏书保存的完整性、版本价值的学术性、阅读利用的开放性,以及“书为士所用”“书非赀财,自当化私为公”“不为一家之蓄,俟诸三代之英”等藏书思想,成为民国时期湖北乃至全国藏书家的优秀代表。本文根据前代学者遗存的日记、信札、徐氏后人的回忆及访谈资料,按照藏书界、学术界、图书馆界三大职业圈子的划分,对徐行可的交游情况进行叙事性的历史考察,从徐氏与其友人之间的抄书、借书、鬻书、藏书、读书、校书、编书、刻书、论书等活动中,探寻徐行可藏书思想的形成轨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民国时期的学术生态。图1。参考文献44。  相似文献   

5.
周生杰博士的《鲍廷博藏书与刻书研究》一书对于徽籍文献巨子鲍廷博的研究与表彰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全景式展现鲍廷博之家世、行实及其藏书、献书、刻书活动等;其二,注重往深处开掘,揭示鲍氏藏书、刻书的背景、思想、特色及其影响等。此外,《研究》以细腻而又饱蘸情感的笔墨展开论述,为鲍廷博的研究与表彰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刻书之风很盛,涌现了诸如缪荃孙、罗振玉、陶湘、徐乃昌、刘承幹、黎庶昌、刘世珩等一大批著名刻书家。这些人在清朝时既是朝廷命官,又是知名学者,家中殷实,本人有嗜好和学识,彼此以藏书、校雠、刻书相竞尚。清亡后,不少人以遗民身份定居上海,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故一时形成风气,刻印了不少质量甚高的古籍。在这股风气中,刘世珩聚学轩刻书是颇值一提的。他刻书既多且精,时人把他比之为明末毛晋汲古阁刻书和清  相似文献   

7.
明代苏州府藏书风气非常兴盛,且大部分藏书家同时又是刻书家,本文简述苏州藏书家藏书风气之兴盛和刻书盛况,并以家族的传习、师生的传承、朋友的熏染、姻娅之影响等途径,论述苏州藏书家的刻书风尚。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藏书家刻书的风气很盛。明毛晋是常熟著名的藏书家,家有汲古阁,藏书极富。一家父子“丹黄纷杂,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昼不知出户,夜不知掩扉”,黾勉于校书、刻书,汲古阁刻书达万卷以上。明清之交,著名学者、藏书家黄虞稷、周在浚、朱彝尊等人,为了征集孤本秘籍,撰《征刻唐宋  相似文献   

9.
元代书院藏书重要来源之一——书院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拨捐学田刻书经费充裕、刊刻书院教学和研究用书形成书院藏书一大特色,以及山长主持刻书质量精善等方面,阐述书院刻书成为书院藏书重要来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清朝文事极盛,学者、诗人、画家、书家之多,超迈往古。从文献事业来说,清朝在封建社会中,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藏书、刻书、校书成为一时风气。朝廷开馆征书、刻书、编书、校书,首先起了带头和奖励的作用,流韵所及,藏书家、刻书家、校书家遍地皆是,稍涉学之人,无不以藏书、刻书和谈论版本、目录、金石、雠勘之学相竞尚,文人学者也以不懂这些为耻。  相似文献   

11.
浙江宁波,自明范钦建天一阁藏书及刻书以来,人文荟萃,名流辈出。其中,郑氏二老阁藏书、刻书颇有影响,谈刻书掌故,不可不语及之。二老阁与黄宗羲二老阁,顾名思义,是为纪念二位老人而建的。二老即郑溱、黄宗羲。  相似文献   

12.
张鑫洁 《图书馆》2023,(5):108-114
集藏书家与刻书家于一身的曾国藩,其藏书偏好与刻书理念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曾国藩藏书喜初印本,包括清代官刻初印本、清代大藏书家私刻初印本及套装书的初印单行本等。正是基于对初印本的热衷,以初印本为校刻底本是曾国藩刻书的首要原则。初印本颇为符合曾国藩“方肥清匀”的刻书审美,亦影响着金陵书局的刻书版式。而曾国藩的读书偏好亦是金陵书局选择刊刻书目的关键因素。作为金陵书局一把手的曾国藩,无论是在刻书版式的要求上,还是在刊刻书目的安排上,都对金陵书局有着直接的影响。金陵书局之所以颇有盛名,与曾国藩的藏刻书理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私人藏书、刻书事业在清代发展至鼎盛①,乾嘉时期,江南地区的藏书楼、私人刻坊更是占据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57%)②,其中江苏和浙江两省藏书家数量最多③,可谓"清一代藏书几为江浙所独占"④.除了传统的士人藏书家,商贾也开始斥资进行藏书、刻书活动,他们纷纷利用搜集到的大量珍稀藏书从事刻书活动,成为具有藏书(刻书)家与商贾双重身份的著名士绅. 寓居杭州经商的鲍廷博正是这众多商贾藏书家中的一员.他以"知不足斋"丰富精良的藏书交结江南文人,以献书获得了乾隆皇帝的嘉奖,以刻印《知不足斋丛书》获得了嘉庆皇帝的青睐和江南士绅的赞许,晚年被赐予了举人名衔.历来学者对鲍廷博和《知不足斋丛书》的研究⑤,多将重点放置在"有功于艺林为甚巨,今夫经之有传注训诂,史之有辩证援据,学问之大者尽于此矣"⑥之上.就算考虑到鲍廷博的商贾身份,大抵不过虽出身徽商,然自学成才,成为著名的学者、文献家,体现了古人"贾而好儒"的特点⑦.  相似文献   

14.
明清海南刻书藏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的刻书藏书开始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教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海南刻书、售书和藏书的兴盛.海南高温、高湿及飓风等气候,给藏书业发展造成了困难,但海南的官私藏书仍十分活跃,尤以明代丘溶石室藏书最富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季秋华《知不足斋序跋题记》为对象,较全面地论述清代大藏书家、刻书家鲍廷博在长达七十年生涯中的藏书、校刻书事迹,指出鲍氏的序跋题记,不仅反映他藏书、校刻书的历程,更是其收藏、校刻书历程中的人生感悟、心灵独白的流露;不仅是版本目录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乾嘉时代浓厚人文精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清代泉州著名藏书家不下二三十家,龚显曾就是其中之一。他毕生致力于藏书事业,购书、抄书、刻书,藏书达7万余卷。龚显曾与他的"薇花吟馆"藏书及"诵芬堂"刻书在福建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版本著录形式、马国翰藏书的版本特点以及藏书中的精品,对研究清代刻书与私人藏书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董金鉴为晚清期间热心于公益的会稽乡绅,关于他的藏书与刻书事业,史料很少提及。现就绍兴图书馆所见资料,结合史实,对其藏书量、藏书特色、藏书印、刻书抄书以及最终归宿作一基本汇述。  相似文献   

19.
一、骆驼书屋的主人及其藏书概况有关藏书家徐祖正的资料,仅《文献家通考》中有这样的叙述:“徐祖正,江苏昆山人,字号、生卒年及仕履未详。家富藏书,尤多妇人著述。有《昆山徐氏藏妇女著作目录》一册,端楷清抄,灰竖格稿纸,仅十一页,每半页十行,著录约二百馀种。是目皆历代妇女诗文别集、总集,明清以来人为多……徐氏藏书及书目颇具特点,不可小视。惜不详其年代、事迹及书传递源流。”笔者兹据所见资料,予以补述。  相似文献   

20.
书院刻书与藏书自宋代开始,以下是本文对宋元书院刻书及藏书的初步探讨: 一宋元书院刻书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雕板印刷术在宋代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刻书的三大系统已经形成,在民间也比较普及流行,可以说,印刷术的发展,是促进书院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书院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学者讲学、生徒学习都离不开书籍。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许多书院在讲学之余刻过不少书,书院成为封建社会刻书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