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理念。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逐步构建起成熟完善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并基于此不断在实践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取得丰硕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即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现代化战略日益丰富全面,但在其现代化战略中仍存在需要处理好的课题: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全球化,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个具有明确现代化导向的强政府,是战后许多“后发展、现代化国家实现其“赶超型”现代化战略的先决条件和必备前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现实所赋予的。世纪之交,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刻,江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构建,提出了更为科学、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进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完成自身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又是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中国共产党开启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进程是提升民族自信,回应西方挑战,解除文化窘境,消解文化惰性的必然要求。党具备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领导核心的先进性,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决定了她是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必然开启者与承担者。党从提供指导思想,优选现代性因素,奠定现实基础等方面为民族精神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还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基本特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人民至上为价值追求、制度完备为突出优势、改革开放为重要动力不仅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而且为西方社会解决囿于制度弊端、历史局限和现代化悖论而难以根治的社会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拓宽了后发国家通向现代化的路径;超越了“国强必霸”的逻辑,走出了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境界;驳斥了“单线突进”的资本逻辑,实现了全面协调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就是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和动力来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动力来源等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发展和创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赶超战略,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二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三步走”战略。  相似文献   

8.
实现现代化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悲壮的主题。但直到毛泽东时代才真正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毛泽东是一位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的杰出民族英雄。他穷尽一身,苦苦探索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途径。今天追寻伟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总结其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在教育公平的现代化新进程、终身教育理念践行和体系构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教育学术理论创生与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彰显出教育的公平性、全民终身性、人本性、时代创新性、开放共享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和实践的融通性等特征。回顾既往探索史发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这五方面为走好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对于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修正、补充和完善的过程.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知识分子成长道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理论;新中国成立5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对这一理论作了新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党完成政治任务、实现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党建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启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路径是强化思想教育、强化制度约束、强化多重监督、落实从严治党。惟有如此,保持党的纯洁性才有保障,党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人民才会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12.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有今天可喜的局面。中国共产党 始终以推进中国现代化为已任;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国文化现代化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传统的历史因素和民族危机的现实环境,制约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常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文化现代化的历程相统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留下了为文化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足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回眸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华民族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无一不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这80年的辉煌路程紧密相连,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探索中最富有成果的时代,可以说,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进步,是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不断丰富执政资源,拓展执政空间;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伟大转变,完成党的现代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6.
理顺党内和谐概念提出的历程,厘清党内和谐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辨明党内和谐与党的团结统一的关系。在新时期,党内和谐的提出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是解决党内问题的关键。通过进一步完善党内教育机制、党内民主机制、党内沟通机制、党内监督惩处机制来推动党内和谐,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百余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核心的角色,形成了独特的领导方式。这主要包括: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实际出发设定和调整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规划,擘画与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特点相适应的路线图;充分重视制度的作用、发挥制度优势,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和制度规范;通过充分肯定人民在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8.
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围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核心,历经三个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面临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新环境,发展党的领导的现实必然性,并对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中怎样发展党的领导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事关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几个关键时刻,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了重大政治抉择,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实现了起飞,保证我们的国家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