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和下西洋是否到达我国的台湾岛,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从郑和船队出洋的目的和使命、郑和下西洋时遗留下的《郑和航海图》以及记载郑和下西洋诸多史料中的疑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郑和及其主船队没有到达台湾岛。  相似文献   

2.
侯显,生卒年代不详,明成祖时宦官,在靖难之役中有功,为人诚实,善于辞令,办事干练,深得成祖的信任,常常委以重任,先后担任过司礼少监、司礼太监等职。 永乐元年(403年)曾奉成祖之命去乌斯藏延聘有道术的僧人。由于侯显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受到了明成祖的称赞,“自是中官衔命异域者,先后接踵矣”。 侯显作为郑和副使,随郑和参加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下西洋,他协助郑和,处理了大量的在贸易、外交上的事宜。  相似文献   

3.
郑和的船舰,是文明之舟;郑和的远航,是和平之旅。 郑和前后,世界各国林林总总的征帆风墙中,唯一堪称“和平之帆”的,是郑和的船队。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合作的领域也不断延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技能人才的紧缺,严重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本土化人才的使命。为此,需要分析当前“郑和学院”建设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郑和学院”,以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打造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多元品牌。  相似文献   

5.
【背景材料】材料一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启航6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国家安排了一系列重大活动:2005年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2005年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览,中央电视台拍摄了郑和下西洋电视专题片,2005年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材料二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与福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册》2004年年底在福建正式发行。邮册中精选了近50张精美邮品,围绕郑和当年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这一宏伟历史事件,反映了郑和和他的船队成员们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6.
糟了,今天学习《郑和远航》时,我把它上成数学课了。 《郑和远航》用生动的文字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教学中,我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这一问题统领全文。学生默读、圈画后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相似文献   

7.
(明)张洪<归田稿·华夷胜览序>与吴讷<思庵文粹>卷三证实:匡愚曾从郑和一、二、三次下西洋,著有<华夷胜览>,郑和使团船队到过淳泥.与此链接,<明实录>等相关的明代史料,支持郑和船队第一、二次下西洋时期到过浡泥的看法.陆容<菽园杂记>等的记载,表明郑和船队第三次下西洋时期到过浡泥.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记有浡泥,表明它为郑和船队所通达之国.茅元仪<武备志·郑和航海图>等,有福建长乐--占城新州港--加里曼丹岛浡泥的航线.张燮<东西洋考·文莱>述及,闽人有随郑和至此留居的.显然,<明史·郑和传>关于郑和七奉使,所历三十余国中有浡泥之说,并非没有任何史料根据,纯属臆断.郑和使团船队分 ,促进中浡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功绩,值得纪念,不可埋没.  相似文献   

8.
当今,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海洋"观念和美德,也就是传承郑和精神.郑和精神就是征服海洋、和平交流、传播文明、不辱使命的精神.传承郑和精神,就要继续海洋和平之旅,发展海洋经济,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9.
590年前,一支由62艘船只组成的庞大的舰队,从江苏苏州刘家港起锚,揭开了人类远涉大洋的序幕。舰队总指挥是明朝内官监太监郑和。 郑和原姓马,名和,小字三宝,回族。元初,郑和的六世祖赛典赤.赡思丁率元朝铁骑远征云南,随后因功封为云南咸阳王,因此定居云南。至郑和父亲时,袭封滇阳侯,其时元朝已走向衰亡。明洪武四年(1371年),郑和生于云南晋宁昆阳镇。郑和11岁时,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史  ●郑和下西洋【概念解析】郑和下西洋是明代对外关系的一件大事。“西洋”指今天文莱以西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能够成功进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明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活跃,国力强盛是郑和下西洋的物质前提。造船和航海技术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1. 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①郑和下西洋的经过。②郑和下西洋的意义。2. 学生需要认识的基本观点:①郑和是我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②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教学重点:1. 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和意义。2.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2.
《特区教育》2009,(6):42-43
一张被历史封尘了的《郑和航海图》,详细记载着郑和七下西洋的不朽航程。郑和率领70艘海船、3万多将士最后一次远航归来的盛景,我们只能在阅读古文字的时候去体会了。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南京郑和研究会和中国郑和航海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郑和下西洋首航5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中旬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及台、港、澳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家参加了大会,就郑和下西洋及其有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航海先驱与外交使臣,郑和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与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从社会与文化层面看,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郑和被广泛神化,并演变成为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长期流传的“郑和崇拜”,成为凝聚华人社会的粘合剂与强化华人族群文化意识的一种象征。从国家政治层面看,郑和形象的塑造与中国-东南亚关系发展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纽带与推动力量。东南亚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对郑和形象的塑造与强化,不仅反映了“文化郑和”在民间社会作为信仰与文化的价值与功能,更凸显了“文化郑和”在新时期中国-东南亚关系中的规范塑造与价值取向方面的角色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郑和远航》一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材料一: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远渡重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达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为纪念航海史上的这一伟大壮举,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材料二:下图为郑和航海路线图:  相似文献   

17.
郑和纪念馆     
郑和纪念馆,位处太仓市浏河镇,由当年郑和率舟师出海前朝拜海神祈保平安的“天妃宫”、“娘娘庙”等组成。浏河(古称刘家港),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江苏实施职业教育“郑和计划”,致力于打造江苏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郑和计划”的优点表现为服务意识强和服务水平高,不足集中在品牌意识不强和全省职教资源整合不到位。为确保“郑和计划”品牌化顺利推进,江苏高职院校应聚焦品牌特色、品牌制度和品牌文化,找准品牌定位、推进内涵建设,优化政策体系、加强机制建设,深挖郑和精神、做好舆论宣传。  相似文献   

19.
教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材简介: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20.
越南的潘辉黎、阮文胜等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捏造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攻击郑和下西洋是在于“侵略”。本文以郑和下西洋的具体历史事实,从四个方面批驳其“侵略论”,论证郑和出使西洋是和平友好的使者,遍访亚洲三十余国,为建立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