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 二十世纪 在谈及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汉学研究史之前,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在叙述时应该排除不属于历史的现实,原则上现在在世的汉学家的作品和评论也不在考虑之列……下面,我将回顾一下,直到本世纪中叶一些使这一学科享有盛誉的重要人物…… 完全主导本期第一阶段的人物,是我已故的老师沙畹(Edouard Chavanne 1965—1918),象他在法兰西学院的前辈儒莲在世时一样,他是整个西方世界公认的汉学大师。我实在不能详尽了解他那浩如烟海的著作,尤其是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其作品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他的作品,以其重视自儒莲以来,在历史学、哲学研究中所取得的进步而形成的新的方法论为人敬服。沙畹出身于一个在宗教战争中由法国移居瑞士的新教徒家庭,由于家庭的熏陶,养成了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性格。他得益于当时在法国最高学府所受到的教育,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他的校长是一位古代艺术史学家,引导他进行对中国的研究。当时唯科学主义和唯历史主义风行法国,而沙畹也无形中或多或少地在上个世纪末的青年时代吸取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2.
法国汉学研究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人们常说,汉学是法国人创立的。如果说汉学是指对中国进行科学的研究,这倒是真的(我认为主要还是从这方面来看待汉学,否则就不能这样说了)。谈到欧洲最初对中国文化的一般了解,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方邻国是法国的先躯,是发现和探索亚洲大陆的先锋,由此欧洲进入近代历史时期,随之而来的是这个历史时期不可避免地所带来的一切,其中包括一系列问题和悲剧。十六世纪(1514年)葡萄牙最先来到中国,紧接着是西班牙人,以其传教士和远征军士兵所提供的情报为基础——传教和军事、经济征服意图双管齐下——于是,关于中国最初的著作之一在欧洲出版了。这就是让·贡扎雷·德·孟多扎(Juan Congalez de Mondoga)的《中华大帝国史》,1585年用西班牙文在罗马出版,很快就译成欧洲各国语言,最先译成法文(1588年,巴黎)。  相似文献   

3.
4.
除古汉语语音系统重新构拟这一大工程外,高本汉还写了不少著作研究汉语理论和汉语史。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写了《中国语与中国文》一书,分析了中国语言与文字的不同特性,以及二者之间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他解释古代文字的起源与变迁,足以打破“六书”的陈见。他在论述汉语的词形变化、白话文中的助语词变化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汉语语音进化的基本趋势是语音的单纯化。1926年,高本汉又出版了《中国语言学研究》一书,这是他在挪威人类文化比较研究会上的发言稿,主要阐述对中国语言文字特质的看法。中国语言文字是一种单音缀在孤注语,大多数的单音节词只有一个音缀,音缀在拼法上有许多限制,如词的起音和尾音,现在的任何一种方言都不含有复辅音的拼法,缀在末尾的辅音也只限于很少的几种。其次,他还提出了研究中国语言学的方法和途径,即对古汉语语音系统进行实验性分析和重新构拟。此外,他还讨论了中国语言改革的问题,介绍了胡适、钱玄同等“五四”钜子对汉语语言改革的激进态度,但认为他们仍然用旧文字写新文学不足效法。他感到文字的改革只有完全采取纯粹的音标系统才可能取得成功,而旧文字写的书则让专门的学者研究。在语言改革的过渡时期,采取汉字注音的方法解决书写与阅读的问题。19  相似文献   

5.
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不仅是本世纪以来瑞典最杰出的学者,也是西方世界最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以毕生精力研治中国文化,尤其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诂的探究,他花费数十年时间,根据古代韵书、韵图和现代汉语方言,以及日本、越南、朝鲜诸国语言中汉语借词的译音,重新构拟了以唐代长安方言为基础的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此外,他以不倦的热情,涉猎了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在青铜器研究、古籍整理与译介、古代文献辨伪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科学方法和思想观念对同时代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的话,那么法国可谓是其中熊熊燃烧的一个“大火炉”!汉语教学在法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它不但触及面极广而且形式丰富多样,学习汉语的人数量多。在最近几年,中国文学翻译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法国。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汉语热”的“热”字:我们认为这一词不是说明性的,而是描述性的。事实上“汉语热”或“时髦”是一种持久的“热”或经久不衰的“时髦”。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必须对它们的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德国汉学史的分期及其相关的文献。文章除了对欧洲汉学与德国汉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之外,还着重从欧洲汉学的历史出发分析概括出了德国汉学史的分期和特征。在对有关德国汉学史的新旧德文文献进行了爬梳之后,本文还举例说明了对德国汉学史认识的批判视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讲了五个问题:一、"汉学研究需要有个家"。汉学浩荡了几百年,其研究直到今天才在我国才呈现出繁荣景象;但是,它像"流浪汉",需要有个家。二、汉学释义:"汉学"和"中国学"属"异名共体",内涵相同,都可用"Sinology"表述。汉学和汉学家是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外国学者名称的最恰当的词语表达。三、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由于时代的演变,无论是"汉学"还是"中国学",都包含传统汉学的内容和现代以降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四、汉学之辨:阐释汉学(Sinology)与国学同根而不同。五、阐述对于华裔汉学及华裔汉学家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关于海外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海外汉学研究程裕祯开展对海外汉学的研究,现在是到了学术界多加关注并着力开展研究的时候了。谁都知道,海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早在千余年前就在我们的东邻日本和韩国开始了,并且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自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以来,欧洲各国和后来的美国对中国文化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慈善事业史作为社会史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广泛开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视角不断拓宽,新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除发表了大量论述具体问题的论文外,还有多部专著问世。本文试对这些成果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自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提出文化多元化问题以来 ,如何推进不同文化间的宽容和理解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照亮”为核心 ,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理论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 ,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 ,作为一个最适合的“他者”,日益为广大理论家所关注。正如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 .于连所说 :“中国的语言外在于庞大的印欧语言体系 ,这种语言开拓的是书写的另一种可能性 ;中国文明是在与欧洲没有实际的借鉴或影响关系之下独自发展的、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汉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欧洲早期来华传教士的研究成为早期海外汉学确立期的一个重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热切关注,对该期传教士的多维度研究正在积极展开之中。有籍于此,于2009年9月26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汉  相似文献   

13.
十六世纪以降,自西方传教士门多萨颇具影响的《大中华帝国史》、特别是杜哈德多卷的、著名的《中华帝国志》等著作将中国信息、中国知识带到西方后,中国,这“天外的版舆”,就成为一代代法国作家神往探寻的对象。中国,你在哪里?便始终成为他们的一个复杂而富魅力的课题。而中国的魅力正产生于它的遥远、神奇和相异性。几个世纪以来,法国作家就这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对着遥远神奇的天国,呼唤过,期盼过,描绘过,改塑过,歌颂过,也曲解过,曾几度为之设想出了种种的“怪戏”,他们笔下所呈现的中国形象,不管具有怎样的色彩,赋于怎样的正面的或负面助意义,但它却始终是盖之难蔽,挥之难去,富有魅力而复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国际汉学研究成果的大检阅——《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评介覃建九十年代以来,在新加坡举行过一次“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会议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有来自亚欧美澳世界各地四十四个城市的三百多名学者参加,提交论文一百四十余篇。会后,由会议组织...  相似文献   

15.
从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史》看欧洲早期汉学和中国明代社会(下篇)吴孟雪四《大中华帝国史》反映的明代社会中国明代社会的状况和风貌,在门多萨的这本书中也有许多具体生动的介绍,例如明代中央与地方的某些行政制度、明代的对外交往、教育与考试情况、妇女的地位、保甲...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17日,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学研究所与《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会议厅召开。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主持了会议,韩经太教授做了中心发言。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联络在京的学者,研讨汉学研究近期在国内外发展的有关态势,及如何加强汉学研究界学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以共同推进汉学研究的进展。会间,被邀专家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们在汉学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内,展开了广泛与深入的交流。本次座谈会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一关于汉学的概念、名称与学科范…  相似文献   

17.
他们何以无家可归?住在纽约曼哈顿市中心区的时候,我仍然坚持每天一大早就出去散步。几乎没有例外,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走不远就会遇见一个或者两个人缩成一团,头上蒙着褴褛的衣衫在睡觉。他们一般都选择靠近高楼的地下出气口的地方,那里多少比较暖和些。对此,当地人已习以为常,不像我那样感到吃惊。他们把这种人叫做“无家可归者”,据说在纽约数以万计。他们的过夜处,不仅仅是马路边,还有公园里、地  相似文献   

18.
汉学是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占据清代特别是清前中期学术的主导地位.在对清代汉学的研究中,有关不同流派的划分及其学术特色的探讨,始终是学者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汉学家本身已然注意到其学派内部学人之间风格特色的不同,一些总结性的学术著述也反映出地域、师承以及学风的差异.本文沿流溯源,从学术史的视角出发,对学术界有关汉学流派划分的诸家观点及其研究状况作历史的考察和脉络的疏理,并进行初步的评析,以期对清代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汉学研究》第六集·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 ,拿来与送去是两个表面上似有矛盾而实则有紧密的辩证关系的概念和行为。拿来 ,就是把别国的文化精华拿了过来 ,为发展本国的文化提供借鉴。送去 ,就是把本国的文化精华送了出去 ,供别的国家发展自己的文化使用。两个要领不是绝对的 ,以我为主就是拿来 ,以别国为主就是送去。二者有时候是难解难分的 ,拿来和送去的东西 ,有时并不是精华。殖民主义者最初送给我们的是鸦片 ,其动机是自己谋利而毒害我国人民。这不属于文化交流的范畴 ,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最近几年以来 ,我在许多报刊杂志上和会…  相似文献   

20.
从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史》欧洲早期汉学和中国明代社会(上篇)吴孟雪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西班牙历史学家门多萨(JuanGonzálezdemendoza,1545-1618)在罗马出版了西班牙文的《大中华帝国重要事物及习俗史》,这是欧洲早期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