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1月24日的《风筝》,被选入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因其内容的深记得和主题的多元而备受读者喜爱。也正因为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也给文本解读带来困难,更给学生的解读带来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充分地预习,然后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做一次审美的精神旅游。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训练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丰富语文教堂内涵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从"立足文本,找准基点;有效超越,关注阅读;模仿创作,得意得言"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意在阐明只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延伸,就可以帮助学生填补认知空白,领悟文本语言,进而促进学生与文本、生活的心灵沟通,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厚,学生素养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3.
钱静 《语文天地》2013,(10):24-25
在一次“教学能手”的评选中,一位参赛者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百草园时,让学生找出文中草木虫鸟的名称并提问:一长串看似繁琐芜杂的事物名单是不是闲笔?是怎样描写的?有什么作用?这是多么简洁的三个问题,多么简练的切入设计。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文本细读应赋予它更广泛的概念,语言文字是它丰富的内涵,时代背景、作品原著、各家研读成果以及评论等是它的广阔的外延。笔者以《少年王冕》为例,撑起文本细读的长篙,感受到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的精彩。  相似文献   

5.
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自问世之日起,就会面临各类各色的解读。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读者群,其解读的权利同样应该得到尊重。所以,语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应该适度淡化工具性训练,进一步突出文学审美和情感体验,少一些架空说教,多一些对话交流,向人性更深处漫溯……一、走近作者看人性一位教师执教《范进中举》,先分析人物、挖掘主题,得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然后,用多媒体幻灯片打出一份历代通过科举考出来的优秀人才名单: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让学生明  相似文献   

6.
孙建锋 《教育文汇》2013,(20):39-40
有人认为,小学教材文本内容浅显,一望见底,与之对话,不费心力。有人却认为,小学教材文本甫读简单,越读越深,特别是一些“优秀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如果是这样,我们与文本对话,就不应浅尝辄止,而要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总会遇到学生“卡壳”的窘境,因为教学出现了裂痕,或者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没有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因此,这时候教师就该学会补救,于无声处发掘有声资源,在对话的过程中放缓、放低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中走向审美,是解决当下语文课堂索然无味、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的一剂良方。坚守语文教学审美,要从文本个性出发,挖掘美点,富有针对性地深入阅读。或含英咀华,嚼出表达精准之美;或由表及里,品出构思精巧之美;或沉漫文本,读出节奏韵式之美;或小中见大,咂出典雅对称之美。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那么,如何让"对话"有效呢?本人结合《水》这一课教学谈谈自己感想。一、换位移情,生本对话"换位移情调解法"是法院一种创新办案的方法。这种方法调处一些民间纠纷,收到明显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在教学"雨中洗澡"片段时,我采用换位移情的方法让学生品读文本,体会作者感情。  相似文献   

10.
王芳 《教书育人》2010,(5):61-61
据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惊天地,泣鬼神。的确,汉字的表意性,使她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灵动的美。然而,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许多教师把学生当作了识字的“机器”,储存信息的“电脑”,总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们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怎么读,学生只不过在死记硬背汉字的笔画组合。汉字退化成了没有生命意义的符号系统,识字教学变成了死记硬背或者“活背巧记”的技能之学,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一、走进名著,在召唤中回归文学是什么吸引了孩子在长达8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始终聚精会神地追踪着教师,在那看似轻松的课堂上却同时获得了海量的信息呢?是什么使我们的学生,因了这一篇课文《三打白骨精》而焕发起了阅读原著的巨大兴趣。我想,首先就在于这节课找准了课文《三打白骨精》与原著间的契合点,教师有效地把握住课堂容量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利用课文导向原著,又通过原著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2.
《吆喝》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读这篇文章的内容的:“按‘从早到晚’的顺序,  相似文献   

13.
朱华东 《山东教育》2013,(12):30-31
马朝虎写的《水》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个看似普通而又极不寻常的故事。课文的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4.
正情境教育教学理论围绕着系统论的原理,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情感联系起来,倡导学生在形真、情切、意远、理寓的氛围环境中进行语文的探究学习。教育实践表明,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统领课程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引领学生品读文本、理解关键性字词段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领学生精读文本,体验其中蕴藏的情感与表  相似文献   

15.
席作武 《语文天地》2013,(19):24-25
在一次"教学能手"的评选中,一位参赛者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百草园时,让学生找出文中草木虫鸟的名称并提问:一长串看似繁琐芜杂的事物名单是不是闲笔?是怎样描写的?有什么作用?这是多么简洁的三个问题,多么简练的切入设计。看得出,教者作了精心设计,三个问题围绕"物名",逐层深入,直指教学核心。引导之下,学生很快明白:"菜畦"、"石井栏"、"皂荚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总会遇到学生卡壳的窘境,因为教学出现了裂痕,或者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没有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因此,这时候教师就该学会补救,于无声处发掘有声资源,在对话的过程中放缓、放低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读有不同的感受。究其原因,是各人对文本的解读不同。语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应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深化阅读体验。一、走进作者,触摸人性《风筝》一课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想到故乡早春时节的放风筝,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成年后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深深的内疚与自责。然而,令他痛苦的是已无法求得宽恕,因为弟弟对往事已忘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强调诗歌的学习目标: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通过对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教材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与设置时,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因此,教师应紧扣教材编排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可采用对比、整合的教学策略,探寻文本的共同点,开掘文本的异质点,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理解文本的表达顺序,初步积累文本的表达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何谓深度语文?就王开东老师而言,"深度表现在课程理解之深,文本剖析之透,课堂把握之精到"。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从而决定了课堂深度。怎样让课堂有深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心智深处在整堂课中都精神愉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